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参与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研究

中国参与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研究

论文摘要

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世界政治、经济发展的一大潮流,然而在经济全球化进程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各个国家开始认识到全球化是把双刃剑,在享受全球化带来的福利的同时,也逐渐经受着全球化所带来的弊端,尤其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着巨大挑战。在这种情形下,各个国家开始形成小范围的区域合作以谋求自身经济的发展。次区域经济合作是区域一体化的一种形式,在东亚地区具有特殊的重要性,其中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合作就是顺应这种形势而开展起来的。十多年来,湄公河次区域合作取得较快进展,与其他区域合作的形式相比,湄公河次区域合作独具特色。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地理位置显著,资源丰富,开展经济合作有利于整合次区域各国的力量,调动区域内外各方的力量,促进区域内各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进而带动整个东亚经济的发展。进入21世纪后,湄公河次区域合作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湄公河次区域也成为诸多国家竞争的焦点。中国通过参与湄公河次区域合作有利于促进与流域内五国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从而保证本区域的和平与稳定,加强我国与东盟国家的友好关系,为我国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周边环境,这也是加快我国西部大开发,提升国家整体实力的重要途径。然而,目前的湄公河次区域合作并不像想象中那样富有成效,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中许多领域合作的滞后性极大的影响了该区域经贸合作的深入发展。次区域各国间既存在着诸如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一致性程度高、各国经济开放意图明确、各国外贸依存度水平高、与世界经济整合成效显著、区域内贸易一体化程度明显优于欧盟成员国等有利于次区域经济合作的因素,也存在着诸如经济发展差距大、交通基础设施差、与世界市场融合程度低等不利因素。本文根据次区域各国的经济概况对湄公河次区域合作的有利条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进而对次区域合作提供若干政策和建议。同时,在这一过程中,中国应如何结合自身发展需要和次区域五国的资源互补性制定相应的政策,这同时也是本文需要研究的重点和目的。阻碍次区域经济合作发展的不利因素中国可以对不同的国家采取不同的策略。基于大湄公河次区域国家经济的现状以及开展经济合作的潜力与困难,次区域各国与国际社会应当立足区域发展的长远利益,坚定而循序渐进地推动该区域的经济合作进程。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一、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历史回顾
  • (一) 次区域经济合作背景
  • (二) 次区域经济合作的概念及由来
  • (三) 次区域国际经济合作开发机制
  • 1. 亚洲开发银行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
  • 2. 东盟-湄公河流域开发合作
  • 3. 湄公河委员会
  • 4. 中、老、缅、泰毗邻地区经济四角机制
  • 二、大湄公河次区域基本概况
  • (一) 大湄公河次区域自然概况
  • (二) 次区域经济发展现状
  • (三) 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取得的成效
  • 1. 国家间建立了相互信任机制
  • 2. 国家间签订了一系列的重要协议
  • 3. 构建了重要基础设施建设
  • 4. 促进了贸易和投资壁垒的弱化
  • 5. 促进了金融合作
  • 6. 培养了一批投身于次区域经济合作事业的人才
  • (四) 中国参与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成果
  • 1. 交通和能源合作卓有成效
  • 2. 贸易与投资环境逐步得到改善,贸易合作成果大
  • 3. 旅游合作开拓新步伐
  • 4. 毒品替代种植取得新突破
  • 三、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有利条件与面临的障碍
  • (一) 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有利条件
  • 1. 优势的地理位置
  • 2. 良好的睦邻友好关系,深远的历史渊源
  • 3. 次区域市场潜力大
  • 4. 中国与次区域国家商品贸易的互补性奠定了经济合作的基础
  • 5. 中国与次区域国家投资需求促进其经济合作的步伐
  • (二) 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面临的障碍
