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金银生脉冠心胶囊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金银生脉冠心胶囊,薄层色谱法,绿原酸,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金银生脉冠心胶囊论文文献综述
张玲玲,金勇,尹寿玉[1](2009)在《金银生脉冠心胶囊的质量标准》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金银生脉冠心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TLC法鉴别方中丹参、当归、人参和麦冬;RP-HPLC法测定制剂中绿原酸含量。结果:TLC法中丹参、当归、人参和麦冬斑点清晰易于辨认,绿原酸在1.0~8.0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 0.999 9),平均回收率为100.4%,RSD为1.1%(n=5)。结论:方法快捷、准确,可有效控制金银生脉冠心胶囊的质量。(本文来源于《中国药师》期刊2009年04期)
金勇[2](2006)在《金银生脉冠心胶囊的研制》一文中研究指出金银生脉冠心胶囊由金银冠心汤合生脉饮而组成。金银生脉冠心胶囊由金银花、丹参等8味中药组成,适用于各种原因导致的心血瘀滞、郁久化热、热聚成毒、热毒犯心、心脉不通、胸阳不振所致的中医“胸痹”范畴的冠心病。 本实验利用正交试验优化提取工艺,探讨了成型工艺、质量标准、有效期及药效学。实验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为:金银花,乙醇浓度为70%、乙醇用量为药材量的10倍,回流提取3次,每次1小时;其他几味药,加8倍量水,煎煮3次,每次2小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0(20℃),加入乙醇使含醇量达50%;生脉饮方,采用渗滤法,乙醇浓度65%,溶剂用量为药材量的16倍,流速为1ml·kg·min。成型工艺表明:加入5%微晶纤维素,80%乙醇湿法制粒,颗粒的流动性,吸湿性较好。建立了对制剂中丹参、当归、人参、麦冬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版第一部附录胶囊剂下的规定进行检查,结果表明各项指标均符合要求;对绿原酸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建立了含量测定方法,并进行了方法学考察。结果显示,样品中绿原酸加样回收率为100.42%,RGD为1.3%,表明此方法准确、可靠。通过恒温加速实验暂定本制剂有效期为2年。药效学实验结果表明,金银生脉冠心胶囊能延长小鼠耐缺氧存活时间、增加心肌组织SOD活性,降低心肌组织MDA含量。(本文来源于《延边大学》期刊2006-05-01)
金银生脉冠心胶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金银生脉冠心胶囊由金银冠心汤合生脉饮而组成。金银生脉冠心胶囊由金银花、丹参等8味中药组成,适用于各种原因导致的心血瘀滞、郁久化热、热聚成毒、热毒犯心、心脉不通、胸阳不振所致的中医“胸痹”范畴的冠心病。 本实验利用正交试验优化提取工艺,探讨了成型工艺、质量标准、有效期及药效学。实验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为:金银花,乙醇浓度为70%、乙醇用量为药材量的10倍,回流提取3次,每次1小时;其他几味药,加8倍量水,煎煮3次,每次2小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0(20℃),加入乙醇使含醇量达50%;生脉饮方,采用渗滤法,乙醇浓度65%,溶剂用量为药材量的16倍,流速为1ml·kg·min。成型工艺表明:加入5%微晶纤维素,80%乙醇湿法制粒,颗粒的流动性,吸湿性较好。建立了对制剂中丹参、当归、人参、麦冬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版第一部附录胶囊剂下的规定进行检查,结果表明各项指标均符合要求;对绿原酸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建立了含量测定方法,并进行了方法学考察。结果显示,样品中绿原酸加样回收率为100.42%,RGD为1.3%,表明此方法准确、可靠。通过恒温加速实验暂定本制剂有效期为2年。药效学实验结果表明,金银生脉冠心胶囊能延长小鼠耐缺氧存活时间、增加心肌组织SOD活性,降低心肌组织MDA含量。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金银生脉冠心胶囊论文参考文献
[1].张玲玲,金勇,尹寿玉.金银生脉冠心胶囊的质量标准[J].中国药师.2009
[2].金勇.金银生脉冠心胶囊的研制[D].延边大学.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