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网络时代需要高素质新闻工作者(论文文献综述)
朱鸿亮[1](2021)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重要论述的理论体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进入新时代,习近平同志立足文化强国,围绕什么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如何建设、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做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提出了一系列有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新思想、新表述、新论断,也提出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一系列新要求新举措,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重要论述包含极为丰富的内容。在当前学者们的相关研究不断深入拓展的情况下,对这些成果进行总结概括和系统梳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结构化、整体化研究,揭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传承与创新关系,具有深远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文从狭义上把文化界定为“人类在生产生活实践中生成的,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全部精神活动及其物质产品中包含的精神因素,去除其中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从这一基本概念出发,首先介绍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产生背景与内容体系,接着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和外延进行拓展性研究。就内涵的拓展性研究来说,包括文化源流论一章,讨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源流关系,并辨析了三者之间传承转化的关系,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进行了重点研究;包括意识形态主导论一章,详尽讨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中的主导性问题,本章的特色在于把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道德建设整合进意识形态主导性和意识形态工作中,并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和宣传思想工作进行了重点研究。从外延的拓展性研究来说,主要包括文艺论宗教论网络文化分论一章,这是对习近平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重要论述中涉及的文化各领域、各方面的专门而集中的考察,意在努力呈现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重要论述中关于文化的理论观点的丰富细节,也为下一步的分析研究提供扎实的理论和事实依据;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与文化建设内涵与外延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文化自信论一章,研究了自信问题的由来、自信的必要性和依据、以及如何坚定文化自信等问题,无论意识形态工作抑或价值观践行、传承传统文化抑或弘扬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都必须以坚定文化自信为前提,这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实现文化强国的主观条件;而文化建设论一章,从加快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体制机制改革等方面,论述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实现文化强国的实践基础;文化交往论一章,论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与他国他民族文化进行交流交往,既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实现文化强国的客观条件,也是提升中华文化话语权,为世界贡献中国智慧、中国价值、中国方案,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需要。作为本文理论研究的重要结论,首先,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思想体系进行了总结概括。其次,总结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主要线索与总体特征有七:以人民为中心、明确的问题导向、鲜明的实践指向、强调创新引领文化发展、高度重视网络文化工作、把人才建设放到首位、坚持党的领导。再次,从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概念的内涵、习近平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重大理论创新、深化和拓展“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理念、创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创造性论述了文化自信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之间的关系、话语创新和表述创新等六大方面总结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最后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重要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结束全篇。
钱美玲[2](2021)在《意识形态安全的传播维护路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安全是指没有危险的客观状态,它是一事物得以存续与发展的基本前提。意识形态安全,简言之,就是指主流意识形态处于没有危险的客观状态。安全并不意味着没有外部性的威胁与挑战,而是要求安全主体有足够的能力抵御外部威胁,以免受威胁给自身存在与发展带来的颠覆性冲击。因此,安全的客观存在状态实际上是一个需要积极建设的主观创造过程,社会领域不存在任何一劳永逸的绝对安全主体。同样,对于主流意识形态而言,只有不断加强和改进自身建设,才能充分发挥其强大的社会功能,才能获得广泛而持久的社会认同,才能巩固其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一元主导地位,也才能有足够的能力去维系其安全的持续存在状态。质言之,意识形态安全的实现就是在自觉而有效的主流意识形态建设过程中充分发挥主流意识形态强大功能的社会实践过程。对于正处于新时代历史方位的当代中国而言,夯实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的合法性基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助益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建设都离不开主流意识形态各项功能的充分发挥,离不开对主流意识形态安全的切实保障。因此,深化意识形态安全研究就成为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中一项重大而紧迫的理论和实践课题。意识形态安全的主体实际指向一定社会中占据意识形态领域主导地位的主流意识形态,意识形态安全的核心保障机制可以从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过程逻辑中获取。从完整的过程逻辑厘析,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包括生产、传播和认同三个基本环节,其中生产是前提和基础,传播是关键和中介,认同是目的和结果,传播作为主流意识建设过程的关键环节和重要内容对于意识形态安全的实现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因为,主流意识形态最终能否获取广泛的社会认同进而发挥其应有的强大功能,不仅仅在于主流意识形态本身所蕴含的理论权威性,还要取决于主流意识形态能否通过卓有成效的传播实践活动为社会成员所接收认知、内化信仰并自觉践行。反之,倘若主流意识形态传播定位不当、特性不彰、效果不佳,主流意识形态内容本身纵使具有先进性,主流意识形态也难以获得广泛而持久的社会认同,主流意识形态功能也无法顺利发挥,意识形态安全也就难以得到切实保障和继续推进。因此,传播实践活动作为主流意识形态建设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主流意识形态获取广泛认同进而发挥强大功能的必由之路,这就决定了主流意识形态传播属于意识形态安全的核心保障机制范畴。马克思曾经深刻指出,一定意识形态的解体足以使一定社会建制趋向解体。在当前人类社会仍处于阶级社会的历史大逻辑中,能够带来如此颠覆性影响的意识形态只能是主导一定社会发展方向的主流意识形态。在当代中国发展的全新历史方位中,新时代意识形态安全是一个关系到治国安邦、民族团结、人民美好生活的重大实践问题,也是一个需要系统而深刻研究的重要理论课题。本研究跳出从外部环境变化分析意识形态安全问题的路径依赖,并且以唯物辩证法的内外因原理为科学的方法论指导,具体运用历史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和系统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专门从主流意识形态传播视域阐明意识形态安全的基本理论、考察新中国成立以来意识形态安全的演进脉络、总结古今中外在维护意识形态安全历程中的正反经验、审视我国新时代意识形态安全的现实际遇、探究我国新时代意识形态安全的维护路径。本研究认为作为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组成和关键环节,主流意识形态传播在历史变迁过程中定位不当或者效果不彰都有可能诱发严重的意识形态安全风险,当代中国意识形态安全亦可从主流意识形态传播层面查摆出内在风险诱因。因此,新时代需要以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优化发展来推进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的有效维护:一要加强队伍建设,增进主流意识形态传播感召力;二要优化内容结构,把牢主流意识形态传播权威性;三要依托媒体融合,提升主流意识形态传播影响力;四要关照受众差异,加强主流意识形态传播针对性。
