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颌鲂的个体生物学和种群生态研究

厚颌鲂的个体生物学和种群生态研究

论文摘要

厚颌鲂(Megalobrama pellegrini),隶属于鲤科(Cyprinidae)、鮊亚科(Cultrinae)、鲂属(Megalobrama),是我国长江上游地区的特有鱼类,原始分布于长江上游宜昌——宜宾的干支、流江段。近年来,随着栖息地环境变迁和过度捕捞,厚颌鲂的资源量已经呈显著下降趋势,栖息范围萎缩。隶属于“三峡工程生态环境监测系统”的“特有鱼类实验站”于2001—2003年从长江一级支流龙溪河收集了1382尾厚颌鲂样本,并对龙溪河生态环境实施监测,系统研究了厚颌鲂的生物学特性和种群动态,内容涉及厚颌鲂年龄鉴定、种群结构和种群生长、资源量估算、食性、繁殖生物学、人工繁殖、早期发育等,通过上述研究探讨环境压力下厚颌鲂的生活史策略和种群动态,为厚颌鲂资源的保护、恢复和利用提供参考。主要结论如下: 厚颌鲂的鳞片和基枕骨均可以用于年龄鉴定,鳞片重复读数吻合率为95.30%,基枕骨重复读数吻合率为91.95%,二者的相互吻合率为95.30%。说明用鳞片和基枕骨的年龄鉴定结果比较可信。鳞径和基枕骨径和体长呈直线关系,可用于开展生长退算,鳞径推算结果比基枕骨径推算结果更接近实测值。 厚颌鲂种群年龄结构比较复杂,由0~7共8个龄组组成。优势龄组为1~3龄,占总数的83.14%,4龄以上数量急剧下降。群体体长分布于70.0~365.0mm之间,体长130—250mm的个体占群体总数的77.71%;体重分布范围为5.3—1106.2g之间,体重50—250g个体占总数的64.33%,群体总性比为♀:(?)=1:1.03。在低龄阶段(1~3龄)雄性数量略占优势,4龄开始雌性数量超出雄性,5龄以上个体多为雌性。 厚颌鲂为匀速生长类型。可以用Von Bertalanfry方程描述其生长特性: Lt=488.89[1-e(-0.1648(t+0.5453)] Wt=2486.96[1-e(-0.1648(t+0.5453)]3.139相关生长参数为:L∞=488.89mm,W∞=2486.96g,生长参数k=0.1648,t0=-0.5453,生长拐点年龄t=6.40龄,对应体长和体重分别为:Lt=333.14mm;Wt=746.06g。生长速度逊于其他同属鱼类。 采用体长股分析方法对龙溪河洞窝3.5km河段的厚颌鲂资源量进行估算,2001—2003年厚颌鲂资源量分别为11800尾,9993尾和8868尾,3年平均资源量为10220尾。三年资源量的生物量分别为1935.2,1346.1和2115kg,平均为1798.8kg。据此推算龙溪河厚颌鲂总的资源量为88330尾,资源生物量为15546.7kg。 食性研究表明,厚颌鲂食物的最大组分来自水生微管束植物中的沉水类群。藻类的出现率很高,主要是硅藻门、绿藻门、蓝藻门的种类,由于藻类个体微小,其营养贡献小于水生植物。食物组成中包含一些动物性成分,在100mm以下个体主要为浮游动物中的桡足类,100mm以上个体食谱中淡水壳菜是常见食物,无脊椎动物出现率随着体长增长逐步提高,动物性食物成份在成鱼饵料中的比重显著增加。厚颌鲂全年有两个摄食旺盛阶段,分别出现在春季4~5月和秋季9~11月,秋季肠道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长江上游自然环境特点和鱼类概况
  • 1.2 长江上游环境变迁对特有鱼类的影响
  • 1.3 鱼类生活史研究的意义
  • 1.4 本研究的目的和内容
  • 第二章 综述
  • 2.1 人类活动对淡水鱼类的影响和鱼类资源保护
  • 2.1.1 人类活动对淡水鱼类资源的影响
  • 2.1.1.1 水利工程
  • 2.1.1.1.1 水温变化
  • 2.1.1.1.2 水质变化
  • 2.1.1.1.3 水位和流速变化
  • 2.1.1.1.4 阻隔作用和生境破碎
  • 2.1.1.2 过渡捕捞
