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环城游憩带旅游开发研究

厦门环城游憩带旅游开发研究

论文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居民的经济收入大幅增长,形成追求健康生活的观念,休闲游憩已逐渐融入到人们的生活中。环城游憩带提供了休闲愉悦、放松身心的空间载体,适应了城市居民的生活和心理需要,环城游憩带的建设正在各大中城市陆续兴起。近年来,环城游憩现象在厦门也初见端倪,厦门区域经济水平较高,区位交通条件优越,周边郊区拥有丰富多样的旅游资源,具备发展环城游憩带的良好条件。因此,本文在文献分析及实践调查的基础上,对厦门市环城游憩带旅游开发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和探讨。第一章介绍了环城游憩带研究的背景、研究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以及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并分析了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二章分析和探讨了环城游憩带开发的发展历程、形成机制、社会效用以及成长模式,阐述了支撑环城游憩带研究的相关基础理论。第三章主要对厦门环城游憩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研究了厦门环城游憩带内的旅游地类型以及分布规律,并指出当前厦门环城游憩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第四章对厦门环城游憩带的开发条件进行了分析,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调研,分析了厦门环城游憩带的区位交通和游客客源市场的总体特征,运用层次分析法对旅游资源进行了综合评价。第五章首先探讨了环城游憩带的开发原则,总结了环城游憩带的旅游开发模式,针对厦门的旅游地域结构演变情况,提出厦门环城游憩带旅游开发模式和圈层发展战略。第六章从政府主导、科学规划、创新营销机制、区域旅游协作等方面提出了厦门环城游憩带旅游开发的保障措施。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
  • 1.2 研究的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进展
  • 1.3.2 国内研究进展
  • 1.4 相关研究述评
  • 1.5 研究思路
  • 1.6 研究方法
  • 第2章 环城游憩带旅游开发的理论探讨
  • 2.1 研究环城游憩带的相关理论基础
  • 2.1.1 旅游地理学理论
  • 2.1.2 城市化理论
  • 2.1.3 区域经济理论
  • 2.1.4 系统理论
  • 2.1.5 景观生态学理论
  • 2.2 环城游憩带开发的理论研究
  • 2.2.1 环城游憩带开发的发展历程
  • 2.2.2 环城游憩带的形成机制
  • 2.2.3 环城游憩带的社会效用
  • 2.2.4 环城游憩带的成长模式
  • 第3章 厦门环城游憩带发展现状分析
  • 3.1 厦门环城游憩带范围的界定
  • 3.2 厦门环城游憩带空间分布规律
  • 3.2.1 旅游地类型划分方法
  • 3.2.2 厦门环城游憩带旅游地类型划分
  • 3.2.3 平均城市中心距离
  • 3.2.4 空间离散程度分析
  • 3.3 厦门环城游憩带发展存在的问题
  • 3.3.1 缺乏吸引力强的旅游大项目
  • 3.3.2 环城游憩带建设缺乏统一规划
  • 3.3.3 环城游憩资源价值挖掘不够
  • 3.3.4 旅游基础配套设施滞后
  • 3.3.5 旅游景区的营销措施不到位
  • 第4章 厦门环城游憩带旅游开发条件分析
  • 4.1 区位条件分析
  • 4.2 旅游资源条件分析与评价
  • 4.3 环城游憩需求特征分析
  • 第5章 厦门环城游憩带旅游开发研究
  • 5.1 厦门环城游憩带开发的基本原则
  • 5.1.1 保护开发,持续发展
  • 5.1.2 明确主题,突出特色
  • 5.1.3 市场导向,服务第一
  • 5.1.4 统筹规划,协调开发
  • 5.2 环城游憩带的基本开发模式
  • 5.3 厦门环城游憩带旅游地域结构演变
  • 5.4 厦门环城游憩带的开发模式
  • 5.4.1 厦门环城游憩旅游圈层空间结构
  • 5.4.2 厦门环城游憩带圈层发展战略
  • 第6章 厦门环城游憩带开发的保障措施
  • 6.1 科学统一规划,实施政府主导战略
  • 6.2 挖掘资源价值内涵,开发特色旅游产品
  • 6.3 注重品牌塑造,创新旅游营销机制
  • 6.4 加强区域旅游协作,实现整体联动发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厦门环城游憩带客源市场调查问卷
  • 附录二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太原市夜间旅游开发研究[J].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20(01)
    • [2].乡村振兴视角下特色小镇旅游开发研究[J]. 科技经济导刊 2020(19)
    • [3].文旅融合视角下福州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开发研究[J].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20(05)
    • [4].铜仁市药膳养生旅游开发研究[J]. 安徽农学通报 2020(15)
    • [5].文旅融合背景下南宁市扬美古镇旅游开发研究[J]. 大众科技 2020(08)
    • [6].体验经济在乡村旅游发展中的作用——评《乡村生态体验旅游开发研究》[J]. 新闻爱好者 2019(01)
    • [7].大数据时代黔东南州智慧旅游开发研究[J]. 现代营销(下旬刊) 2016(10)
    • [8].北京南锣鼓巷旅游开发研究[J].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6(23)
    • [9].国内近十年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研究综述[J]. 特区经济 2017(03)
    • [10].关于曾国藩故居的旅游开发研究[J]. 经济研究导刊 2017(11)
    • [11].惠屿岛旅游开发研究[J]. 管理观察 2017(11)
    • [12].云南少数民族饮食资源的旅游开发研究[J].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17(02)
    • [13].商丘“商·火”文化旅游开发研究[J]. 经贸实践 2017(15)
    • [14].遗产廊道视角下河西走廊旅游开发研究[J].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17(04)
    • [15].蓬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研究[J]. 智富时代 2017(04)
    • [16].安阳殷墟文化旅游开发研究[J]. 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电子版) 2017(03)
    • [17].少数民族音乐休闲的旅游开发研究——以武陵山区苗族音乐为例[J]. 科技创业月刊 2016(04)
    • [18].濮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研究[J].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01)
    • [19].非遗旅游开发研究——以硗碛藏族乡为例[J]. 旅游纵览(下半月) 2019(10)
    • [20].安康戏曲资源的旅游开发研究[J]. 安康学院学报 2019(04)
    • [21].泰山封禅文化的旅游开发研究[J].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18(06)
    • [22].梅州地区丹霞地貌及其旅游开发研究述评[J]. 嘉应学院学报 2016(11)
    • [23].大数据时代黔东南州智慧旅游开发研究[J]. 科技展望 2016(34)
    • [24].共享经济背景下休闲旅游开发研究[J]. 当代旅游 2020(10)
    • [25].广州夜间旅游开发研究[J]. 营销界 2020(43)
    • [26].甘南“香巴拉”旅游开发研究[J]. 生态经济(学术版) 2012(02)
    • [27].丝绸之路饮食文化的经济价值及其旅游开发研究[J]. 环渤海经济瞭望 2019(11)
    • [28].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饮食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研究[J]. 旅游纵览(下半月) 2020(08)
    • [29].乡村振兴背景下村落文化保护和旅游开发研究——以成都市丹土村为例[J]. 西部皮革 2020(18)
    • [30].大数据时代黔东南州智慧旅游开发研究[J]. 旅游纵览(下半月) 2017(02)

    标签:;  ;  ;  ;  ;  

    厦门环城游憩带旅游开发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