李国庆[3](2021)在《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及其教育引导研究》文中提出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问题教育引导对策研究,是新形势下新媒体迅猛发展与大学生道德教育发展新阶段的需要。大学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学生道德素养的水平关系到全社会主流道德意识的发展方向。研究本问题有助于提升当代大学生综合道德素质,同时在互联网+大背景下,维护网络安全、构建教育强国离不开大学生群体。因此,研究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问题以及相应教育对策尤为迫切。本文通过阅读、研究大量的文献资料,系统掌握当前最新的研究动态和研究成果。调查分析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问题,希望达到“了解大学生网络道德现状,分析学生网络道德问题的影响因素,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教育引导对策”之目的。论文通过厘清网络道德的相关概念,论文研究的理论基础和思想借鉴,通过科学界定相关概念,对相关概念和关系进行确定和澄清,阐述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理论基础,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研究提供理论指导和思想借鉴。并对当前中国大学生网络道德问题现状进行梳理,归纳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问题的网络言行道德失范、网络交往道德失范、网络学术道德失范等基本表现。通过问卷调查,准确分析大学生网络道德存在的问题,为提出富有建设性的教育引导对策奠定基础。然后,分析和阐释当前大学生在网络社会中道德问题的影响因素,并对大学生网络道德影响因素进行数据分析,进而掌握影响大学生网络道德的网络社会自身特性、学校教育不足、社会外部环境以及家庭中父母的教育缺失等因素及其影响程度,为提出科学的对策奠定基础。梳理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教育引导目标和原则,将培育理性网络行为,维护网络社会和谐稳定,作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引导的目标,提出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教育引导的原则。最后,对大学生网络道德问题教育和引导对策做出诠释,分别从网络社会、大学生自身、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监管角度提出具体的、实践性的对策建议。当今的中国社会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临西方国家网络意识形态的威胁,研究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及其教育引导,是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的殷切嘱托,将大学生培养成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栋梁。
张鸿鹏[4](2020)在《网络时代背景下新闻采写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文中提出所谓新闻最大的特点就是真实性,因此新闻的采写工作首先就是要保证故事的真实可靠、客观公正。在网络时代背景下,新闻的传播方式和途径有了很大的改变,新闻采写工作也需要进行创新和改革,掌握网络信息技术,跟上时代的步伐,提高采写的质量和水平是每一位新闻媒体工作者应该掌握的能力。新闻采写就是对新闻的内容和材料进行收集,再根据搜索的信息展开调查和研究,从而给观众展示一定的社会现象,帮助人民更加清晰地了解社会动向。本文主要探究了新闻采写工作出现的问题,探索了在网络时代新闻工作者需要具备的采写能力,以期帮助新闻人能够掌握基本的采写技巧,提升自己对新闻事件的辨别和调查能力,提高新闻专题片的质量。
贾蓓蕾[5](2020)在《微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提升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网络信息化发展彻底改变人们生存和生活方式,也改变着高校大学生交往和学习方式。二十一世纪以来,移动互联网与移动网络终端设备的普及率迅速提高,推进了时代的进程进入到一个新的时期——微文化时代。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就必须关注微文化对高校人才培养带来的新变化,积极做到微文化下思想政治教育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微文化的广泛传播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一系列的动态变化,不仅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拓展了新视野、创造了新途径、指明了新方向,同时也带了一些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所未面临过的新挑战。本研究通过文献研究对微文化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相关概念作了具体分析。通过调查问卷,深入了解了现今高校大学生对微文化的认知情况及对微文化载体的使用情况,并掌握了大学生对思政教师使用微文化载体的评价与其对微文化的总体评价。分析了当前在微文化的迅速发展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迎来的机遇与挑战,分别从教育者、大学生、教育载体三个方面指出了当前微文化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并从对应角度阐释了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微文化的产生、兴起与快速发展,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难得的历史契机,一定要抓住机遇才能更好地迎接挑战。因微文化信息的良莠不齐、大学生思辨能力的限制、部分教育者观点未及时更新以及部分高校重视力度不够等原因,造成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权威逐渐被削弱、高校信息管控难度增大等问题的产生。本研究分别从大学生、教育队伍、教育平台与校园环境四个方面提出针对性对策,旨在提升微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具体包括:从媒介素养、自我教育意识、朋辈意识等方面的培养入手更新大学生思想观念;促进教育者转变观念、加强对教育队伍的微文化培训;利用微文化平台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开辟新的舞台;通过校园舆情监督净化校园微文化环境等。总而言之,微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与时俱进、守正创新,实现立德树人工作目标,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作出贡献。
左殿升[6](2020)在《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研究》文中认为网络时代“是中华民族的一个重要历史机遇,我们必须牢牢抓住,决不能同这样的历史机遇失之交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互联网建设治理和国家网络安全工作,他多次强调“我们过不了互联网这一关,就过不了长期执政这一关。互联网是我们面临的最大变量”,“谁掌握了互联网,谁就把握住了时代主动权”。互联网正在成为西方国家新一轮和平演变和实施网络殖民主义的重要工具,成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重要背景,关乎政治稳定和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现代化提升。政治认同是政治获得合法性的前提,是维系政治稳定的心理基础,是执政党的生命线。互联网的出现使政治认同的原有生态环境发生了巨大改变,不但重塑着政治认同的新形态,而且使传统社会的政治认同差异出现扩大趋势,网络时代政治认同的变化正成为一种影响国家安全的新的风险因素,互联网引发了全新的政治和政党安全问题。青年是标志时代的最灵敏的晴雨表,青年大学生群体的政治认同情况直接影响着全社会的政治认同效果,决定着中国政治稳定、政治进程和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青年大学生是互联网“原住民”,受到网络影响最为深重,互联网正在成为影响大学生政治认同的最大“变量”。正是由于网络大环境的差异影响、政治认同不同影响因素的差异作用和青年大学生群体的差异构成,造成了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差异呈现。互联网对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差异具有极强的放大作用,需要高度警惕、有效应对。