  • 2.1.1.3 水体污染和富营养化
  • 2.1.1.4 外来种入侵
  • 2.1.2 鱼类资源保护对策
  • 2.1.2.1 修建过鱼设施
  • 2.1.2.2 调整水库的调度方式
  • 2.1.2.3 控制水体污染
  • 2.1.2.4 关键栖息地的保护
  • 2.1.2.5 限制捕捞
  • 2.1.2.6 人工繁殖放流
  • 2.1.2.7 控制生物入侵
  • 2.1.2.8 迁地保护和物种再引入
  • 2.2 鱼类生物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 2.2.1 年龄鉴定方式及结果验证
  • 2.2.1.1 直接观察
  • 2.2.1.2 渔获物长度频率分析法
  • 2.2.1.3 钙化组织鉴定及其验证
  • 2.2.1.3.1 钙化组织鉴定
  • 2.2.1.3.2 钙化组织鉴定结果的验证
  • 2.2.2 鱼类生长的测定方法
  • 2.2.2.1 长度频率分析
  • 2.2.2.2 根据渔获物实测值计算生长速度
  • 2.2.2.3 根据生长退算计算生长速度
  • 2.2.3 食性研究
  • 2.2.3.1 食物组成和相对丰度分析
  • 2.2.3.2 摄食的时空变化
  • 2.2.4 繁殖生物学研究
  • 2.2.4.1 性成熟特性
  • 2.2.4.2 繁殖期和产卵类型
  • 2.2.4.3 繁殖投入
  • 2.2.5 早期发育研究
  • 2.2.5.1 卵的特征
  • 2.2.5.2 早期发育阶段的划分
  • 2.2.5.3 早期发育的影响因子
  • 2.2.5.4 早期生长测定
  • 2.3 鱼类资源量评估的主要方法
  • 2.3.1 基于调查资料的估算
  • 2.3.1.1 面积法
  • 2.3.1.2 根据鱼卵、仔鱼的调查结果估算资源量
  • 2.3.1.3 水声学方法估算资源量
  • 2.3.1.4 营养动态法估算资源量
  • 2.3.2 基于渔业资料的资源量估算
  • 2.3.2.1 累计渔获量估算法(Leslie法)
  • 2.3.2.2 累计捕捞努力量估算法(Delury法)
  • 2.3.2.3 根据瞬时捕捞死亡率估算资源量
  • 2.3.2.4 基于年龄结构的股分析(TCA法)
  • 2.3.2.5 基于体长结构的股分析(LCA法)
  • 2.4 厚颌鲂物种来源
  • 2.4.1 鲌亚科鱼类的起源和分布
  • 2.4.2 鲂属鱼类的分类和分布
  • 第三章 年龄材料的比较研究
  • 3.1 引言
  • 3.2 材料和方法
  • 3.2.1 材料来源
  • 3.2.2 材料处理
  • 3.2.3 年龄鉴定
  • 3.2.4 轮距测量和数据处理
  • 3.2.5 年轮读数精确度检验
  • 3.3 结果
  • 3.3.1 不同材料的形态和年龄表达
  • 3.3.2 不同材料的鉴定结果对比
  • 3.3.3 基于基枕骨和鳞片的生长推算
  • 3.3.4 年轮形成时期
  • 3.4 讨论
  • 3.4.1 年龄材料的选择
  • 3.4.2 退算体长和实测体长差异问题
  • 第四章 种群结构和种群生长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材料收集
  • 4.2.2 材料处理
  • 4.2.3 数据的收集
  • 4.3.结果
  • 4.3.1 种群结构
  • 4.3.1.1 种群年龄结构
  • 4.3.1.2 种群的体长组成
  • 4.3.1.2.1 总样本体长构成
  • 4.3.1.2.2 各采样年度样本体长分布
  • 4.3.1.2.3 雌、雄群体体长分布特征
  • 4.3.1.2.4 雌雄群体在不同年龄组的体长分布
  • 4.3.1.3 种群的体重组成
  • 4.3.1.4 不同年龄组的性别构成
  • 4.3.2 种群生长
  • 4.3.2.1.全长和体长的关系
  • 4.3.2.2 体长和鳞径的关系
  • 4.3.2.3 体长和体重的关系
