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口述历史纪录片是近年来新兴的历史题材电视栏目类型,它将最古老的“说历史”“听历史”的治史方式与影视传媒的文本创作结合起来,变过去历史纪录片的宏观叙事为第一人称的个体微观叙事,以故事亲历者的口述取代客观、精准的史料。口述历史纪录片的话语具有故事化、情感化、碎片化的特点,节目制作者试图挖掘历史背后的故事,讲述与教科书不一样的历史。自口述历史纪录片兴起后,中国电视界涌现出了许多精彩的电视栏目,如凤凰卫视的《口述历史》《凤凰大视野》,中央电视台的《讲述》《见证·亲历》等,这些节目中有些不仅仅关注历史题材,同时也关注转型期间中国的现实社会。《凤凰大视野》是历史题材纪录片中的杰出范本。历史题材纪录片常常隐藏着很深的政治意识,过去历史纪录片就通常被用来承担政治宣传的任务。研究《凤凰大视野》的主流意识形态建构,不仅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电视的意识形态话语,也是为了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寻找收视率与主流意识形态宣传的平衡点。本文采用符号学、话语分析的理论视角,选取了《凤凰大视野》中的典型专题《中国远征军》(共十集)作为研究范本,采用文本分析的方法对节目进行定量分析。本文的文本分析分为微观和宏观两个部分,宏观文本从节目的主题结构、节目模式、意义生成三个方面进行分析,试图探讨节目的意识形态架构和意义生成体系;微观文本主要选取了镜头语言和声音语言为研究向度,试图厘清节目的意识形态呈现方式。另外本文还研究了节目的创作特点和媒介影响力,从而研究符号系统的意识形态生成机制,为主流意识形态建构和国家形象传播提供一些借鉴。改革开放以后,过去的党-国意识形态改变为代表“共同利益”的国家意识形态,即新意识形态。本文通过研究发现,随着电视媒体市场化的深入,电视节目已经不再是过去政治宣传的传声筒,对主流意识形态的建构也不再是简单地强化和顺从,而是同时存在着探讨、质疑和抵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