本研究采取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定量与定性相结合,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196所不同类型高校27174名不同学历在校大学生中展开大规模问卷调查,通过大数据分析,对大学生政治认同进行“可视化”呈现。将政治认同分为身份认同、制度认同、政党认同、政策认同、文化认同、发展认同等六个方面构成,设置了权利认知、利益认知、政治沟通、政治参与和政治满意度等五个影响变量,围绕不同性别、民族、学历、政治面貌、生源地等1 1个维度进行整体性和差异性大数据分析。研究目的主要有三:一是,全面厘清新时代大学生政治认知认同基本状况和差异特征,为大学生政治认同精准“画像”;二是,深入分析网络时代不同影响因素对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差异作用,为大学生政治认同准确“把脉”;三是,系统构建应对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问题的对策路径,为网络时代强化大学生政治认同“赋能”。研究发现,互联网极大拓展政治生态空间、极大激发大学生政治权利意识、极大焕发大学生政治参与热情、极大影响大学生行为观念;大学生身份认同、制度认同、政党认同、文化认同、政策认同以及发展认同,两两之间分别存在着正向相关关系,并且都与政治认同整体正向相关;大学生权利认知、利益认知、政治沟通、政治参与和政治满意度等五大影响因素相互之间高度相关,并且都与政治认同整体存在正向相关关系;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总体向好,相较于党的十八大前有了明显的提高,但差异明显:低度认知与高度认同存在悖论,宏观认同与微观认同存在失衡,情感热爱与行为疏离存在矛盾,整体认同与群体认同存在差异。网络时代应对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问题,需要增强整体认同,消解差异分歧,要从变量到增量,创造大学生政治认同的优良网络环境,全面加强网络空间法治化建设、意识形态建设和政治文化建设;从网下到网上,夯实党和政府执政基础,提高党的执政效能、走好网络群众路线、努力让青年学生有更多获得感;从边缘到中心:彰显政治认同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加强高校党的建设、加强高校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加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从粗放到精准:精准对待对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问题,精准应对政治认同不同构成要素、不同影响因素和不同学生群体的政治认同差异。
韩颖[7](2020)在《大数据时代云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话语权研究》文中指出伴随着云计算、人工智能、移动终端以及网络技术的突破发展,网络数据正在快速增长,我国进入了大数据时代,其蕴含的巨大价值为各行各业的革新带来了发展机遇,教育领域也不例外。习总书记在2019年5月16日在国际人工智能与教育大会中提到中国高度重视人工智能和教育深度交融。大部分高校渐渐认识到通过收集大学生的行为数据,探求数据间的客观规律和联系,剖析预测大学生思想行动趋势,实时把握高校网络舆情,这是大数据带来的最大价值。十九大报告中提到要牢牢抓住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同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话语权对于牢牢掌握我国意识形态网络话语权的主导权起到重要作用,因而高校要响应国家政策,利用大数据技术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话语权。本文认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话语权指在话语主体(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话语载体和平台、话语语境、话语内容体系、话语效果等要素的共同作用下产生的话语权力和话语权利,并从这几个要素角度着手分析问题、进行归因和提出措施。在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话语权相关概念界定的基础上进行问卷调查,总结出大数据给云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话语权带来的困境,并进行归因剖析。在借鉴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西方学者的话语权理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话语权思想的基础上提出具体可行的对策,力求提升大数据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话语对云南高校大学生的感召力和吸引力,扩大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话语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创设良好的网络舆论环境。
李明[8](2020)在《西方意识形态网络渗透与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自20世纪60年代至今,互联网技术引导人类社会实现了革命性突破,打破了人与人、国与国之间的时空界限。网络空间是现实社会的延伸,反映了人们现实生活中交往互动的关系。同时,它是承载各种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和政治观点交流、交锋的“新型公共领域”,已经逐渐成为国家与国家之间争夺主权、话语权的重要场域。尤其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借助全球化、多元化、网络化的世界大潮,凭借自身强劲的网络技术优势不断向世界各国输出资本主义性质的意识形态、思想观念。在新时代,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工作面临深刻的社会转型和新信息技术革命的冲击,必须深刻认识到完善意识形态安全建设的现实性与紧迫性。面对“西方意识形态网络渗透与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研究”的课题,意识形态、意识形态安全、意识形态渗透及意识形态网络渗透等相关基本概念的重新界定是不可回避的首要问题。尤其需要探析网络意识形态的新特点以及其传播新特征,进而明确意识形态网络渗透与传统意识形态渗透内容、方式的不同之处。关于意识形态的理论基础,马克思和恩格斯对意识形态存在基础、发展状态、本质属性以及基本特征的观点是深刻了解意识形态产生与演进的哲学依据,同时,他们对意识形态与道德、教化之间关系的阐述,深入揭露了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完全异质的特性;列宁关于以先进理论武装无产阶级政党、注重党性原则等主张和中国共产党人在指导思想以及其对意识形态与经济基础、文化建设等关涉意识形态建设重要性的论述,这些是完善符合我国实际的意识形态安全建设工作的理论基础。在网络时代,立足于意识形态网络空间新阵地的开拓、意识形态受众生存状态网络化的实现、意识形态传播方式的转变等新境况,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意识形态渗透大举转向网络,展现出新的表现形式,对我国意识形态安全产生了重大危害,从而进一步总结出我国加强意识形态安全的必要性与重要性。此外,探析我国面对西方意识形态网络渗透存在问题及归因,是提升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工作效能的重要前提。其中,当前我国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多样化思潮之间交融交锋、阶层利益分化危及社会稳定、网络事件容易引发舆论风暴等三方面,而导致这些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是我国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管理机制有待健全、网络技术发展与应用水平较低、社会转型与网络因素的叠加效应等多方面的影响。总体而言,随着进入“互联网+”时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我国意识形态渗透进一步加剧。因此,我们必须认识到把握西方国家意识形态网络渗透的本质是解决我国意识形态安全问题的关键。为解决西方意识形态网络渗透所带来的影响、我国网络空间意识形态存在的问题,要坚持党领导意识形态工作、党性与人民性的统一、网络主权、党管媒体的基本原则,推行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构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空间场、创新网络空间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传播方式、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阵地建构、提升意识形态德法兼治的社会效应、落实网络意识形态运行管理的责任制、加快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技术建设、推进国内外合作机制,实现共同治理等有效对策。
