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因子论文-张曼,戴建业,唐乾利

活动因子论文-张曼,戴建业,唐乾利

导读:本文包含了活动因子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失眠模型,白背桐黄钻方,脑电活动,神经递质

活动因子论文文献综述

张曼,戴建业,唐乾利[1](2019)在《白背桐黄钻方调控失眠剥夺大鼠脑电活动、神经递质、炎症因子和氧化应激的促眠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白背桐黄钻方调控失眠模型大鼠脑电活动、神经递质、炎症因子和氧化应激的促眠机制。方法:小平台水环境法剥夺大鼠睡眠复制失眠动物模型,以右佐匹克隆为对照,将80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右佐匹克组和瑶药组,造模结束后,记录各组大鼠的全身变化,采用脑电图仪检测脑电活动[觉醒(Wake)、慢波睡眠I期(SWS1)、慢波睡眠Ⅱ期(SWS2)和快动眼睡眠(REMS)四个时相],分别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外周血和Western blot检测脑组织的神经递质[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及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interleukin-1,IL-1)、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TNF-α],采用分光光度计检测脑干的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结果:空白组大鼠精神状态良好,活动机灵,反应敏捷,毛发有光泽,体重明显增加。模型组大鼠各项均减弱,瑶药组及右佐匹克组大鼠精神状态、活动及反应情况不如空白组大鼠,体重增长较空白组慢。与空白组比,模型组大鼠体重增加量、总睡眠时间、外周血和脑组织的5-HT、IL-1、IL-6和TNF-α水平、NREMS比例、脑干SOD水平均明显降低,睡眠潜伏期延长、觉醒比例增加,脑干NO和MDA增加(P <0. 05)。与模型组比,瑶药组及右佐匹克组大鼠体重增加量、总睡眠时间、外周血和脑组织5-HT、IL-1、IL-6和TNF-α及脑干SOD水平升高明显,睡眠潜伏期缩短,觉醒比例降低明显,脑干NO和MDA降低(P <0. 05);瑶药组及右佐匹克组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瑶药白背桐黄钻方可较好的改善失眠模型大鼠的全身症状和睡眠状态,有效控制大鼠体重减轻,其机制可能与其可调控外周血和脑组织的神经递质、炎症因子及氧化应激有关。(本文来源于《辽宁中医杂志》期刊2019年11期)

