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关于记忆的研究一直是心理学领域的热门话题,该方向的研究成果不胜枚举,其中有不少学者将研究方向集中于记忆遗忘方面,如研究短时记忆的遗忘、情绪记忆的遗忘、内隐记忆与显性记忆的遗忘等等。国际上新近讨论较多的是过度学习与记忆遗忘之间的相关关系,有学者认为过度学习是保持较高记忆水平的有效方式,在过度学习方式的作用下,被试能够记忆的学习材料更多;但也有学者指出,在延时时间较长的条件下,过度学习效应不再明显,过度学习被试与非过度学习被试记忆会遗忘到相当的水平。鉴于中国国内尚未有学者对此进行研究,笔者在参阅大量国外文献的基础上,将过度学习与记忆遗忘相关关系的研究引入国内,探讨在中国情境下,将延时时间作为调节变量的条件下,中国学生经过过度学习后记忆遗忘情况如何。论文首先介绍过度学习与记忆遗忘研究的背景,并对关键变量进行定义明晰,如记忆、遗忘、过度学习与延时等。其中,过度学习是指在一个完美的标准之上(可结合“过犹不及”理解)继续学习;延时是指被试在学习阶段结束之后至再次参与测试的时间间隔。在论文的第一部分,我们还对国内外相关文献展开综述。国外方面,先总体介绍记忆研究的相关状况,然后重点介绍过度学习与记忆遗忘的研究状况;国内方面,由于国内尚无学者将过度学习与记忆遗忘结合进行研究,在文献上分别展开进行论述,首先介绍目前国内对于过度学习的研究主要在理论方面,并将其作为提高教学手段的有效方式,其次介绍关于记忆遗忘的研究,目前国内对于记忆遗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情绪记忆的遗忘、短时记忆的记忆、错误记忆的遗忘等。在本章最后部分说明本论文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及本文的创新之处。在本文的第二部分,笔者在综合国内外研究状况的基础上详细论述过度学习与记忆遗忘的相关研究,并指出目前国际上对于该领域已进行比较深入广泛的研究而国内尚未有学者关注到这一方面。因此,我们认为,将过度学习与记忆遗忘的研究引入国内是非常必要且重要的。通过前面的论述,笔者在本章的最后提出本文的四个研究假设。文章第三部分重点介绍实验样本选择及分组、实验材料设计、实验过程设计、实验实施及实验数据分析方法,并解释本次实验与Rohrer等人实验的不同之处。第四部分详细介绍数据分析过程及数据分析结果,本文首先针对全体样本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然后分析在不同延时时间条件下独立样本T检验情况,再对各延时时间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最后将延时时间作为调节变量,分析在不同受训水平下记忆遗忘水平状况。接下来,在文章的第五部分,笔者首先针对本次实验结果展开讨论,然后与美国数据作比较分析,最后得出关于本论文四个假设的结论,并在本章指出由于客观及主观因素的影响,本文尚存在一些局限性,如文献不够丰富、数据分析有待更加深入等。第六部分,主要从研究意义和研究展望两个方面展开论述。在研究意义方面,笔者重点介绍本次实验在培训、教育、资格考试和跨国人员管理方面的实践意义。在培训领域,文章指出,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愈来愈意识到知识型员工对于企业成败的重要性,因此,针对知识型员工的培训非常多,可企业发现在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后培训效果并不理想,我们认为企业应正常看待培训后员工遗忘的现象,并建议企业针对知识型员工的特点综合采取多种培训方式提高其参与培训的积极性,保证培训效果等;在教育领域,虽然突击学习是不少学生应对考试的“有效”方法,但是,我们认为在中国目前的教育、升学模式下,这种方式并不可取;在资格认证考试方面,其固然是保证从业素质的重要方式,可我们也发现,考生真正从中获益不多,现实情况是,考生平日工作较忙,只能花较少的时间通过突击学习的方式来考取资格证书,但是,很多时候,资格证书取得之后要么没有使用,要么只是把它当作一个门槛,过去门槛之后能够应用的知识很少,因此我们认为政府部门要将考试内容紧跟时代步伐,使考试内容能够真正应用到现实工作当中去;在跨国公司人员管理方面,结合本文研究结果,可以看出中西人性的差异,在进行跨国公司人员管理时,企业要针对不同的人员特点选择不同的管理方式,并以培训举例说明。同时,在本文研究的基础上我们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主要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展开论述。理论方面,我们提出了研究过度学习的另外一种方式,同时认为可以将过度学习方式与任务分离式学习方式作对比,探讨哪种方式更能够提高记忆水平;在实践方面,我们认为,可以将研究转向企业,研究在企业背景下记忆遗忘现象,并考虑将如学历、组织支持度、个人参与培训的积极性等因素作为调节变量,讨论在这些因素影响下的记忆遗忘情况等,在跨国公司人员管理方面,我们认为可以调研跨国公司失败与成功案例,探究中西方人性差异在其中发挥的影响与作用,为目前在筹跨国公司提供可供借鉴的经验和参考。实验选取西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2009级本科学生作为被试,以Rohrer等人的研究为基础,并选择与他们几近相同的实验材料与实验方式,进行实验室研究。