赵玉枝[9](2020)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演进及规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在互联网时代的新发展,在其产生、发展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理论与实践成果。本文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历程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客观、系统的梳理和考察,并在此基础上概括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矛盾与规律,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理论研究提供了一些新思考,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从本文的研究内容与研究结构来看,第一章到第三章主要是回答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从哪来,到哪去”的问题,第四章到第五章则是试图去回答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演进轨迹、特点以及矛盾与规律等问题。本文借助“技术-人-教育”的逻辑思路展开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历程的梳理与分期。这是因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项极具技术秉性的教育实践活动,在其发展过程中始终遵循了“技术-人-教育”互动共进的逻辑,即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深刻影响着人的思想行为,使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教育引导上的新挑战。因此,在具体实践发展中,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以网络技术为物质技术基础,以网民的思想行为特点为依据,有组织有针对地开展相应的教育实践活动。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技术环境也在发生变化,针对不同技术环境给网民思想行为带来的影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在积极应对中也呈现出鲜明的阶段性特征。基于以上的逻辑考量,本文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历程分为三个阶段,即1994-2004年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入网适应阶段,2004-2012年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范式转换阶段,2012年以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拓展阶段。具体来看:第一章,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入网适应阶段。这一阶段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技术环境为海量化、高速度的信息交换系统,使其面临着网络信息对网民思想道德与行为规范的冲击、网络技术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方式的挑战以及网络时代对传统思想政治队伍素质能力的新要求等难题。为此,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不断调整其工作的内容及方式,先后经历了积极跟进、被动应对(1994-1999),主动出击、占领阵地(1999-2002),经验反思、完善提升(2002-2004)的发展,形成了起步建设的阶段性样态特征。第二章,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范式转换阶段。这一阶段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技术环境演进为扁平化、去中心的人际互动平台,使其面临着社交平台的互动优势与教育平台的相对落后、网络舆论的众声喧哗与教育引导的困难重重以及教育对象的自我塑造与教育者的引导难度等难题。为此,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开始进行新的探索,先后经历了推动网站创新、强化平台建设(2004-2007),立足内容建设、实现阵地主导(2007-2009),置身互动社区、深化互动交流(2009-2012)的发展,形成了互动对话的阶段性样态特征。第三章,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拓展阶段。这一阶段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技术环境发展为泛在化、融合化的网络新空间,使其面临着移动化网络平台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冲击、网民精神需要的提升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供给的有限、媒体(媒介)融合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的新要求等挑战。为此,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及时作出调整,先后经历了开辟移动平台、实现全面覆盖(2012-2015),推动融合发展、增强渗透引导(2015-至今)的发展,形成了渗透引导的阶段性样态特征。回顾历史是为了明确未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还在继续,按需施教式传授、自主自觉式获取、全程全域式渗透以及沉浸体验式互动,正推动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朝着智慧化方向发展。第四章,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演进轨迹及特点。一是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轨迹的理解,可以总结为教育主体经历了传统型育人队伍、专业化育人队伍及全员化育人队伍的演变;教育对象的需要先后经历了网络信息的单向获取需要、教育主客体的双向互动需要以及精神文化精品的体验需要的变化;教育内容的供给经历了教材式内容、复制式供给,网络化内容、平台化供给,融合化内容、精准化供给的发展;教育模式的选择先后经历了平移宣传型模式、互动对话型模式及渗透引导型模式的转变;技术模式主要经历了单一性信息传输模式、复合式人际互动模式及智慧化媒介融合模式的更迭。二是关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特点。其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以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教育环境的支撑。互联网技术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产生奠定物质基础、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提供中介系统、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发展提供动力;其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以教育主客体的网络互动为教育实践的桥梁。在其发展过程中,网络互动始终是个体或群体介入网络实践的基本形式,网络互动形塑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主客体关系,网络互动是实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内化和外化的途径;其三,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始终以满足教育对象的精神需要为教育供给的导向。人的精神需要是网民上网的内在目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满足网民精神需要的方式之一,人们精神需要的变化也推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第五章,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矛盾与规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矛盾分为基本矛盾和具体矛盾。从基本矛盾来说,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矛盾即网络时代一定社会发展对人们思想品德及综合素质的动态要求与人们思想品德及综合素质的实际状况之间的矛盾;从具体矛盾来说,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矛盾可以理解为教育内容供给与需求的不平衡、教育对象一般与个别的差异性、教育内外环境正反引导的对立以及教育过程内化与外化的断续性。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可以从三个方面去把握,即感性吸引与理性说服结合律、主客转换与平等互动统一律以及自主自觉与自律自胜共生律。揭示规律的目的在于运用规律指导实践,面对教育实践中出现的挑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要予以应对,就需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始终坚持按需施教的教育原则;着力强化“内容为王”的工作重点,源源不断提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精品;自觉顺应“泛在融合”的互联网发展趋势,积极推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拓展。