孙蕾,刘阳[2](2019)在《高影响因子刊物下身体活动实证研究的特点及趋势》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目的:身体活动是由骨骼肌收缩产生的机体能量消耗增加的活动。缺乏身体活动给社会公共健康带来了极大的负担,因此,有关身体活动研究的数量逐年增加,在高影响因子的刊物中尤为明显。本研究旨在对6大顶级刊物发表的身体活动实证研究进行整理与分析,解读身体活动研究的特点及发展趋势,为相关研究和实践提供科学、前沿的指向。研究方法:本研究以Web of Science(WOS)收录的6本高影响因子期刊《柳叶刀》(The Lancet)、《美国医学会杂志》(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JAMA)、《新英格兰医学杂志》(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the NEJM)、《英国医学期刊》(The British Medical Journal,The BMJ)、《自然》(Nature)、《科学》(Science)在2012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刊发的身体活动实证研究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通过全纳式检索,将6本期刊7年内刊发的所有文章(共计77126)纳入。通过题目剔除与研究目的不符的文献76641篇;通过摘要剔除与研究目的不符的文献275篇;通过全文剔除与研究目的不符的文献125篇,最终共纳入符合研究目的的文献58篇。研究采用逻辑分析法对纳入文献的研究特点及趋势进行总结。纳入标准:2012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6本高影响因子刊物中有关身体活动的实证研究。排除标准:(1)有关身体活动文章的元分析研究;(2)有关身体活动微观机制的研究;(3)评论,描述性或综述性文章。研究结果:(1)文献数量分布:The BMJ中有关身体活动实证研究的发文量居于首位,为31篇(占总发文量54%),JAMA位列第二,共刊登18篇(32%),Lancet刊登4篇(7%),the NEJM刊登3篇(5%),Nature和Science各1篇(2%)。(2)研究设计类型:纳入文献的实验设计主要分为两类,分别是对照实验设计以及观察性研究设计。对照实验的研究有34项,其中包括17项随机对照实验,17项随机临床实验;观察性实验的研究共24项,包括横向研究6项,前瞻性跟踪研究10项,回顾性跟踪研究3项,其他研究5项。(3)"身体活动"的指标属性:身体活动在研究中充当自变量的有44篇(76%),其中作为主要自变量的有30篇,14篇为次要自变量;充当因变量的有14篇(24%),其中作为主要因变量的有8篇,2篇是次要因变量;其他4篇。(4)调查对象的特点:(1)年龄,对象为成年人(≥20岁)的文章有49篇(84%),其中29篇为全年龄段成年人(≥20岁),9篇为老年人(≥60岁),1篇为较年轻的成年人(20≤岁≤24);针对儿童青少年(≤19岁)的研究为5篇(9%),其中4篇是针对学龄儿童青少年(6≤岁≤18),1篇为学龄前儿童(≤5岁);横跨所有年龄段的文章有4篇(7%)。(2)健康状况,对象为健康人群(无疾病)的文章共26篇(45%);带有某种疾病的人群(如二型糖尿病,帕金森等)的文章共22篇(38%);对象为孕妇以及超重肥胖人群的各3篇(5%),超重肥胖人群的文章中,有1篇针对儿童,2篇针对成年人;对象为运动员和以家长和孩子为组合研究对象的文章各2篇(3%)。(3)所属国家(地区),调查对象来自北美洲国家的研究居于首位,达27篇(47%),其中研究对象来自美国的文章高达26篇,墨西哥1篇;欧洲位列第二,共18篇(31%),其中研究对象来自英国的文章有10篇,法国、荷兰各2篇,苏格兰、瑞典、丹麦各1篇,研究对象来自整个欧洲的文章有1篇;研究对象分布在全球的文章有3篇(5%);亚洲2篇(3%),中国、日本各1篇,研究对象来自非洲-埃塞俄比亚的文章有1篇(2%)。(5)文献结论:有39篇(67%)证实了身体活动为健康促进因素;有10篇(17%)文献证实了身体活动对健康没有明确影响;4篇(7%)提到了身体活动与某些健康指标之间的关系仍未确定;1篇(2%)确定了身体活动为健康"恶化"因素。研究结论:通过对最终纳入文献的整理与分析,发现在6本高影响因子刊物中,The BMJ更偏向于刊登有关身体活动的实证研究,其次是JAMA;The BMJ更关注孕妇的身体活动情况,the NEJM更关注超重肥胖人群身体活动情况;就研究对象角度分析,纳入文献中的研究对象更倾向于成年人或非健康人群;以儿童青少年为研究对象的研究较少且近7年无上涨趋势;就研究对象分布地区分析,纳入文献的研究对象多分布于欧美地区,亚洲地区的研究极度缺乏;就影响因素分析,有关身体活动影响因素的研究较少;就实验设计分析,有关身体活动的实证研究更偏向于使用对照实验设计;充足的身体活动针对不同国家、民族、不同年龄段以及不同健康状态的人群利远大于弊。因此,从事有关孕妇、超重肥胖人群身体活动研究的学者可分别将文章投至关注度较高的The BMJ和theNEJM期刊;身体活动实证研究中应加强对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的实证研究,而且应为身体活动实证研究提供更多亚洲数据,应继续提倡采用对照实验,同时要加强采用观察性实验的研究;国家政策制定者应制定国民身体活动的有关政策,有效提高公众身体活动意识,为民众进行身体活动提供便利。(本文来源于《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期刊2019-11-01)