  • 4.3.2.4 肥满度及其变化
  • 4.3.2.4.1 肥满度的季节变化
  • 4.3.2.4.2 不同龄组个体的肥满度变化
  • 4.3.2.5 生长方程和生长参数
  • 4.3.2.6 生长速度和生长加速度。
  • 4.3.2.7 厚颌鲂的生长性能
  • 4.4 讨论
  • 4.4.1 厚颌鲂的生长特性
  • 4.4.2 厚颌鲂资源的合理利用
  • 第五章 龙溪河厚颌鲂资源量估算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野外采样调查的时间、地点和内容
  • 5.2.2 渔获量估算
  • 5.2.3 资源量的估算
  • 5.2.4 体长股分析的原理
  • 5.2.5 参数来源和数据处理
  • 5.3 结果
  • 5.3.1 三年的年总渔获量
  • 5.3.2 三年样本的体长组成情况
  • 5.3.3 年总渔获物体长结构
  • 5.3.4 洞窝河段厚颌鲂三年资源量估算结果
  • 5.3.4.1 龙溪河洞窝河段2001年资源量
  • 5.3.4.2 龙溪河洞窝河段2002年资源量
  • 5.3.4.3 龙溪河洞窝河段2003年资源量
  • 5.3.5 龙溪河厚颌鲂资源量
  • 5.4 讨论
  • 第六章 食性和摄食节律
  • 6.1 引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生境资料的调查和采集
  • 6.2.2 食性材料的采集和鉴定
  • 6.2.3 摄食强度判别
  • 6.3 结果
  • 6.3.1 龙溪河的环境背景
  • 6.3.1.1 龙溪河的自然环境
  • 6.3.1.2 动物区系
  • 6.3.1.2.1 鱼类和底憩生物
  • 6.3.1.2.2 浮游动物的组成
  • 6.3.2 厚颌鲂的食性
  • 6.3.2.1 厚颌鲂的摄食和消化系统结构
  • 6.3.2.2 厚颌鲂的食性组成
  • 6.3.3 厚颌鲂的摄食强度
  • 6.3.3.1 群体摄食强度
  • 6.3.3.2 幼鱼和成鱼摄食节律的差异
  • 6.4 讨论
  • 6.4.1 厚颌鲂和其他鲂属鱼类的食性差异
  • 6.4.2 食性的定性分析和定量研究
  • 6.4.3 厚颌鲂在龙溪河生态环境中的营养生态位
  • 第七章 繁殖生物学
  • 7.1 引言
  • 7.2 材料与方法
  • 7.2.1 材料来源
  • 7.2.2 材料处理和数据收集
  • 7.3 结果
  • 7.3.1 副性征
  • 7.3.2 性成熟情况和个体生物学参数的关系
  • 7.3.2.1 性成熟和体长
  • 7.3.2.2 性成熟和体重
  • 7.3.2.3 性成熟和年龄
  • 7.3.2.4 最小性成熟个体
  • 7.3.3 繁殖期
  • 7.3.3.1 成熟系数
  • 7.3.3.1.1 成熟系数的季节变化
  • 7.3.3.1.2 不同性腺发育期的成熟系数
  • 7.3.3.1.3 不同年龄组群体成熟系数的变化
  • 7.3.3.2 不同月份个体性腺发育状况
  • 7.3.3.3 自然集群繁殖的时间分布
  • 7.3.4 繁殖群体组成
  • 7.3.4.1 繁殖群体年龄组成
  • 7.3.4.2 繁殖群体的体长体重分布
  • 7.3.4.3 繁殖群体在繁殖季节的组成变化
  • 7.3.4.4 厚颌鲂繁殖群体的性比
  • 7.3.5 繁殖力
  • 7.3.5.1 个体繁殖力与体长体重的关系
  • 7.3.5.2 繁殖力与年龄的关系
  • 7.3.5.3 比较繁殖力
  • 7.3.6 产卵类型
  • 7.3.7 繁殖习性
  • 7.4 讨论
  • 7.4.1 关于繁殖季节
  • 7.4.2 厚颌鲂繁殖生态和其他鲂属鱼类的比较
  • 7.4.3 关于种群增殖
  • 第八章 人工繁殖和早期发育
  • 8.1 引言
  • 8.2 材料和方法
  • 8.2.1 亲鱼
  • 8.2.2 催产、授精