周明珠[10](2020)在《网络时代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建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第五次科技革命的推进,人类社会进入网络信息时代,意识形态斗争的场所也逐渐向网络空间转移。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建构有着丰富的理论依据。在网络时代下,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建构对维护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和抵御西方意识形态渗透、巩固党执政地位和凝聚民心、把握舆论导向和实现舆论调控、建设网络平台和扩大主流意识形态国际影响力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网络技术的进步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建构带来新的机遇,无论对意识形态宣传教育的空间上还是渠道上都创造出新的条件。但是,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建构还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在国外,西方国家加紧对我国进行网络意识形态渗透,在国内,我国理论工作者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内涵创新不足,不同阶层的利益诉求得不到满足,网络拟态环境使信息传播失真,网络宣传方式创新力不足等,都使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解释力、认同度、影响力和吸引力减弱。面对上述挑战,我们要加强主流意识形态网络阵地建设,在主流媒体上及时传达党的声音,使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网络上处于主动地位。要不断创新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内涵,调整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使话语体系真实贴近和指导群众。要关切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立场,用事实说话,获得民众的拥护。要完善网络立法,亮出网络违法底线,使处理网络问题有法可依。要深入分析网民的话语习惯,不断优化网络媒体的宣传方式,总结网民乐于接受的教育方式,摒弃呆板叙述的说教式灌输。要打造素质过硬的网络意识形态工作队伍,由专业的理论人才和技术人才承担理论研究和意识形态宣传教育工作。总之,要从各个方面切实加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网络话语权的建构工作。
二、网络时代需要高素质新闻工作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网络时代需要高素质新闻工作者(论文提纲范文)
(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重要论述的理论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之处 |
1.4.1 研究重点 |
1.4.2 研究难点 |
1.4.3 创新之处 |
2 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主要概念、问题背景与内容框架 |
2.1 主要概念界定 |
2.1.1 文化的概念 |
2.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
2.1.3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
2.1.4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重要论述 |
2.1.5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重要论述的理论体系 |
2.2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问题背景 |
2.2.1 历史背景 |
2.2.2 经济社会背景 |
2.2.3 国际背景 |
2.3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内容框架 |
2.3.1 文化源流论是新时代文化建设理论的逻辑起点 |
2.3.2 意识形态主导论是文化强国建设的灵魂 |
2.3.3 文艺论、宗教论、网络文化论展现了文化强国建设的丰富内涵 |
2.3.4 文化自信论解决文化强国建设的精神前提问题 |
2.3.5 文化建设论解决文化强国的实践途径问题 |
2.3.6 文化交往论解决文化强国建设中与其他民族文化共处共荣的问题 |
3 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流论 |
3.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之源 |
3.1.1 习近平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的论述 |
3.1.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优势 |
3.1.3 中华传统文化的流变 |
3.1.4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
3.2 革命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直接根脉 |
3.2.1 革命文化的形成和发展 |
3.2.2 革命文化的创新内容 |
3.2.3 革命文化的主要特征 |
3.2.4 继承弘扬好革命文化 |
3.3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生成形态 |
3.3.1 先进文化的概念 |
3.3.2 先进文化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的关系 |
3.3.3 建设先进文化的要求 |
4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意识形态主导论 |
4.1 文化的意识形态主导性 |
4.1.1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范畴的演变 |
4.1.2 意识形态的一般功能 |
4.1.3 马克思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主导性意识形态 |
4.1.4 习近平关于意识形态主导性的论述 |
4.2 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树立和践行理想信念 |
4.2.1 马克思主义信仰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
4.2.2 在学习与实践中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和理想信念 |
4.3 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4.3.1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与核心价值观的关系 |
4.3.2 习近平核心价值观重要论述的主要内容 |
4.3.3 习近平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要论述的思想内容 |
4.4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
4.4.1 思想道德与新时代文化的关系 |
4.4.2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任务 |
4.4.3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原则性举措 |
4.5 做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和宣传思想工作 |
4.5.1 切实加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 |
4.5.2 切实加强宣传思想工作 |
5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宗教、网络文化建设分论 |
5.1 文艺论 |
5.1.1 文艺的特性 |
5.1.2 习近平关于文艺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性的论述 |
5.1.3 习近平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职能的论述 |
5.1.4 崇德尚艺,创作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 |
5.1.5 推动文艺繁荣发展必须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 |
5.2 宗教论 |
5.2.1 宗教与宗教文化 |
5.2.2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 |
5.2.3 社会主义中国的宗教政策 |
5.2.4 习近平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的重要论述 |
5.3 网络文化论 |
5.3.1 国际互联网、网络技术与网络空间 |
5.3.2 网络文化及其特征 |
5.3.3 习近平关于网络文化建设的重要论述 |
5.3.4 网络文化建设的重要指导原则 |
6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论 |
6.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 |
6.1.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思想文化背景 |
6.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提出 |
6.1.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含义 |
6.1.4 习近平关于“四个自信”之间关系的论述 |
6.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必要性与根本依据 |
6.2.1 文化自信的必要性 |
6.2.2 文化自信的根本依据 |
6.3 坚定中国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根本途径 |