陈水兰,赵色玲,陈清香[3](2019)在《针药并用治疗绝经后膀胱过度活动症疗效及对尿液神经生长因子水平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电针联合琥珀酸索利那新片治疗绝经后膀胱过度活动症(OAB)的临床疗效及其对尿液神经生长因子(NGF)水平的影响。方法纳入74例绝经后OAB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7例。观察组采用电针联合琥珀酸索利那新片治疗,对照组采用琥珀酸索利那新片治疗,共治疗4周。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尿液中NGF含量,将NGF值除以尿肌酐值(Cr)进行标准化。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OAB评分(OABSS)、尿液中NGF/Cr水平变化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4.6%)明显高于对照组(78.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24 h内尿急次数、排尿次数、夜尿次数、急迫性尿失禁次数较治疗前均有明显减少(P<0.01),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P<0.05);两组治疗后OABSS评分明显下降(P<0.01),且观察组OAB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后NGF/Cr比值明显降低(P<0.01),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于绝经后OAB患者来说,电针联合琥珀酸索利那新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本文来源于《上海针灸杂志》期刊2019年10期)

侯丽[4](2019)在《美沙拉嗪联合康复新液治疗中度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疗效和对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中度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病患采用美沙拉嗪、康复新液治疗效果以及对改善血清炎症因子作用。方法选择在我院进行中度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治疗的66例病患为研究样本,其治疗时间均在2017年4月至2019年4月之间,采取随机数字排列表法将其分成组均33例的对照组以及观察组,予以对照组美沙拉嗪治疗,予以观察组美沙拉嗪以及康复新液治疗。比较两组炎症因子水平以及治疗效果。结果用药后观察组在炎症因子水平方面均低于对照组,在NK、CD8+方面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在CD4+/CD8+方面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度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采用美沙拉嗪以及康复新液治疗可有效改善机体炎症情况,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应在临床广泛传播。(本文来源于《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期刊2019年78期)

李少杰,陈喜彬,石秀茹[5](2019)在《醒脑静注射液辅助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效果及对患者神经功能、生活活动能力和炎症细胞因子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醒脑静注射液辅助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效果及对患者神经功能、生活活动能力和炎症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以2018年1月-2019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神经内科、神经介入科、EICU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治疗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生活活动能力、炎症因子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NIHSS、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AD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TNF-α、IL-6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TNF-α、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醒脑静注射液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辅助治疗中能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和炎症反应水平,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本文来源于《中外医学研究》期刊2019年27期)

韩梅,严小倩,鲁盈,刘琴[6](2019)在《血趋化因子CX3CL1和尿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对狼疮肾炎疾病活动度的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狼疮肾炎(LN)患者血趋化因子CX3CL1(Fractalkine)和尿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水平与LN疾病活动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LN患者70例,根据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指数(SLEDAI)积分分为LN活动组35例(SLEDAI≥5分)与LN非活动组35例(SLEDAI<5分);另选取2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检测3组血Fractalkine和尿VCAM-1水平,并同步收集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活动组患者血Fractalkine及尿VCAM-1水平均高于非活动组(P<0.05或0.01);在LN患者中,血Fractalkine与尿红细胞、血肌酐、抗核抗体(ANA)滴度、SLEDAI积分均呈正相关(均P<0.01),与Hb、血白蛋白、血补体3均呈负相关(均P<0.01),与24h尿蛋白定量无相关性(P>0.05);尿VCAM-1与尿红细胞、24h尿蛋白定量、ANA滴度均呈正相关(均P<0.01);与血白蛋白呈负相关(P<0.05),与SLEDAI积分无相关性(P>0.05)。对LN疾病活动度的判断:血Fractalkine特异度0.457,灵敏度0.914;尿VCAM-1特异度0.571,灵敏度0.857。结论血Fractalkine及尿VCAM-1与LN疾病活动度密切相关,其中尿VCAM-1对判断LN疾病活动度有较高的特异度,可作为较好的反映LN活动度的无创性生物标志物。(本文来源于《浙江医学》期刊2019年16期)

