林语堂散文中的个人主义哲学

林语堂散文中的个人主义哲学

论文摘要

林语堂散文中始终贯穿着一条个人主义思想线索。表现在三个层面:在社会理想层面上,他是一个自由主义思想观念的坚守者,以知识分子的精英意识,批判政府专制腐败,呼吁“民治”思想;他在三十年代的激进思潮中,固守着五四个性主义话语,处于时代的困境之中;他“超越”了个体与国家的对立思维模式,以一个独立的知识分子立场,展示了爱国者的情怀。在文化层面上,他坚持以西方个人主义文化传统为价值尺度,批判积淀在“国民性”上的传统文化心理结构弊端,同时也以不同观察视角、辩证地予以分析;他为中国人注入幽默的精神,促使国民灵魂挣脱传统礼教重重束缚下日益僵化干枯状况,重塑自然活泼人性;在文学观念和创作上,他提倡的性灵观及其创作实践,在文体上是对载道文学的反抗,更体现出一种个人意识、平民意识,是五四个性主义文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延续。林语堂强调文学家的本职工作应是思想文化事业,文学本身应该是个人话语,而不应该是阶级或国家话语,这也是与“左翼”文学家的主要分歧。在人生观念层面上,他把自由看成生命的第一要义,所以他从人生中发现了“闲适”;他将人生充分地审美艺术化,所以他从生活中发现了诗意;他是深刻的思想者,要为生活建立法则,所以他从生活中发现了“近情”。个性、诗性和智性是三个不同的人生侧面,但都在林语堂身上得到了完美展现。他的这种人生观是现代性的。他为现代人讲述了中国人的生命哲学。林语堂毕生固守西方人文精神的价值理念,特别是个人主义观念,这已积淀成为他的思想内核。这是他批评社会、看待人生和研究文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整体来说,他的散文创作正是其个人主义思想的自由书写。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1章 自由主义理念的坚守
  • 1.1 个人主义的内涵
  • 1.2 在"民治"中呈现
  • 1.3 在"困境"中坚守
  • 1.4 在"整合"中超越
  • 第2章 个性主义精神的张扬
  • 2.1 林语堂与五四时期的个性主义
  • 2.2 国民性:对传统文化心理的理解
  • 2.3 幽默观:对活泼自然个性的呼唤
  • 2.4 性灵说:对五四启蒙精神的张扬
  • 第3章 个体生命价值的建构
  • 3.1 "闲适"的人生态度
  • 3.2 "诗意"的人生形式
  • 3.3 "智性"的人生体验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另一种“自主”:《红高粱家族》的本能个性主义[J]. 新文学评论 2016(04)
    • [2].金庸小说与个性主义传统——以令狐冲为例[J]. 艺术广角 2020(05)
    • [3].从《多余的话》看瞿秋白的个性主义和集体主义[J]. 唐山文学 2018(10)
    • [4].蒋梦麟个性主义教育思想及其实践[J]. 江苏高教 2014(04)
    • [5].被阐释的易卜生与“五四”个性主义文学[J].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9(06)
    • [6].个性主义的本土资源及其现代性遭遇[J]. 社会科学战线 2010(10)
    • [7].周作人的个性主义文学观[J]. 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4)
    • [8].言论[J]. 中国广告 2016(08)
    • [9].“个性主义”文学的语言观与现代汉语形成期的修辞观[J].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3)
    • [10].《新青年》与“个人”的发现——纪念《新青年》创刊一百周年[J]. 广东社会科学 2015(06)
    • [11].个性发展教育需理清的几个关系[J]. 教书育人 2008(03)
    • [12].鲁迅关于个性主义的信念及知识[J].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4)
    • [13].重新认识五四时期的个性主义[J]. 教学与研究 2009(05)
    • [14].五四新文化:继承与超越[J]. 上海党史与党建 2009(05)
    • [15].鸟之变奏[J]. 诗潮 2009(01)
    • [16].论抗战时期的戏剧体制[J]. 中国戏剧 2009(03)
    • [17].终于黑的恶鬼似的站着鲁迅——鲁迅魔性叙事及其文化使命[J]. 文学与文化 2015(02)
    • [18].试论中日“个性主义文学思潮”的渊源关系[J]. 群文天地 2012(10)
    • [19].新文化运动时期个性主义教育思想研究[J].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2013(11)
    • [20].未泯的“自我”——丁玲“向左转”[J]. 儿童发展研究 2016(03)
    • [21].鲁迅与现代人格的构建[J]. 榆林学院学报 2008(03)
    • [22].自救·质救——浅析《青春之歌》中林道静质救之源[J]. 青年文学家 2014(18)
    • [23].聚焦美国文坛的思想与智慧——评《美国文学研究》[J]. 大学教育科学 2017(03)
    • [24].五四时期“个性主义”思想探析[J]. 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0(03)
    • [25].怒放的生命——芗剧现代戏《生命》谈略[J]. 福建艺术 2016(01)
    • [26].论消费时代媒介对“人”的遮蔽[J]. 湖南社会科学 2009(01)
    • [27].“五四”新文化:继承与超越[J]. 中共党史研究 2009(05)
    • [28].消费帝国:一个诱杀傻瓜的陷阱[J]. 绿叶 2009(03)
    • [29].中国现代文学个性解放与反叛传统的形成[J]. 文艺研究 2013(01)
    • [30].论丁玲文学创作中的思想转变与党性坚守[J]. 语文学刊 2017(03)

    标签:;  ;  ;  

    林语堂散文中的个人主义哲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