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丽长角巢蛾(Xyrosaria lichneuta Meyrick),属鳞翅目(Lepidoptera)巢蛾科(Yponomeutidae),国内分布于浙江、江苏、湖北、河北、河南、福建、台湾;国外分布于日本和印度。已知寄主有南蛇藤和卫矛属植物。该虫在福建省泰宁县大量取食药用经济植物雷公藤(Tripterygium wflfordii Hook.F.)的叶片,已经对雷公藤的生长和经济效益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对丽长角巢蛾的研究,目前尚未见系统报道,也是雷公藤的一种新害虫。2006-2008年,我们在泰宁雷公藤基地首次开展对丽长角巢蛾的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生态学特性进行系统观察,摸清并掌握其发生发展规律,为进行害虫种群的防治和预测预报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同时通过不同的防治技术对比试验,筛选出实用有效的防治措施,结合林业防治管理技术,对害虫种群进行综合控制。1雷公藤丽长角巢蛾的生物学特性通过室内和野外观察,雷公藤丽长角巢蛾在福建省泰宁县一年发生5代,主要以幼虫危害雷公藤。10月中、下旬以蛹在寄主周围土壤中开始越冬。翌年三月下旬到4月上旬桃花盛开期羽化产卵。幼虫孵化后直接潜入雷公藤叶片内取食叶肉,仅留下叶的上表皮。幼虫分为4龄, 1龄幼虫平均历期2.93d,2龄平均历期3.24d,3龄平均历期4.52d,4龄平均历期5.33d,7月份第三代幼虫进入危害的猖獗阶段。雌成虫产卵多在晚上进行,单雌产卵量约60粒。卵多散产在嫩叶背面主脉附近。2丽长角巢蛾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通过室内自然变温下测定,雷公藤丽长角巢蛾卵、幼虫、蛹、产卵前期及全世代发育起点温度分别是18.15、18.64、15.86、21.44和11.92℃;有效积温分别是92.65、105.5、86.8、47.65和456.8日·度。该虫的发育历期随温度的升高而缩短,发育速率与温度呈线性关系。从而可得各虫态及全世代的发育期预测模型:卵N=(?)幼虫N(?)蛹N=(?)产卵前期N=(?)全世代N=(?)3雷公藤丽长角巢蛾的种群空间格局及抽样技术应用聚集度指标法、回归分析法、马占山“重新解释的Taylor幂法则”对雷公藤丽长角巢蛾幼虫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雷公藤丽长脚巢蛾幼虫在雷公藤样地内呈聚集型分布状态,分布的基本成分为个体群,个体之间相互吸引;用马占山关于“重新解释的Taylor幂法则”分析得出,雷公藤丽长角巢蛾幼虫的种群类型归属于“聚集度逆密度制约型”。4白僵菌防治雷公藤丽长角巢蛾的试验通过应用6株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不同菌株对雷公藤丽长角巢蛾幼虫进行室内和野外防治试验比较,结果表明,不同菌株间的毒力存在显著差异,以Bb01菌株毒力最强,用浓度为1×108mL-1的孢子液对幼虫进行室内和野外感染,室内幼虫校正死亡率达100%,LT50为2.74d,野外防治效果达96.7%。5森得保和苏云金杆菌防治雷公藤丽长角巢蛾药效对比试验采用森得保和苏云金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等两种生物农药对雷公藤丽长角巢蛾1-2龄幼虫进行防治试验。结果表明,森得保与轻质碳酸钙1:20、1:15、1:10配置比例杀虫效果达90.97%以上,其中1:15配置最适合野外大面积防治雷公藤丽长角巢蛾。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在加水施药后,由于试验当日气温高,药物大量蒸发,难以喷到幼虫体表,无法发挥毒力作用,导致防治效果不理想。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基于气生根的雷公藤植株的快速繁殖技术[J]. 北方园艺 2019(15)
- [2].雷公藤配伍白芍对雷公藤提取物透皮吸收的影响[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8(22)
- [3].大肠杆菌对雷公藤次碱的生物转化研究[J]. 郑州师范教育 2012(04)
- [4].烟酸、天冬氨酸和异亮氨酸对雷公藤悬浮细胞生长及次生代谢产物含量的影响[J]. 新疆农业大学学报 2017(06)
- [5].雷公藤的效/毒物质基础研究进展[J]. 现代医药卫生 2018(07)
- [6].基于多组分评价的雷公藤提取物固体分散体的制备及体外表征[J]. 中草药 2018(01)
- [7].炮制对雷公藤毒效及其化学成分影响的研究进展[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8(04)
- [8].雷公藤煨制后化学成分变化研究[J]. 海峡药学 2018(04)
- [9].雷公藤中雷公藤甲素、雷公藤吉碱和次碱的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质谱分析方法[J]. 农药学学报 2018(02)
- [10].过表达TwHMGR和TwDXR基因对雷公藤萜类次生代谢产物的影响[J].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2018(06)
- [11].中药配伍雷公藤减毒作用研究进展分析[J]. 继续医学教育 2019(04)
- [12].雷公藤主要活性成分抗肿瘤作用机制研究现状[J]. 中药与临床 2019(02)
- [13].雷公藤化学成分研究[J]. 中国药师 2017(11)
- [14].摇瓶培养条件下雷公藤不定根生长及次生代谢产物含量的研究[J]. 植物科学学报 2019(01)
- [15].基于UPLC/Q-TOF-MS/MS对雷公藤次碱在小鼠体内代谢的分析[J].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15(24)
- [16].雷公藤的药理和抗凝血作用研究[J].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2018(03)
- [17].雷公藤作为植物源杀鼠剂开发利用的最新进展[J].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2019(04)
- [18].雷公藤的毒副作用及在肾病中的合理应用[J]. 中华肾病研究电子杂志 2018(01)
- [19].一测多评法同时测定雷公藤提取物中6种成分含量[J]. 福建中医药 2019(01)
- [20].雷公藤多苷主要有效成分的含量研究[J]. 药物分析杂志 2013(02)
- [21].近20年来雷公藤肝毒性研究概述[J]. 中国中药杂志 2019(16)
- [22].雷公藤研究进展及其质量标志物的预测分析[J]. 中草药 2019(19)
- [23].雷公藤红素与雷公藤次碱的热分析研究[J]. 海峡药学 2015(11)
- [24].雷公藤致肝损伤的临床特点与主要机制[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8(11)
- [25].雷公藤固体分散体大鼠在体肠吸收研究[J]. 中草药 2019(02)
- [26].基于UPLC-Q-TOF MS研究煨制对雷公藤化学成分的影响[J]. 质谱学报 2018(05)
- [27].壳聚糖-阿拉伯胶/雷公藤微胶囊的制备[J]. 化学与生物工程 2018(04)
标签:丽长角巢蛾论文; 雷公藤论文; 生物学特性论文; 发育起点温度论文; 有效积温论文; 空间分布格局论文; 生物防治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