  • 8.2.3 受精卵孵化管理及鱼苗培育
  • 8.2.4 胚胎发育取样和观察
  • 8.2.5 胚后发育取样和观察
  • 8.2.6 催产率、受精率、孵化率、鱼苗成活率的计算
  • 8.3 结果
  • 8.3.1 人工繁殖的实验结果
  • 8.3.1.1 未催产的人工繁殖实验
  • 8.3.1.2 人工催产
  • 8.3.2 胚胎发育
  • 8.3.2.1 卵的性状
  • 8.3.2.2 胚胎发育过程
  • 8.3.2.3 温度对胚胎发育的影响
  • 8.3.3 胚后发育
  • 8.3.3.1 胚后发育过程
  • 8.3.3.2 胚后发育过程中的长度生长
  • 8.4 讨论
  • 8.4.1 亲鱼驯养和人工繁殖操作主意事项
  • 8.4.2 关于厚颌鲂的产卵条件
  • 8.4.3 仔鱼发育阶段的划分
  • 8.4.4 胚后发育特点
  • 8.4.5 关于厚颌鲂的保护
  • 第九章 主要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重新定义环境正义——能力径路初探[J]. 晋阳学刊 2020(03)
    • [2].个体生物防护技术与装备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J]. 中国个体防护装备 2015(04)
    • [3].自组织:来自生物界的启示[J]. 发现 2008(07)
    • [4].个体生物防护技术与装备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J]. 武警后勤学院学报(医学版) 2015(06)
    • [5].遗传学课程中生命教育的渗透和思考[J]. 基础医学教育 2013(12)
    • [6].生态系统本体论的追问[J].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11(04)
    • [7].原发性肝癌个体化诊疗的研究进展[J]. 山东医药 2016(13)
    • [8].生物特征加密技术研究现状与解决方案[J]. 东莞理工学院学报 2009(03)
    • [9].生于发明,死于实践[J]. 高中生 2009(23)
    • [10].我是怎样提出“精神青春期”概念的[J].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4)
    • [11].基于物理与生物学机理的人工鱼行为模拟[J].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01)
    • [12].长江铜陵段紫薄鳅个体生物学与资源保护[J]. 水生态学杂志 2011(02)
    • [13].促阴限阳法治疗肺癌验案举隅[J].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1(05)
    • [14].凝血常规及血常规分析前影响因素探讨[J]. 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 2016(03)
    • [15].《安德的游戏》——生命种族与交流[J]. 西部广播电视 2014(04)
    • [16].单核苷酸多态性在法医学领域的应用前景[J]. 动物医学进展 2013(04)
    • [17].可可托海水库江鳕个体生物学研究[J]. 水生态学杂志 2018(05)
    • [18].凝血常规及血常规分析前影响因素探讨[J].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14(10)

    标签:;  ;  ;  ;  

    厚颌鲂的个体生物学和种群生态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