赵广高,王茹,全明辉,曹振波,张涵彬[7](2019)在《肠道菌群、炎症因子和幼儿身体活动与BMI的关联性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肠道菌群丰度、外周血炎症因子含量与幼儿身体活动水平及其肥胖程度的关联性。方法:募集学龄前儿童224名(47~69个月)。采用ActiGraph GT3X~+测量日常身体活动水平;测量身高、体重并计算BMI值;采用16SrRNA基因测序技术测定粪便样本拟杆菌门、厚壁菌门丰度,采用悬液芯片技术检测外周血炎症因子含量;采用两分法将BMI值分为低BMI值、高BMI值两组。结果:1)受试幼儿身体活动水平与BMI值无显着关联性,高BMI值组幼儿拟杆菌门丰度显着低于低BMI值组(P<0.05),厚壁菌门丰度显着高于低BMI值组(P<0.05);2)幼儿身体活动水平与肠道菌群丰度无显着关联性,男童中高BMI值组血TNF-α、IL-6、IL-8含量显着高于低BMI值组(P<0.05);3)幼儿身体活动水平与外周血促炎症因子无显着负相关关系,与抗炎症因子无显着正相关关系。结论:1)身体活动与幼儿肥胖无显着关联性;2)幼儿肥胖与肠道菌群失调和炎症反应密切相关,而身体活动未表现出有效调节肠道菌群和减轻炎症反应的作用。(本文来源于《体育科学》期刊2019年08期)

战晶玉,房莹莹,于卓,张雅丽[8](2019)在《连草泻痢胶囊对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清炎性因子及肠道黏膜屏障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连草泻痢胶囊对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大肠湿热证患者炎性因子及肠道黏膜屏障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诊断及纳入标准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30)和治疗组(n=30)。其中对照组给予美沙拉嗪肠溶片口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连草泻痢胶囊口服治疗,2组患者疗程均为8周,分别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Sutherland疾病活动指数和Baron评分的改善情况,同时检测炎性因子(TGF-α、IL-10和IL-17)、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和MMP9)及氧化叁甲胺(TMAO)水平的变化,并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总有效为73.3%,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Sutherland疾病活动指数和Baron评分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显着降低(P<0.01),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此外,治疗组治疗后TNF-α、IL-17、MMP-2、MMP-9和TMAO水平较治疗前显着降低,IL-10水平显着升高(P<0.01);2组治疗后组间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连草泻痢胶囊联合美沙拉嗪肠溶片能够改善炎性因子的失衡和肠道黏膜屏障功能的异常,缓解大肠湿热证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临床症状,疗效显着。(本文来源于《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期刊2019年07期)

高东,苏岩,杨翠兰[9](2019)在《解毒袪湿化浊汤联合中药保留灌肠对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期患者炎性因子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解毒祛湿化浊汤联合中药保留灌肠对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期患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126例,根据Excel随机表格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3例。给予对照组患者美沙拉秦灌肠液。治疗组采用解毒怯湿化浊汤联合中药保留灌肠进行治疗,两组治疗时间均为4周。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TNF-α、IL-6、CRP水平。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06%,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5.71%(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清炎性因子IL-6、TNF-α、CR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腹痛、腹泻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肠黏膜病变Baron内镜评分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解毒祛湿化浊汤联合中药保留灌肠能够明显改善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期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炎性因子水平,提高治疗疗效,值得进一步研究。(本文来源于《四川中医》期刊2019年06期)

