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目: 民国初年的制宪与民主转型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社会学
作者: 严泉
导师: 朱学勤
关键词: 民国初年,制宪,民主转型
文献来源: 上海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九十年代以来,民主转型成为国外学界关于民主化问题的研究热点。从民主化视角观察民国初年中国的政治发展,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当时的中国正处于民主转型的关键阶段。过去对当年民主化失败的解释偏重于宏观结构层面,突出强调社会经济文化条件对民主化的制约作用。但是近年来国外学界关于第三波民主化研究表明,比较现代化、政治文化、市民社会理论等宏观结构分析方法,已经不能够充分解释许多发展中国家纷纷建立民主政治的事实。而这些新兴民主国家正如民国初年的中国,从宏观视角来看,或是市场经济不发达,或是市民社会成长不足、民主政治文化尚不成熟。所以本文选择民国初年的制宪政治与民主转型为个案研究对象,期望通过借鉴新兴的政治社会学研究方法,特别是理性选择、新制度主义理论,从微观行动层面重新阐释中国早期民主化失败的经验教训。 本文前言部分主要阐述论文的研究目的、方法与意义,以及对相关研究的回顾与思考。正文共分八章。第一章重点考察民国初年政治发展的概况。通过对政治权力、政治参与、政治合法性、政治文化等内容分析,揭示辛亥革命以后中国政治发展的新特点,从宏观角度阐述民主转型机遇的形成以及对制宪进程的影响。第二章简要叙述民初制宪历程。第三章一方面借鉴比较宪法的方法,分析《天坛宪草》设计的宪政制度中结构性缺陷;一方面从制度变迁的角度观察这一制度性缺陷对制宪结局的影响,纠正过去对制宪失败道德化的评论。第四章则是进一步分析宪政制度中制度性缺陷形成的原因。作者通过叙述制宪议员关于宪政制度选择的争论情况,分析制度选择背后利益动机的形成状况与宪政制度理性选择的特点。第五章借助策略互动论的分析框架,阐述国会制宪会议与北洋派在制宪目标、模式、方法方面的策略互动情况,并且通过与美国、法国制宪过程的比较,探讨这一系列策略选择对制宪结果的影响。第六、七两章主要是研究影响制宪者政治选择的其他因素。其中的变量包括制宪议员社会背景、政体制度、政治传统等,这些因素的重要性在过去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第八章是结论部分。 在最后的结论中,作者在承认民主崩溃在世界范围内是一种普遍现象的同时,特别强调在民国初年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民主转型中,国会政治精英与北洋派先后做出了违背民主政治原则的一系列错误的政治选择。首先是1913年民国国会排斥袁世凯北洋派的制宪参与,采用封闭性的国会制宪模式,选择抗争性方式单独制宪,实际上是拒绝任何妥协的政治行为。“立法至上”的“超议会制”的出现,更是说明当时各主要政治力量没有进行宪政体制层面
论文目录: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民国初年的政治发展
一、政治权力的聚散
二、政治合法性的转变
三、政治参与的活跃
四、政治文化的变迁
五、宪政主义的盛行
第二章 制宪历程:从《鄂州约法》到《天坛宪法草案》
一、各省都督府代表联合会时期
二、民国临时参议院时期
三、正式国会时期
第三章 宪政制度变革的失败:《天坛宪法草案》
一、“立法至上”的国会权力设计
二、“弱势总统”权力的理想规划
三、失衡的杠杆:行政与立法权力关系
四、“超议会制”与宪政变革的失败
第四章 利益优先:制宪议员关于宪政选择的争论
一、政体制度:总统制或内阁制
二、国会权力与运作
三、行政机关组织与权力
四、总统权力及其与国会关系
五、宪法解释权
六、民国宪政制度的理性选择
第五章 国会制宪会议与北洋派的策略互动
一、制宪目标:单一性或双重性
二、制宪模式:封闭性或开放性
三、制宪方法:抗争性或妥协性
四、策略互动选择:对抗或协商
第六章 制宪议员社会政治背景
一、制宪议员背景概况
二、比较视野中的背景特色
第七章 政体制度、政治传统与制宪政治
一、民初政体与制宪目标
二、政治信任与制宪策略
第八章 结论:制宪与民主转型
一、制度性妥协与制宪成败
二、宪政制度选择与民主稳定
三、民主转型与民主崩溃
附录一 1913年国会制宪会议(宪法起草委员会)历次会议情况表
附录二 1913年国会制宪会议重要议题表决情况表
附录三 1913年国会制宪议员列表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发布时间: 2005-09-16
参考文献
- [1].近代中国联邦制运动研究[D]. 龙长安.浙江大学2008
相关论文
- [1].中国近代宪政思潮研究[D]. 王人博.中国政法大学2001
- [2].民国监督制度研究[D]. 何增光.浙江大学2004
- [3].孙中山的宪政思想及其实践问题研究[D]. 李默海.山东大学2006
- [4].保守政党与民初政制:进步党的政治参与及其与国民党的互动[D]. 别琳.四川大学2006
- [5].误读的共和:1916-1924年的北京国会[D]. 王雷.上海师范大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