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洁介质中表面活性剂分子聚集体的构建

清洁介质中表面活性剂分子聚集体的构建

论文摘要

在不同介质中表面活性剂分子聚集体(胶束、囊泡、微乳液、溶致液晶等)的构建一直是胶体与界面化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伴随着绿色化学的形成和发展,清洁介质(水、超临界流体、离子液体等)已经成为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在清洁介质中表面活性剂分子聚集体的组装是一个富有挑战性的课题,对于获取许多物理化学过程的详细机理,开拓创造新物质与新材料的崭新的发展空间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际意义。鉴于此,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利用相态观察法,研究了不同温度和压力下压缩CO2对离子液体硝基乙胺在TritonX-100反相胶束中增溶作用,并运用UV-vis光谱研究了CO2膨胀反相胶束的性质。结果表明,在适当的压力范围内压缩CO2可大大增加反相胶束对离子液体硝基乙胺的增溶能力以及反胶束的形成很容易被压力所控制。(2)25℃下,通过相态,紫外光谱以及动态光散射方法,研究了正丁醇对离子液体([Bmim][BF4]),在环己烷/TritonX-100/ [Bmim][BF4]微乳液中增溶量的影响。与[Bmim][BF4]/TritonX-100/环己烷体系的相行为相比,说明了正丁醇的加入有利于单相微乳液的稳定性,扩大了其单相区。紫外光谱的研究结果表明单相微乳液的形成。随正丁醇的加入, [Bmim][BF4]在微乳液体系的增溶量增加,这一点由DLS实验进一步证实。为此,建议了正丁醇的加入离子液体增溶量增加的可能机理。(3)利用旋滴法,研究了添加物(聚丙烯酰胺、氯化钠以及碱)对复配表面活性剂水溶液与十六烷之间界面张力的影响;通过滴体积法,测定了不同温度下复配物之间的表面张力,确定了临界胶束浓度并研究了其热力学性质。结果表明,在混合体系中能够出现超低界面张力行为,并且混合体系的胶束化过程是熵驱动的过程。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表面活性剂
  • 1.1.1 表面活性剂的特点
  • 1.1.2 表面活性剂分子在溶液中的聚集现象
  • 1.1.3 表面活性剂分子聚集体的形态及影响因素
  • 1.1.4 表面活性剂之间的复配
  • 1.2 微乳液
  • 1.2.1 微乳液的定义
  • 1.2.2 微乳液的结构
  • 1.2.3 微乳液的研究方法
  • 1.2.4 微乳液的应用
  • 1.3 清洁介质
  • 1.3.1 水
  • 1.3.2 超临界流体的性质和应用
  • 1.3.3 离子液体
  • 1.4 本论文的研究工作
  • 2 提高TX-100/环己烷反胶束体系增溶离子液体硝基乙胺的量'>第2章 利用压缩CO2提高TX-100/环己烷反胶束体系增溶离子液体硝基乙胺的量
  • 2.1 实验部分
  • 2.1.1 实验药品
  • 2.1.2 硝基乙胺的增溶量的测量
  • 2.1.3 UV-vis实验
  • 2.2 结果与讨论
  • 2 压力对离子液体硝基乙胺在反相胶束中增溶量的影响'>2.2.1 CO2压力对离子液体硝基乙胺在反相胶束中增溶量的影响
  • 2 影响增溶量的影响'>2.2.2 温度对CO2影响增溶量的影响
  • 2.2.3 溶剂化显色探针研究
  • 2.3 结论
  • 第3章 正丁醇对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在环己烷/TX-100/ 1-丁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微乳液中增溶量的影响
  • 3.1 实验部分
  • 3.1.1 实验药品
  • 3.1.2 实验方法
  • 3.2 结果与讨论
  • 3.3 结论
  • 3-12 和SDS复配的界面性质和热力学研究'>第4章 SB3-12 和SDS复配的界面性质和热力学研究
  • 4.1 实验部分
  • 4.1.1 药品
  • 4.1.2 实验装置
  • 4.1.3 油水界面张力的测量
  • 4.1.4 表面张力的测量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界面张力行为
  • 4.2.2 通过表面张力的测量得到CMC值
  • 4.2.3 混合表面活性剂胶束的热力学
  • 4.2.4 界面吸附
  • 4.3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相关论文文献

    • [1].药物分子聚集体及其作用机理研究进展[J]. 海峡药学 2008(12)
    • [2].绿色离子液体介质中有序分子聚集体构建[J]. 科技导报 2014(01)
    • [3].双敏感性环糊精超分子聚集体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J]. 化学学报 2013(11)
    • [4].以苝酰亚胺为构筑单元的π-π堆积型超分子聚集体的研究进展[J]. 化工新型材料 2015(07)
    • [5].人血清白蛋白对菁染料超分子聚集体的调控研究[J]. 广州化工 2016(12)
    • [6].有机分子聚集体中振动分辨光谱的激子耦合效应(英文)[J]. 化学学报 2016(11)
    • [7].沥青质分子聚集体中氢键作用力的研究[J].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2019(02)
    • [8].沥青质分子聚集体的聚集内因[J].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2019(05)
    • [9].酚醛树脂水溶液的分散稳定性研究[J].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10(03)
    • [10].脂筏微区超分子聚集体结构的稳定性[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11(09)
    • [11].磺甲基酚醛树脂在水中的分散特性[J].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02)
    • [12].光调控分子有序聚集体及其功能化研究进展[J].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2017(04)
    • [13].银杏叶提取物分子聚集形态(英文)[J].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09(06)
    • [14].SBA-15分子筛形成过程的介观动力学模拟及实验研究[J].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2010(03)
    • [15].以苝二酰亚胺为构筑块的超分子聚集体的研究进展[J]. 化学通报 2008(09)
    • [16].疏水缔合聚合物渗流特性及其影响因素[J].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2015(03)
    • [17].钠盐对聚丙二醇与β-环糊精超分子聚集体的组成、结构和降解的影响(英文)[J]. 无机化学学报 2011(10)
    • [18].“β-环糊精/疏水缔合聚合物”体系性能及其渗流特性——以大庆油田南三区储集层条件为例[J].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2016(01)
    • [19].“金属配合物激发态的基础与应用研究”年度报告[J]. 科技资讯 2016(23)
    • [20].多金属氧簇复合物体系的可逆动态组装、可控光致变色及超分子催化研究报告[J]. 科技资讯 2016(22)
    • [21].沥青质分子聚集体的解离对策[J].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2020(05)
    • [22].抗盐聚合物储层适应性及其作用机制[J].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3)
    • [23].电泳沉积壳聚糖的微观机理探究[J]. 功能材料 2011(07)
    • [24].超声促进两组分多彩发光体系分子聚集体的共组装及其对酸的响应行为[J]. 化学学报 2012(19)
    • [25].两亲性分子聚集体的相变及其协同性[J]. 中国科学:化学 2010(09)
    • [26].弱相互作用调控表面活性剂自组装(Ⅵ)——在催化方面的应用[J]. 日用化学工业 2019(06)
    • [27].前言[J].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2015(01)
    • [28].分子电子学的新进展[J]. 化学学报 2019(06)
    • [29].基于聚环氧乙烷链和亚苯基的刚棒-线团分子自组装[J]. 化学进展 2012(07)
    • [30].水溶性酚醛树脂/X聚合物体系分散特性研究[J]. 中国胶粘剂 2013(09)

    标签:;  ;  ;  ;  

    清洁介质中表面活性剂分子聚集体的构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