6.3.1 从理论上坚定文化自信 |
6.3.2 从实践中坚定文化自信 |
7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 |
7.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
7.1.1 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区分 |
7.1.2 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关系 |
7.1.3 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中的问题 |
7.2 改革文化管理和运行体制机制,构建和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
7.2.1 深化文化机构体制改革 |
7.2.2 完善文化事业、产业管理体制机制 |
7.2.3 加快构建和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
7.3 以重大举措推动文化事业发展 |
7.3.1 加强思想理论工作实践举措 |
7.3.2 加强思想道德养成和精神文明实践 |
7.3.3 做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传承弘扬和遗产保护工作 |
7.4 以有力举措推动文化产业发展 |
7.4.1 以系统性举措繁荣文艺作品创作生产 |
7.4.2 多措并举推动文化产业大发展 |
7.5 坚守共同原则,创新发展文化事业、文化产业 |
7.5.1 守牢意识形态阵地,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 |
7.5.2 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 |
7.5.3 坚持全民动员、走万众创新之路 |
7.5.4 “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 |
7.5.5 加强党管人才是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根本原则 |
8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交往论 |
8.1 .文化交往及其逻辑前提 |
8.1.1 文化交往 |
8.1.2 文化交往的逻辑前提:各民族文化的独特性 |
8.2 尊重包容、交流互鉴是不同文化交往应秉持的基本态度 |
8.2.1 尊重、包容各民族文化自主、文化自由 |
8.2.2 各民族文化应该交流互鉴、相互学习 |
8.3 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积极“吸收外来” |
8.3.1 “吸收外来”的基本态度和基本原则 |
8.3.2 “走出去”以“吸收外来” |
8.3.3 “引进来”以“吸收外来” |
8.4 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争取话语权、提升软实力 |
8.4.1 话语权与话语权问题 |
8.4.2 提高中国文化的国际话语权的主要措施 |
8.4.3 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讲好中国故事 |
8.5 中国文化应该为世界提供中国智慧、中国价值、中国方案 |
8.5.1 中国文化为世界贡献中国智慧、中国价值、中国方案的两类资源 |
8.5.2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推动世界发展的中国方案 |
9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重大创新与价值 |
9.1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主要线索与总体特征 |
9.1.1 坚定坚持党的领导 |
9.1.2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
9.1.3 强烈的问题意识 |
9.1.4 鲜明的实践指向 |
9.1.5 坚持以创新驱动和引领文化建设和文化发展 |
9.1.6 强调文化工作网上网下协同发力 |
9.1.7 坚持把人才保证放到重要地位 |
9.2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重大理论创新 |
9.2.1 进一步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概念的内涵 |
9.2.2 习近平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重大理论创新 |
9.2.3 习近平创造性论述了四个自信之间的关系 |
9.2.4 创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 |
9.2.5 深化和拓展“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习近平的重大文化创新 |
9.2.6 一系列话语创新和表述创新。 |
9.3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重大意义 |
9.3.1 理论意义 |
9.3.2 实践价值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校发表论文及研究成果 |
(2)意识形态安全的传播维护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4 研究创新之处与难点 |
2 意识形态安全的基本理论解析 |
2.1 意识形态安全内涵和基本特征 |
2.2 意识形态安全的综合影响因素 |
2.3 意识形态安全的核心保障机制 |
3 新中国成立以来主流意识形态传播变迁与意识形态安全演进 |
3.1 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革故鼎新与意识形态安全的基本确立 |
3.2 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曲折发展与意识形态安全的异化歧路 |
3.3 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变革转型与意识形态安全的理性调适 |
3.4 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守正创新与意识形态安全的战略推进 |
4 新时代意识形态安全的价值确证、发展态势和风险剖析 |
4.1 新时代意识形态安全的价值确证 |
4.2 新时代意识形态安全的发展态势 |
4.3 新时代意识形态安全的风险剖析 |
5 主流意识形态传播在维护意识形态安全历程中的经验借鉴 |
5.1 中国古代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的主流意识形态传播启示 |
5.2 苏联意识形态安全防线崩塌的主流意识形态传播归因 |
5.3 西方国家推进意识形态安全的主流意识形态传播举措 |
6 主流意识形态传播优化:新时代意识形态安全的维护路径 |
6.1 加强队伍建设,增进主流意识形态传播感召力 |
6.2 优化内容结构,把牢主流意识形态传播权威性 |
6.3 依托媒体融合,提升主流意识形态传播影响力 |
6.4 关照受众差异,加强主流意识形态传播针对性 |
7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及其教育引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4 研究方法 |
1.5 创新点 |
2 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及其教育引导的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及其教育引导的相关概念 |
2.1.1 网络与网络社会 |
2.1.2 道德与网络道德 |
2.1.3 失范与道德失范 |
2.1.4 道德教育和道德引导 |
2.2 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理论指导 |
2.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道德教育理论 |
2.2.2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道德教育思想 |
2.2.3 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道德教育的思想 |
2.3 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理论基础 |
2.3.1 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理论 |
2.3.2 舆论引导理论 |
2.3.3 道德建设理论 |
2.3.4 理性行为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3 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表现和特征 |
3.1 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调查 |
3.1.1 问卷调查设计及调查目的 |
3.1.2 问卷调查思路及问卷内容 |
3.2 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表现 |
3.2.1 大学生网络言行道德失范 |
3.2.2 大学生网络社交道德失范 |
3.2.3 大学生网络学术道德失范 |
3.2.4 大学生网络道德意识失范 |
3.3 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主要特征 |
3.3.1 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相对普遍性 |
3.3.2 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表象隐蔽性 |
3.3.3 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层次性 |
3.4 本章小结 |
4 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主要影响因素 |
