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卵巢癌目前已成为第五位导致妇女死亡的恶性肿瘤,且死亡率居妇科恶性肿瘤之首[1]。卵巢深居盆腔,患者于癌变早期无明显症状,故70%患者就诊时已属晚期,而晚期卵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仅为28%[2]。但是,如能做到早期诊断,5年生存率有望提高至95%[3]。卵巢癌中约90%为上皮性癌,而上皮性癌又是卵巢癌各病理类型中恶性程度最高的,它的转移方式是通过癌细胞在腹膜间皮细胞黏附、种植并形成转移灶进而累及网膜、胃肠道、肝脾等脏器从而导致患者死亡的。所以,探索有效的卵巢上皮性癌(简称卵巢癌)的早期诊断方法将大大降低卵巢癌患者的死亡率。目前,肿瘤标记物CA125在卵巢癌诊断中应用比较广泛,但在卵巢癌早期诊断中敏感性不高。溶血磷脂酸(LPA)是新近发现的一种结构最简单的细胞间磷脂类信号分子,它由一个甘油主链和一个脂肪酰侧链、一个羟基及一分子磷酸基团组成。LPA通过G蛋白偶联受体引起多种生物学效应,被称为是多功能的磷脂信使。1995年,Xu[4]等首次于卵巢上皮性癌患者的腹水中提取并纯化了LPA,LPA随后即成为了研究卵巢上皮性癌发生发展机制的焦点。研究者发现,正常卵巢上皮细胞仅产生微量的LPA,而卵巢癌细胞则产生相对多量的LPA[5]。有大块肿瘤的卵巢癌患者,癌细胞产生大量的LPA从而导致腹水中高水平LPA的出现;LPA在卵巢癌患者的腹水中显著增高[5-6],在卵巢癌患者的渗出液中也明显增加[7],并且对卵巢癌细胞有生长因子的作用[8]。在此基础上,1998年Xu等[9]发现,卵巢癌患者血浆中LPA水平升高,血浆LPA水平增高可能作为特异性诊断卵巢癌的生物学指标。近年来的国外研究还发现,LPA能通过各种途径明显促进卵巢癌细胞的增值与侵袭[10-13],并参与血管生成的调节及肿瘤细胞耐药的形成[14-16],与卵巢癌发生发展有着密切关系。但是,国内对LPA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仅限于检测方法与诊断价值的探讨。目的本实验通过测定研究对象术前术后血浆、腹水及腹腔冲洗液中LPA的水平,探讨其在卵巢上皮性癌早期诊断及病情监测中的价值。同时,还通过测定血清CA125水平,比较该指标与CA125在卵巢上皮性癌的诊断中的相关性。实验为前瞻性、随机性、对照性研究。方法1研究对象:选择在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妇科住院并行手术治疗的原发卵巢上皮性癌患者40例(中位数年龄51岁,其中浆液性囊腺癌19例,黏液性囊腺癌9例,子宫内膜样癌12例);同期原发卵巢良性上皮性肿瘤患者20例作对照(中位数年龄47岁,分别为浆液性囊腺瘤12例,黏液性囊腺瘤8例)。以上研究对象的病理类型及分期均于术后得到证实。2试验方法:应用北京泰福仕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提供的血浆LPA测定试剂盒提供的提取方法,分步选择性测定以上研究对象术前及术后血浆、腹水、腹腔冲洗液中LPA水平。并同时测定以上研究对象术前及术后血清CA-125水平。3统计分析:所有数据按统计学数据处理原则,应用spss11.5统计学软件进行t检验(t值)、Kruskal-Wallis H检验(H值)、秩和检验(z值)、χ2检验(χ2值)、及相关分析(相关系数r值)。以P<0.05为显著性检验水准。结果1卵巢癌患者术前血浆LPA水平为5.89±1.98μmol,明显高于正常临界值3.2μmol/L[17]。两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t=8.592,P <0.05。2卵巢癌患者术前血浆LPA值为5.89±1.98μmol/L明显高于良性对照组的LPA水平1.65±0.71μmol/L,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z=5.07,P <0.01)。3卵巢癌Ⅰ期患者中4例有3例术前血浆LPA水平升高,而只有1例CA-125水平升高。在卵巢癌术前血浆LPA和血清CA-125水平相关性的比较中,二者有相关性,且呈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r= 0.736,P<0.01)。4卵巢癌患者术前血浆的LPA水平在不同的病理类型、手术病理分期和组织学分级中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5卵巢癌患者术后血浆LPA水平(2.87±1.34μmol/L)明显低于术前(5.89±1.98μmol/L),两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t=13.435,P<0.01。6卵巢癌患者腹水的LPA水平(5.68±1.75μmol/L)明显高于良性患者腹腔冲洗液的LPA水平(1.34±0.77μmol/L),两者相比差异有显著,z=5.383, P <0.01。7卵巢癌患者20例中有13例腹水中LPA水平高于术前血浆中LPA水平,但两者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卵巢癌患者腹水及血浆LPA水平均升高,说明LPA可能成为卵巢癌诊断的一个新生物学指标;在早期卵巢癌的诊断中该指标优于CA125,可与CA125协同诊断卵巢癌。卵巢癌患者术前及术后血浆LPA水平有差异提示:LPA可能在卵巢癌病情监测方面有一定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