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底市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研究

娄底市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研究

论文摘要

通过对娄底市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研究,找出提高娄底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率,集约利用土地相关对策和方法,有利于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合理利用,缓解人地矛盾,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可持续发展。本文采用专家咨询法、因子分析法、综合评分法,针对娄底市的实际情况,确定了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评价因子,评价了娄底市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程度。评价过程对每个影响因子赋予其相当权重,对其指标进行无纲化处理,计算综合评价分值,提高了评价工作的效率与准确性。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潜力采用远景预测与现状预测两种方法。根据娄底市建设用地现状结构,分析预测其变化趋势及其驱动因素,提出建设用地集约利用存在的问题,建立了集约度评价指标体系,通过评价和分析,提出集约利用建设用地的政策措施与建议。研究结果表明娄底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程度总体不高,且各地区相差较大,区位特点对集约利用程度的影响显著。娄底市应采取进一步政策措施,规范建设用地流转,推进土地市场化配置,优化土地利用布局与结构。应发挥区位比较优势,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建设用地集约利用。应建立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状况的监测体系与定期报告制度,把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纳入土地利用与管理的考核体系中。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研究意义
  • 1 研究意义
  • 1.1 集约利用土地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进资源型社会建设的内在要求
  • 1.2 集约利用土地是缓解土地供需矛盾、保障新时期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必然选择
  • 1.3 集约利用土地是加强土地参与宏观调控、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的基本手段
  • 1.4 加强土地集约利用问题研究,是提高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科学性和操作性的重要要求
  • 2 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的理论基础
  • 2.1 土地限制性原理
  • 2.2 区位理论
  • 2.3 地租理论
  • 2.4 土地收益递增递减规律
  • 3 国内外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
  • 3.1 国外研究进展
  • 3.2 国内研究进展
  • 第二章 娄底市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研究设计
  • 1 研究内容
  • 2 研究方法:专家咨询法、因子分析结合法、远景预测与现状预测结合法
  • 3 研究技术路线
  • 4 建设用地集约利用原则
  • 第三章 娄底市建设用地利用现状及变化趋势分析
  • 1 建设用地利用现状
  • 1.1 现状结构
  • 1.2 经济密度
  • 2 建设用地动态变化趋势及驱动因素分析
  • 2.1 建设用地变化趋势分析
  • 2.2 实际新增建设用地情况分析
  • 2.3 建设用地规模变化及其驱动因素分析
  • 3 建设用地与集约利用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3.1 存在的问题
  • 3.2 存在问题的原因
  • 第四章 娄底市土地集约利用等级划分
  • 1 等级划分指标的选取
  • 2 集约度评价及等级确定
  • 2.1 各相关指标权重的确定
  • 2.2 指标的无量纲化处理
  • 2.3 计算综合评价分值
  • 第五章 娄底市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及控制标准研究
  • 1 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1.1 评价目标
  • 1.2 评价指标体系的功能
  • 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2.1 土地利用结构合理性
  • 2.2 土地利用强度
  • 2.3 土地利用效益
  • 2.4 土地投入强度
  • 3 规划控制指标设计
  • 3.1 城镇用地
  • 3.2 村庄用地
  • 3.3 独立工矿用地
  • 3.4 交通用地
  • 4 集约建设用地控制标准研究
  • 4.1 人均建设用地控制指标
  • 4.2 城镇用地控制指标
  • 4.3 农村居民点用地控制指标
  • 4.4 工业建设用地控制指标
  • 4.5 交通用地控制指标
  • 第六章 娄底市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潜力分析
  • 1 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总潜力
  • 2 城镇用地集约利用潜力分析
  • 3 农村居民点用地潜力分析
  • 3.1 农村居民点用地潜力测算的方法主要采用远景潜力预测方案和现状潜力预测两种方案
  • 3.2 影响潜力释放的制约因素
  • 3.3 农村居民点潜力实现的途径
  • 3.4 独立工矿用地潜力分析
  • 第七章 集约利用的政策措施及建议
  • 1 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的政策措施
  • 1.1 优化土地利用布局和结构
  • 1.2 优先盘活利用存量土地及低效土地
  • 1.3 严格土地使用标准
  • 1.4 推进土地市场化配置
  • 1.5 规范集体建设用地流转
  • 1.6 严格土地收益管理
  • 2 建议
  • 2.1 进一步完善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指标体系
  • 2.2 把集约利用水平纳入考核体系
  • 2.3 保证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实现
  • 2.4 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
  • 2.5 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加强土地动态监测和科学管理
  • 第八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与优化策略研究[J]. 市场观察 2015(S1)
    • [2].不同产业集聚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探讨——以贵州省64家开发区为例[J]. 绿色科技 2020(06)
    • [3].武汉城市圈城镇化与土地集约利用响应分析[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20(04)
    • [4].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问题研究[J]. 智库时代 2018(48)
    • [5].论小城镇土地集约利用[J]. 学术交流 2018(11)
    • [6].基于科技创新视角的土地集约利用影响因素研究——以广东省为例[J]. 科技创新发展战略研究 2019(02)
    • [7].长株潭城市群城镇化与土地集约利用协调发展研究[J]. 湖南农业科学 2019(03)
    • [8].基于“地耗”指标的宁夏城镇土地集约利用评价[J].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03)
    • [9].西安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J]. 南方农业 2019(14)
    • [10].安徽省省级以上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与对策研究[J]. 智能城市 2019(18)
    • [11].长春市土地集约利用与城镇化协调关系研究[J]. 江西农业学报 2018(03)
    • [12].城镇化进程中土地集约利用问题研究[J]. 居业 2018(08)
    • [13].广西贫困化与土地集约利用重心演变与关联性分析[J]. 江西农业学报 2018(09)
    • [14].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问题思考[J]. 住宅与房地产 2018(25)
    • [15].“规土融合”的城乡结合部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基于城市规划目标导向的方法创新与实践[J].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6(06)
    • [16].区域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与对策[J]. 智能城市 2016(11)
    • [17].武汉市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湖北农业科学 2017(01)
    • [18].城镇化进程中土地集约利用研究现状及展望[J]. 中国集体经济 2016(01)
    • [19].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数据库建设与质量控制研究[J].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16(02)
    • [20].广州市花都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J]. 广东土地科学 2016(01)
    • [21].绵阳工业园区土地集约利用度评价与潜力测算[J].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01)
    • [22].土地集约利用空间分区及差别化政策研究——以安徽省为例[J]. 安徽农业科学 2015(08)
    • [23].提高土地集约利用率 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J]. 人民论坛 2015(17)
    • [24].影响土地集约利用因素的思考[J]. 经济研究导刊 2015(15)
    • [25].遵义市土地利用与开发策略研究[J]. 城市地理 2017(08)
    • [26].基于PSR模型的四川省土地集约利用情况分析[J]. 智富时代 2017(07)
    • [27].土地集约利用与管理[J]. 城市地理 2015(10)
    • [28].ARCGIS数据建库技术在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中的应用[J]. 现代矿业 2020(09)
    • [29].贵州省贫困县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体系构建[J]. 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6)
    • [30].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进展与展望[J]. 湖北农业科学 2019(01)

    标签:;  ;  ;  ;  ;  

    娄底市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