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高湿环境下的人体耐受力实验与评价

高温高湿环境下的人体耐受力实验与评价

论文题目: 高温高湿环境下的人体耐受力实验与评价

论文类型: 硕士论文

论文专业: 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

作者: 孙丽婧

导师: 朱能

关键词: 高温高湿环境,热耐受力,热应力

文献来源: 天津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社会的发展使得人的权益日益受到关注,劳动者的作业安全也引起了广泛的重视,对于高温高湿环境下工作的劳动个体,目前虽已有一些安全实施办法来保障他们的人生健康及安全,但由于可体差异的存在,使得这些安全实施办法所规定的工作温湿度极限值并不适用于每个个体,有些工作个体在安全实施办法规定的温湿度极限值之内也出现了严重的不适应症状,这就迫切需要开发出一些能评价出个体差异性的指标,以及适用于我国个体的安全标准。基于这些要求,本文采用建造模拟环境仓,招募自愿实验人员的人体实测实验研究办法,对高温高湿环境中工作个体的耐热反映,生理指标及其他环境指标进行了测量及分析。得出不同空气温、湿度条件下人体耐热极限的各种生理指标值。研究结果表明,当人体体温达到38℃,失水率超过1%,心率最大值大于165(工作持续时间小于1小时)/155(工作持续时间大于1小时),人体达到了忍耐极限。同时,论文还分析了空气温、湿度、新陈代谢率以及WBGT的变化对高温高湿环境下工作的劳动个体的忍耐时间的影响程度以及男性个体和女性个体热耐受力的差异。最后,得出了WBGT与忍耐时间的拟合关系式。通过这些研究结果以及所得出的计算关系式,确定劳动个体的热耐受时间。文中所得到的研究成果,对于我国高温高湿环境劳动安全规章制度的制定,劳动者健康的保障和高温高湿环境的控制等提供理论和实验的依靠。

论文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高温、高湿工作环境下热应力对人体的影响

1.2.1 高温、高湿环境的概念

1.2.2 高温、高湿环境热应力对人体产生影响的机理

1.2.3 热失调的分类

1.3 高温、高湿环境人体工作安全性研究的必要性和意义

1.4 高温、高湿环境对人体工作安全性研究的现状

1.4.1 热应力评价指标开发

1.4.2 人体对高温、高湿环境的适应性研究

1.4.3 高温、高湿环境对人体健康长期影响的研究

1.5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第二章 人体工作安全极限评价的理论基础

2.1 热平衡以及热交换

2.1.1 热平衡等式

2.1.2 热交换的方式

2.2 新陈代谢负荷的评定

2.2.1 直接方法测定新陈代谢热

2.2.2 间接方法测定新陈代谢热

2.2.3 新陈代谢热估算法

2.3 热应力评价

2.3.1 热应力的定义

2.3.2 热应力评价指标

第三章 人体工作安全极限实验介绍

3.1 人体耐受力实验室介绍

3.1.1 实验环境介绍

3.1.2 测点布置

3.1.3 实验设备及功能

3.2 人体耐受力实验简介

3.2.1 实验内容、方案

3.2.2 实验样本的选择

3.2.3 实验过程介绍

第四章 实验结果分析

4.1 人体达到忍耐极限时生理指标分析

4.1.1 高温、高湿环境下人体忍耐极限口腔温度

4.1.2 高温、高湿环境下人体忍耐极限失水率

4.1.3 高温、高湿环境下人体忍耐极限心律

4.1.4 小结

4.2 人体达到忍耐极限时主观评价分析

4.3 忍耐时间影响因素分析

4.3.1 不同温湿度条件下新陈代谢率对耐受时间的影响

4.3.2 温湿度对忍耐时间的影响程度

4.3.3 WBGT 对人耐时间的影响因素分析

4.4 男性个体与女性个体耐热能力比较

第五章 结论与实施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附录

发布时间: 2007-04-17

参考文献

  • [1].高温高湿环境下人体生理参数识别及权重影响的研究[D]. 刘佳.天津大学2012
  • [2].高温高湿环境下膨胀岩吸湿特性的研究[D]. 杨守兴.华东交通大学2017
  • [3].高温后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受力性能研究[D]. 王智.长沙理工大学2012
  • [4].高温后钢筋混凝土梁性能退化规律研究[D]. 张露.中南大学2011

相关论文

  • [1].煤矿巷道内围岩传热量计算若干问题的研究[D]. 杨沫.天津大学2007
  • [2].煤矿工作面专用空气冷却器的研究与开发[D]. 杨天麟.天津大学2007
  • [3].北方地区典型小城镇住宅建筑冬季室内热环境的测评与研究[D]. 陈波.天津大学2006
  • [4].剧院座椅下送风系统的流场特性与噪声的研究[D]. 刘芳.天津大学2005
  • [5].深浅异层井蓄热型水源热泵系统串联机组性能分析与评价[D]. 吴丽娟.天津大学2006
  • [6].北方地区部分小城镇建筑节能状况与节能策略的研究[D]. 苑文乾.天津大学2006
  • [7].室内臭氧污染变化规律研究[D]. 李艳菊.天津大学2005
  • [8].以不同压差控制交叉感染之设计参数模拟研究[D]. 彭鹏.天津大学2004
  • [9].亚洲若干城市住宅建筑室内空气品质比较[D]. 卢楠.天津大学2005
  • [10].高效空气滤纸过滤性能测试方法的研究[D]. 李永祥.天津大学2004

标签:;  ;  ;  

高温高湿环境下的人体耐受力实验与评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