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二元经济理论研究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二元经济理论研究

论文摘要

本文以西方二元经济理论为参照系,对比分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二元经济理论的发展演变过程。从经济思想史的角度进行这种比较研究的必要性和价值在于理论必须与现实结合并随实践不断发展才有生命力。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二元经济理论是在不同于西方二元经济理论的制度不变,而是在制度变迁的环境中发展演进的。尽管这些理论存在种种不足,仅就制度环境差异这一点,中国二元经济理论就可以看作是对西方二元经济理论的创新与发展。从经济思想史的角度回顾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二元经济理论的发展脉络,一方面可以使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迥异于西方二元经济理论的制度环境对理论分析和政策选择差异性的影响,同时也为我们下一步的理论创新和政策选择提供一个思想资料的平台。在市场经济制度外生给定的西方二元经济理论所处的制度环境中,确实没有必要考虑制度变迁对二元结构形成和转换的影响。但中国二元经济理论的突出特征则表现为对制度、体制因素在二元结构形成和转换过程中的决定作用的重视和强调,制度渐进演变的制度环境自然反映在中国二元经济理论的理论分析和政策设计中,从而提出和研究了西方二元经济理论较少涉及的问题,提出了西方二元经济理论不曾提出的二元结构转换路径。本文把西方二元经济理论的结构转换模型作为基本分析框架,分五个专题展开比较研究:(1)比较分析中国二元经济理论在二元结构形成和转换思路上的创新和发展,制度二元论和制度变迁是中国二元经济理论的基本观点。(2)比较分析中国二元经济理论在工业化理论上的创新和发展,二元工业化和农村工业化是中国学者始终关注的焦点。(3)比较分析中国二元经济理论在农业发展思想上的创新和发展,制度约束使得中国学者不得不综合考虑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在二元结构转换过程中的作用和影响,而不是仅仅停留在产业发展的狭隘视角。(4)比较分析中国二元经济理论在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思想上的创新和发展,制度环境对经济理论的影响和决定作用在这个领域表现得最为突出,制度变迁的理论分析特征表现得最为明显;(5)比较分析中国二元经济理论在结构转换与收入分配关系上的理论创新和发展,城乡居民群体的收入差别是西方二元经济理论不曾涉及的问题,却是中国学者研究的中心问题。这更清楚地显示出制度环境约束带来结构转换的收入分配效应与西方二元经济理论逻辑的偏离。本文重视探寻理论发展背后制度环境因素的决定作用,这种简单的逻辑关系很容易使人产生制度环境决定论的印象。笔者并不是用制度环境决定论来否定中国学者在理论探索方面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作者也并不认为单纯的制度变迁就能解决二元结构转换的全部问题。但制度环境的路径依赖和制度构成中的力量对比已经清晰地反映在中国二元经济理论中。重视制度因素和市场化改革取向在二元结构转换过程中的作用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二元经济理论的基本特征和理论偏好。

论文目录

  • 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一、西方二元经济理论文献综述
  • 二、中国二元经济理论文献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及论文框架
  • 一、研究思路
  • 二、论文框架
  • 第四节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及写作困难
  • 一、研究方法
  • 二、主要创新点
  • 三、写作中的困难之处
  • 第二章 二元经济结构的形成和转换思想
  • 第一节 西方二元经济理论的二元结构形成思想
  • 一、刘易斯的二元结构形成思想
  • 二、费景汉、拉尼斯的二元结构形成思想
  • 三、迈因特的二元结构形成思想
  • 四、新兴古典经济学的二元结构形成思想
  • 第二节 中国二元经济理论的二元结构形成思想
  • 一、自然二元论——发展飞地说
  • 二、自然二元论——农业弱质性理论
  • 三、制度二元论——对现代部门兴起的解释
  • 四、制度二元论——对城乡收入差别的解释
  • 五、中国学者的新兴古典经济学观点
  • 六、对中国二元经济结构形成思想的评价
  • 第三节 中国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制度变迁分析
  • 一、体制转轨理论
  • 二、经济发展战略转换思想
  • 三、城乡利益集团博弈均衡理论
  • 第四节 中国二元经济理论的经济结构模型
  • 一、西方二元经济理论划分经济结构模型的依据
  • 二、中国二元经济理论的经济结构模型
  • 三、对中国经济结构模型的评价
  • 第三章 二元经济结构转换中的工业化思想
  • 第一节 西方二元经济理论的工业化思想
  • 一、刘易斯的工业化思想
  • 二、费景汉、拉尼斯的工业化思想
  • 三、迈因特的工业化思想
  • 第二节 中国传统工业化战略反思
  • 一、林毅夫等对传统工业化战略的反思
  • 二、发展经济学家的反思——运行机制视角
  • 第三节 二元工业化思想
  • 一、二元工业化出现的原因
  • 二、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工业化矛盾及解决思路
  • 三、“苏南模式”和“温州模式”的争论
  • 四、乡镇企业发展前途分析
  • 第四章 二元经济结构转换中的农业发展思想
  • 第一节 西方二元经济理论的农业发展思想
  • 一、刘易斯的农业革命和工业革命同时进行思想
  • 二、费景汉、拉尼斯的工农业平衡增长思想
  • 三、托达罗的乡村发展思想
  • 四、乔根森的农业剩余决定论
  • 第二节 农业基础论视角的中国农业发展思想
  • 一、农业是国民经济基础的争论
  • 二、农业基础作用的实现新机制探索
  • 三、农业历史贡献的考察——关于剪刀差的争论
  • 第三节 二元经济理论视角的中国农业发展思想
  • 一、扩大内需意义中的农业发展思想
  • 二、农业产业化理论
  • 三、新农村建设思想
  • 第五章 二元经济结构转换中的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思想
  • 第一节 西方二元经济理论的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思想
  • 一、剩余劳动力的定义及争论
  • 二、剩余劳动力的形成原因
  • 三、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动力机制
  • 四、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代价
  • 第二节 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定义、转移动力机制和数量估计
  • 一、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定义及争论
  • 二、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动力机制
  • 三、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数量估计
  • 第三节 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代价
  • 一、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代价问题的整体考察
  • 二、关于“民工潮”的争论
  • 三、关于“民工荒”的争论
  • 第四节 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方式和城市化道路
  • 一、就地转移与异地转移方式的争论
  • 二、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具体模式
  • 三、西方二元经济理论的城市化思想
  • 四、关于中国城市化道路的争论
  • 第六章 二元经济结构转换中的收入分配效应思想
  • 第一节 刘易斯的结构转换中收入分配效应思想
  • 一、刘易斯的工资不变假设及争论
  • 二、刘易斯关于二元结构转换与收入分配关系的观点
  • 第二节 中国二元经济理论的收入分配效应思想
  • 一、二元结构转换与城乡收入差距关系的总体趋势
  • 二、二元结构转换与城乡收入差距关系的定量分析
  • 三、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其他因素
  • 四、城乡收入差距对二元结构转换的影响
  • 第三节 胡景北的工资增长模型
  • 一、胡景北工资增长模型的内容
  • 二、对胡景北工资增长模型的评价
  • 第四节 杨俊青的工资上升理论
  • 一、杨俊青工资上升理论的内容
  • 二、对杨俊青工资上升理的评价
  • 结束语——户籍制度利益分配功能的形成及改革思路探讨
  • 一、户籍制度的本原功能
  • 二、户籍制度利益分配功能的形成及强化
  • 三、户籍制度改革最优路径选择——转变政府职能
  • 参考文献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二元经济理论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