党超琪,赵凯辉,刘新玉[10](2019)在《气象因子对秦岭大熊猫季节性垂直迁徙等活动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是我国独有的珍稀濒危物种,其因适应竹子资源的季节变化而进行垂直迁徙,关于其迁徙模式和影响迁徙的因子目前还不甚明确。为了探究影响大熊猫垂直迁徙的因子,于2013年10月至2014年9月,在陕西省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叁官庙设立了9条样线,共布设52台红外相机对大熊猫的垂直迁徙时间进行研究;同时,结合气象监测数据探究气温、降雨量、湿度和积雪覆盖等因子对大熊猫迁徙活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大熊猫垂直空间分布季节性差异明显,7月主要在高海拔秦岭箭竹分布区活动,而2月则主要在低海拔巴山木竹分布区活动。大熊猫从冬居地向夏居地迁徙迅速,仅1~3 d即可完成,而从夏居地向冬居地迁徙经历时间较长。气温、积雪覆盖、湿度和降雨量等因素都会对大熊猫的迁徙活动产生影响,大熊猫喜欢选择在"最适温度"区域活动,当高海拔区域出现积雪覆盖时,就会迁徙到低海拔活动。湿度和降雨量主要通过控制竹子发笋和生长来影响大熊猫的迁徙。研究证实了大熊猫的垂直迁徙现象,并获得了关于大熊猫迁徙模式和影响因子相关的较为详细的基础数据,为野生大熊猫的保护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陕西林业科技》期刊2019年03期)

活动因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研究目的:身体活动是由骨骼肌收缩产生的机体能量消耗增加的活动。缺乏身体活动给社会公共健康带来了极大的负担,因此,有关身体活动研究的数量逐年增加,在高影响因子的刊物中尤为明显。本研究旨在对6大顶级刊物发表的身体活动实证研究进行整理与分析,解读身体活动研究的特点及发展趋势,为相关研究和实践提供科学、前沿的指向。研究方法:本研究以Web of Science(WOS)收录的6本高影响因子期刊《柳叶刀》(The Lancet)、《美国医学会杂志》(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JAMA)、《新英格兰医学杂志》(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the NEJM)、《英国医学期刊》(The British Medical Journal,The BMJ)、《自然》(Nature)、《科学》(Science)在2012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刊发的身体活动实证研究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通过全纳式检索,将6本期刊7年内刊发的所有文章(共计77126)纳入。通过题目剔除与研究目的不符的文献76641篇;通过摘要剔除与研究目的不符的文献275篇;通过全文剔除与研究目的不符的文献125篇,最终共纳入符合研究目的的文献58篇。研究采用逻辑分析法对纳入文献的研究特点及趋势进行总结。纳入标准:2012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6本高影响因子刊物中有关身体活动的实证研究。排除标准:(1)有关身体活动文章的元分析研究;(2)有关身体活动微观机制的研究;(3)评论,描述性或综述性文章。研究结果:(1)文献数量分布:The BMJ中有关身体活动实证研究的发文量居于首位,为31篇(占总发文量54%),JAMA位列第二,共刊登18篇(32%),Lancet刊登4篇(7%),the NEJM刊登3篇(5%),Nature和Science各1篇(2%)。(2)研究设计类型:纳入文献的实验设计主要分为两类,分别是对照实验设计以及观察性研究设计。对照实验的研究有34项,其中包括17项随机对照实验,17项随机临床实验;观察性实验的研究共24项,包括横向研究6项,前瞻性跟踪研究10项,回顾性跟踪研究3项,其他研究5项。(3)"身体活动"的指标属性:身体活动在研究中充当自变量的有44篇(76%),其中作为主要自变量的有30篇,14篇为次要自变量;充当因变量的有14篇(24%),其中作为主要因变量的有8篇,2篇是次要因变量;其他4篇。(4)调查对象的特点:(1)年龄,对象为成年人(≥20岁)的文章有49篇(84%),其中29篇为全年龄段成年人(≥20岁),9篇为老年人(≥60岁),1篇为较年轻的成年人(20≤岁≤24);针对儿童青少年(≤19岁)的研究为5篇(9%),其中4篇是针对学龄儿童青少年(6≤岁≤18),1篇为学龄前儿童(≤5岁);横跨所有年龄段的文章有4篇(7%)。(2)健康状况,对象为健康人群(无疾病)的文章共26篇(45%);带有某种疾病的人群(如二型糖尿病,帕金森等)的文章共22篇(38%);对象为孕妇以及超重肥胖人群的各3篇(5%),超重肥胖人群的文章中,有1篇针对儿童,2篇针对成年人;对象为运动员和以家长和孩子为组合研究对象的文章各2篇(3%)。(3)所属国家(地区),调查对象来自北美洲国家的研究居于首位,达27篇(47%),其中研究对象来自美国的文章高达26篇,墨西哥1篇;欧洲位列第二,共18篇(31%),其中研究对象来自英国的文章有10篇,法国、荷兰各2篇,苏格兰、瑞典、丹麦各1篇,研究对象来自整个欧洲的文章有1篇;研究对象分布在全球的文章有3篇(5%);亚洲2篇(3%),中国、日本各1篇,研究对象来自非洲-埃塞俄比亚的文章有1篇(2%)。(5)文献结论:有39篇(67%)证实了身体活动为健康促进因素;有10篇(17%)文献证实了身体活动对健康没有明确影响;4篇(7%)提到了身体活动与某些健康指标之间的关系仍未确定;1篇(2%)确定了身体活动为健康"恶化"因素。研究结论:通过对最终纳入文献的整理与分析,发现在6本高影响因子刊物中,The BMJ更偏向于刊登有关身体活动的实证研究,其次是JAMA;The BMJ更关注孕妇的身体活动情况,the NEJM更关注超重肥胖人群身体活动情况;就研究对象角度分析,纳入文献中的研究对象更倾向于成年人或非健康人群;以儿童青少年为研究对象的研究较少且近7年无上涨趋势;就研究对象分布地区分析,纳入文献的研究对象多分布于欧美地区,亚洲地区的研究极度缺乏;就影响因素分析,有关身体活动影响因素的研究较少;就实验设计分析,有关身体活动的实证研究更偏向于使用对照实验设计;充足的身体活动针对不同国家、民族、不同年龄段以及不同健康状态的人群利远大于弊。因此,从事有关孕妇、超重肥胖人群身体活动研究的学者可分别将文章投至关注度较高的The BMJ和theNEJM期刊;身体活动实证研究中应加强对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的实证研究,而且应为身体活动实证研究提供更多亚洲数据,应继续提倡采用对照实验,同时要加强采用观察性实验的研究;国家政策制定者应制定国民身体活动的有关政策,有效提高公众身体活动意识,为民众进行身体活动提供便利。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活动因子论文参考文献