4.1 大学生自身的因素 |
4.1.1 身心发展阶段的特殊性 |
4.1.2 极端崇拜网络信息的心态 |
4.1.3 追逐经济利益的心态 |
4.1.4 人格特征与网络成瘾 |
4.1.5 网络法律道德意识淡薄 |
4.2 同伴关系因素 |
4.2.1 不良交往对象 |
4.2.2 不良交往内容 |
4.3 家庭因素 |
4.3.1 家庭教育的缺失 |
4.3.2 父母的负面样板效应 |
4.4 学校因素 |
4.4.1 学校重视力度不够 |
4.4.2 师资力量比较弱 |
4.4.3 教育管理缺位 |
4.5 社会环境因素 |
4.5.1 局部社会道德的失范 |
4.5.2 部分消极舆论的引导 |
4.5.3 网络信息行政部门监督管理不足 |
4.5.4 法律法规尚不健全 |
4.6 网络社会因素 |
4.6.1 网络社会的开放性 |
4.6.2 网络社会的多元性 |
4.6.3 网络社会的时效性 |
4.6.4 网络社会引导的规范性 |
4.6.5 网络道德规范的约束力 |
4.7 本章小结 |
5 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教育引导目标和原则 |
5.1 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引导的目标 |
5.1.1 培育理性网络行为 |
5.1.2 维护网络社会的和谐稳定 |
5.2 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教育引导的原则 |
5.2.1 疏导与治理并重原则 |
5.2.2 内化与外化并重原则 |
5.2.3 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原则 |
5.2.4 网上教育与现实教育相结合原则 |
5.2.5 科学灌输与隐性渗透相结合原则 |
5.3 本章小结 |
6 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教育引导对策 |
6.1 提升大学生自身的网络道德素质 |
6.1.1 增强自身的道德意志 |
6.1.2 规范自身的道德行为 |
6.1.3 养成自身良好的道德习惯 |
6.1.4 培养自身的网络文明素养 |
6.2 强化网络道德的家庭教育 |
6.2.1 合理引导大学生同伴交往 |
6.2.2 强化家庭网络道德教育 |
6.2.3 发挥父母的示范作用 |
6.3 加强学校网络道德教育 |
6.3.1 加强诚实守信教育 |
6.3.2 完善德育微平台建设 |
6.3.3 开设网络道德课程 |
6.3.4 更新网络道德教育形式 |
6.4 优化网络道德的社会环境 |
6.4.1 营造良好社会道德氛围 |
6.4.2 积极引导社会舆论 |
6.4.3 树立正确价值观取向 |
6.4.4 改变网络社会不良风气 |
6.4.5 净化网络空间 |
6.5 政府管理层面的治理举措 |
6.5.1 政府行政部门加强监督管理 |
6.5.2 立法机构健全法律法规 |
6.5.3 司法机构从严执法 |
6.5.4 网络信息机关充分利用科技手段构建网络安全体系 |
6.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教育引导对策研究调查问卷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东北林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
(4)网络时代背景下新闻采写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一、网络时代新闻采写工作存在的问题 |
(一)新闻炒作现象盛行 |
(二)新闻从业人员的素质普遍较低 |
二、网络时代下提高新闻采写质量的策略 |
(一)提高新闻工作者的政治素质,加强政治建设 |
(二)提高新闻工作者的文化素质,恪守职业道德 |
(三)加强管理力度,建立健全的监督体系 |
(四)规范新闻采写的工作流程,保证新闻的客观性 |
(五)要善于总结新闻采写的规律性,跟上时代的步伐 |
三、结束语 |
(5)微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提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思路 |
1.3.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1.4.1 研究的重点 |
1.4.2 研究的难点 |
1.4.3 研究的创新点 |
2.微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概述 |
2.1 微文化的内涵特征及其表现形式 |
2.1.1 微文化的内涵 |
2.1.2 微文化的特征 |
2.1.3 微文化的表现形式 |
2.2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概述 |
2.2.1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含义 |
2.2.2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评估 |
2.3 微文化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机遇 |
2.3.1 有利于开拓思政教育的途径 |
2.3.2 有利于丰富思政教育的内容 |
2.3.3 有利于提高思政教育的时效性 |
2.3.4 有助于完善大学生思政教育评估反馈机制 |
2.4 微文化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挑战 |
2.4.1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日益复杂化 |
2.4.2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能力结构需创新化 |
2.4.3 大学生思想意识趋向多元化 |
2.4.4 高校网络舆情监控存在盲点 |
3.微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影响的实证调查 |
3.1 现状调查设计与过程 |
3.1.1 调查方案设计 |
3.1.2 调查方法确定及调查对象获取 |
3.2 以大学生为对象的现状调查 |
3.2.1 受调查者的基本情况 |
3.2.2 对微文化的认知调查 |
3.2.3 微文化载体使用情况调查 |
3.2.4 对思政教师使用微文化载体的评价 |
3.2.5 对微文化的总体评价 |
4.微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影响的原因分析 |
4.1 微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思政教育存在的问题 |
4.1.1 教育者重视程度不够,创新方式有限 |
4.1.2 大学生自觉意识偏低,学习主动性不强 |
4.1.3 教育载体较为分散,有一定检测难度 |
4.2 微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 |
4.2.1 信息复杂,大学生甄别能力有限 |
4.2.2 认识不足,教育者观点尚未更新 |
4.2.3 不够重视,微文化应用结构单一 |
5.微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提升对策 |
5.1 更新大学生思想观念 |
5.1.1 提高大学生媒介素养 |
5.1.2 激发大学生自我教育意识 |
5.1.3 注意加强大学生朋辈教育 |
5.2 加强教育队伍建设 |
5.2.1 转变观念,构建平等的教育主客体关系 |
5.2.2 加强微文化培训,打造微文化队伍 |
5.3 开辟新的思想政治教育舞台 |
5.3.1 利用微文化平台,开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 |
5.3.2 创建微文化栏目,弘扬思想政治教育主旋律 |
5.4 净化校园微文化环境 |
5.4.1 法治与德育并举,加强高校微文化制度建设 |
5.4.2 重视校园舆情监督,确保正确引导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6)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课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
三、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四、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
五、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相关概念、理论工具与问卷设计 |
一、核心概念解析 |
(一) 政治认同的概念解析 |
(二) 政治认同的构成要素 |
(三) 政治认同的差异 |
二、理论分析工具 |
(一) 马克思关于政治认同的理论 |
(二) 政治社会化理论 |
(三)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理论 |
三、问卷整体设计 |
(一) 调查问卷整体设计 |
(二) 问卷整体指标体系 |
第二章 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的情境与表征 |
一、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环境的新变化 |
(一) 互联网改变了大学生政治认知形态 |
(二) 互联网提升了大学生政治权利认知 |
(三) 互联网唤发了大学生政治参与热情 |
二、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表征 |
(一) 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思想复杂多元 |
(二) 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心态芜杂多变 |
(三) 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行为差异多端 |
第三章 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的描述性实证分析 |
一、全国性问卷调查概况 |
(一) 问卷抽样调查实施 |
(二) 样本人口学统计 |