  • 1. 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相互差距大
  • 2. 交通基础设施滞后
  • 3. 市场发育总体水平低、开放度参差不齐
  • 4. 劳动力素质低,缺乏技术及管理技能专业人才
  • 5. 项目开发与生态环境的没有协调发展
  • 6. 政治制度不同和“中国威胁论”的存在制约了经济合作的发展
  • 四、我国对当前影响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的应对策略
  • (一) 加强农业合作促进经济发展,从而解决经济落后状况
  • (二) 加强行业合作促进跨国基础设施建设
  • (三) 对次区域内国家采取差异化政策
  • (四) 开发人力资源,提高劳动力技术水平
  • (五) 保护环境促进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 (六) 发挥大国优势,带动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发展
  • 五、根据各国资源比较优势,加快中国与大湄公河次区域产业合作
  • (一) 能源产业合作开发
  • (二) 生物资源合作开发
  • (三) 矿产资源合作开发
  • (四) 机电制造业合作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 [1].首届大湄公河次区域民族学与人类学国际会议简讯[J]. 世界民族 2019(06)
    • [2].大湄公河次区域反跨境人口贩运的国际执法合作[J]. 广西警察学院学报 2018(05)
    • [3].中国对大湄公河次区域国家的援助[J]. 公共外交季刊 2011(04)
    • [4].影响滇桂面向大湄公河次区域沿边开放的因素研究[J]. 国际贸易问题 2017(01)
    • [5].大湄公河次区域国家安全合作缘何“雷声大,雨点小”?[J]. 唯实 2014(12)
    • [6].大湄公河次区域国家继续推进自然资产投资[J]. 国际融资 2015(04)
    • [7].大湄公河次区域铁路联盟发展的探讨[J]. 铁道运输与经济 2015(08)
    • [8].中国-东盟中心推动大湄公河次区域高校联盟成立[J]. 世界教育信息 2015(15)
    • [9].大湄公河次区域商务理事会第二次会议达成“昆明共识”[J]. 华人世界 2011(08)
    • [10].中国—东盟中心代表出席第44届大湄公河次区域旅游工作组会议[J]. 中国报道 2020(01)
    • [11].大湄公河次区域各国部长批准新环境议程[J]. 国际融资 2018(03)
    • [12].大湄公河次区域国家加强粮食安全及农业区域合作[J]. 国际融资 2018(07)
    • [13].大湄公河次区域旅游业领导人综合能力培养的课程设计与构想探析[J]. 课程教育研究 2013(14)
    • [14].大湄公河次区域东西经济走廊发展研究与借鉴[J]. 管理世界 2012(12)
    • [15].中国和东盟在大湄公河次区域的合作[J]. 东南亚纵横 2011(01)
    • [16].从文化视角看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评《大湄公河次区域五国文化发展的体制机制研究》[J]. 东南亚南亚研究 2011(02)
    • [17].“大湄公河次区域发展高层论坛”征文通知[J]. 中国科技论坛 2009(03)
    • [18].大湄公河次区域电力合作的可行性探析[J]. 东南亚南亚研究 2009(03)
    • [19].需求角度看云南省对大湄公河次区域国家出口商品结构[J]. 现代经济(现代物业下半月刊) 2009(08)
    • [20].“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走廊建设:合作与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J]. 当代亚太 2008(02)
    • [21].云南省农业科学院与有关单位成功举办大湄公河次区域农业科技交流合作发展研讨会[J]. 云南农业科技 2008(03)
    • [22].论大湄公河次区域环保合作——以莱茵河治理为借鉴[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5)
    • [23].大湄公河次区域的电力资源——以老挝为中心[J]. 南洋资料译丛 2008(03)
    • [24].亚行对大湄公河次区域国家投资援助的特点探析[J].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2)
    • [25].中国与大湄公河次区域国家大米贸易研究[J]. 全国流通经济 2019(16)
    • [26].东盟和大湄公河次区域电力互联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 中国电力企业管理 2017(22)
    • [27].中国参与大湄公河次区域贸易探究[J]. 现代商贸工业 2013(24)
    • [28].大湄公河次区域国家2013年政局述评[J]. 东南亚纵横 2014(02)
    • [29].泰国境内的大湄公河次区域移民劳工[J].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2(04)
    • [30].解析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的新进展及评估[J]. 商 2012(11)

    标签:;  ;  ;  ;  

    中国参与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