[1].张曼,戴建业,唐乾利.白背桐黄钻方调控失眠剥夺大鼠脑电活动、神经递质、炎症因子和氧化应激的促眠机制研究[J].辽宁中医杂志.2019

[2].孙蕾,刘阳.高影响因子刊物下身体活动实证研究的特点及趋势[C].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2019

[3].陈水兰,赵色玲,陈清香.针药并用治疗绝经后膀胱过度活动症疗效及对尿液神经生长因子水平的影响[J].上海针灸杂志.2019

[4].侯丽.美沙拉嗪联合康复新液治疗中度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疗效和对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

[5].李少杰,陈喜彬,石秀茹.醒脑静注射液辅助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效果及对患者神经功能、生活活动能力和炎症细胞因子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2019

[6].韩梅,严小倩,鲁盈,刘琴.血趋化因子CX3CL1和尿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对狼疮肾炎疾病活动度的评价[J].浙江医学.2019

[7].赵广高,王茹,全明辉,曹振波,张涵彬.肠道菌群、炎症因子和幼儿身体活动与BMI的关联性初探[J].体育科学.2019

[8].战晶玉,房莹莹,于卓,张雅丽.连草泻痢胶囊对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清炎性因子及肠道黏膜屏障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19

[9].高东,苏岩,杨翠兰.解毒袪湿化浊汤联合中药保留灌肠对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期患者炎性因子的影响[J].四川中医.2019

[10].党超琪,赵凯辉,刘新玉.气象因子对秦岭大熊猫季节性垂直迁徙等活动的影响[J].陕西林业科技.2019

标签:;  ;  ;  ;  

活动因子论文-张曼,戴建业,唐乾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