根据实验需要,我们对实验内容、实验方式等进行稍微调整,如在实验内容方面,Rohrer等人选择的10组城市—国家有2组中国学生较为熟悉,为保证实验一致性,我们将这2组城市—国家用其他2组中国学生较不熟悉的城市—国家替换;在实验设计上,为便于学习阶段过后进行再测实验,在实验之初我们就根据过度学习与延时时间要求以班级为单位划分为6个组,并保证仍满足随机实验要求。实验开始2周前,我们进行了实验前测,以保证实验材料的可信度及有效性,并详细与实验人员说明本次实验的规则及要求。实验开始时,实验人员根据实验的规则与要求,安排被试进行实验。在学习阶段,被试有1分钟时间学习10组城市—国家,学习完毕之后,高受训水平组被试进行20次测验,低受训水平组被试进行5次测验,再测阶段的延时时间分别为1周、3周、9周。实验结束之后,我们应用SPSS数据分析软件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根据数据分析结果,我们得出:1、不论是中国学生还是美国学生学习之后记忆都会产生遗忘,并且随时间的延长,记忆水平出现递减趋势;2、在延时时间较长的条件下,过度学习方式对保持中国学生记忆水平同样不再有效,实验发现,延时9周时,过度学习被试与非过度学习被试记忆遗忘到相当的水平;3、同美国学生相比,中国学生虽然同样会发生记忆遗忘状况,但在各延时时间上中国学生记忆水平均优于美国学生。本文的创新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以往国内学者对于过度学习与记忆遗忘的研究是各自分开进行研究,本文将两者相联系,并加入延时时间这一调节变量,研究在不同延时条件下,过度学习与记忆遗忘之间的相关关系,填补国内目前对于该领域的研究空白。2、在本文实验研究的基础上,与美国数据作比较分析,以实证方式论证在过度学习条件下,在延时时间的作用下,中美两国学生在记忆遗忘水平上的差异。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掩蔽视觉分析在单一被试实验研究中的应用[J]. 现代特殊教育 2020(18)
- [2].今天,你科普了吗?[J]. 家庭生活指南 2017(01)
- [3].中学生耐挫力现状调查与思考[J]. 天津教育 2016(11)
- [4].男生哭泣也正常[J]. 青少年科技博览 2017(06)
- [5].西方模特更受欢迎吗?——模特类型和模特表情与消费者对模特的态度关系研究[J]. 营销科学学报 2016(04)
- [6].三亚市外来人口城市认同和生活满意度的相关研究[J]. 报刊荟萃 2017(07)
- [7].工作流动性和固定世界信念的文化效应:来自绩效预测的证据[J]. 中国社会心理学评论 2013(01)
- [8].文化的软性具身认知——摄影机物镜视角与时空内的运动[J]. 中国社会心理学评论 2013(01)
- [9].关注自身得失对朋友得失共情的影响[J]. 心理学探新 2016(06)
- [10].宽宏大量与睚眦必报:宽恕和报复对愤怒的降低作用[J]. 心理学报 2017(02)
- [11].基于认知诊断的被试类比推理测验行为分析[J]. 心理科学 2008(04)
- [12].得失框架下时间和风险对跨期选择的影响[J]. 心理学探新 2016(06)
- [13].单一被试研究在我国特殊教育研究中的应用现状、问题及对策[J]. 中国特殊教育 2017(04)
- [14].开放监控冥想的特定影响效果[J]. 心理科学进展 2017(08)
- [15].可修改答案的认知诊断计算机化自适应测验研究[J]. 心理科学 2017(03)
- [16].可修改答案的计算机化自适应测验的方法[J]. 心理科学进展 2016(04)
- [17].个案研究与单一被试实验研究的应用比较[J]. 绥化学院学报 2015(01)
- [18].从被试的主体看新闻的人文关怀[J]. 新闻传播 2013(11)
- [19].如何研究社会、文化和思想行为间的关系?——共享内隐论在理论和研究方法上的贡献[J]. 中国社会心理学评论 2008(01)
- [20].“善待宽恕者”还是“报复非宽恕者”:基于博弈范式对冒犯者得到宽恕以后行为动机的研究[J].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17(03)
- [21].误差的来源之一:被试误差[J]. 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版) 2014(12)
- [22].计算机自适应测验[J]. 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版) 2014(02)
- [23].计算机自适应测验的实现条件[J]. 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版) 2014(03)
- [24].被试自身人手初始状态对心理旋转加工的影响:眼动研究[J]. 心理学报 2009(01)
- [25].传言对人际信任影响的泛化效应[J]. 心理科学 2020(01)
- [26].心真的会“软”吗?软硬感受与语义改变道德判断[J]. 心理学探新 2019(06)
- [27].我会在谁面前舍弃利益?——博弈对象的能力与社会距离对名利博弈倾向的影响[J]. 心理学报 2017(09)
- [28].网络交换论研究中的本科生被试效应[J]. 学术交流 2014(11)
- [29].被试功能差异分析在心理测量中的应用[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1(03)
- [30].走神对中文阅读绩效的影响[J].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1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