二、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不同构成要素差异分析 |
(一) 身份认同 |
(二) 制度认同 |
(三) 政党认同 |
(四) 文化认同 |
(五) 政策认同 |
(六) 发展认同 |
(七) 小结 |
三、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不同影响因素差异分析 |
(一) 权利认知差异 |
(二) 利益认知差异 |
(三) 政治参与差异 |
(四) 政治沟通差异 |
(五) 政治满意度差异 |
(六) 小结 |
四、不同因素对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化作用 |
(一) 权利认知对大学生政治认同的作用 |
(二) 利益认知对大学生政治认同的作用 |
(三) 政治参与对大学生政治认同的作用 |
(四) 政治沟通对大学生政治认同的作用 |
(五) 政治满意度对大学生政治认同的作用 |
第四章 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的结构性分析 |
一、不同性别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分析 |
(一) 不同性别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 |
(二) 不同性别大学生政治认同主要影响因素认知差异 |
二、不同民族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分析 |
(一) 不同民族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 |
(二) 不同民族大学生政治认同主要影响因素认知差异 |
三、不同政治面貌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分析 |
(一) 不同政治面貌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 |
(二) 不同政治面貌大学生政治认同主要影响因素认知差异 |
四、不同学历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分析 |
(一) 不同学历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 |
(二) 不同学历大学生政治认同主要影响因素认知差异 |
五、不同生源地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分析 |
(一) 不同生源地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 |
(二) 不同生源地大学生政治认同主要影响因素认知差异 |
第五章 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的问题与归因 |
一、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的主要问题 |
(一) 低度认知与高度认同存在悖论 |
(二) 宏观认同与微观认同存在失衡 |
(三) 情感热爱与行为疏离存在矛盾 |
(四) 整体认同与群体认同存在差异 |
二、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的主要原因 |
(一) 网络空间异质思想文化加剧呈现 |
(二) 社会负面政治现象离心作用明显 |
(三) 市场经济影响了大学生的价值判断 |
(四)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不够 |
(五) 大学生政治社会化不足 |
第六章 网络时代增强大学生政治认同的策略 |
一、创造大学生政治认同的优良网络环境 |
(一) 加强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建设 |
(二) 加强网络空间法治化建设 |
(三) 加强网络空间政治文化建设 |
二、夯实党和政府执政基础 |
(一) 提升党和政府网上网下的执政效能 |
(二) 走好新时代网络群众路线 |
(三) 增强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的获得感 |
三、彰显政治认同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
(一) 以高校党的建设统领大学生政治认同培育 |
(二) 以思政课程引领课程思政同向同行 |
(三) 加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
四、精准对待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问题 |
(一) 精准对待政治认同不同构成要素差异问题 |
(二) 精准对待政治认同不同影响因素差异问题 |
(三) 精准对待不同大学生群体政治认同差异问题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7)大数据时代云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话语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一)国内相关研究的现状 |
(二)国外相关研究的现状 |
(三)简要述评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研究的创新之处 |
(一)研究视角的创新 |
(二)研究内容的创新 |
第一章 大数据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话语权的理论概述 |
一、相关的概念界定 |
(一)大数据与大数据时代 |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话语权及其相关概念辨析 |
二、运用大数据加强云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话语权的意义 |
(一)有利于构建良好网络舆论环境,维护高校意识形态安全 |
(二)有助于培养特色人才,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
(三)有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内容的创新,繁荣校园网络文化 |
第二章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话语权的理论基础 |
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话语权的思想 |
(一)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思想 |
(二)马克思主义社会舆论思想 |
二、西方着名学者的话语权主张 |
(一)福柯的话语权力理论 |
(二)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理论 |
(三)巴赫金的对话理论 |
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 |
(一)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论 |
(二)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论 |
四、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话语权的观点 |
(一)习近平关于意识形态话语权的观点 |
(二)习近平关于网络舆论的思想 |
(三)习近平关于大数据助力思想政治教育的观点 |
第三章 大数据时代云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话语权的现状分析 |
一、问卷调查的设计与实施 |
(一)调查方案设计 |
(二)调查对象 |
(三)调查的方法 |
二、大数据时代云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话语权发展变化 |
(一)云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主体变化 |
(二)云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客体变化 |
(三)云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载体变化 |
三、大数据时代云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话语权存在的问题分析 |
(一)网络话语被关注度低 |
(二)网络话语权相对滥用 |
(三)网络话语权传播力较弱 |
(四)网络话语权调控力削弱 |
(五)网络话语权影响力减弱 |
四、大数据时代云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话语权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
(一)网络话语权主体自身的局限 |
(二)网络话语自身陈旧落后 |
(三)网络话语权传播平台建设不完善 |
(四)网络话语权管控机制亟待健全 |
(五)网络非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的影响 |
第四章 大数据时代加强云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话语权的对策 |
一、构建网络话语权共同体 |
(一)以教育者为主导,赢得话语主动权 |
(二)以受教育者为主体,尊重网络话语权 |
二、创新网络话语 |
(一)创新网络话语内容,提升话语感召力 |
(二)改进网络话语形式,提升话语吸引力 |
三、打造网络话语权大数据平台 |
(一)建立网络话语大数据库,优化传播平台 |
(二)运用全媒融合,建立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传播平台 |
(三)增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话语权反馈平台 |
四、完善网络话语权相关机制 |
(一)利用法律法规,净化网络话语权法治环境 |
(二)建立数据舆情监控机制,引领网络舆论导向 |
(三)强化网络话语文化管理,建立和谐网络生态环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8)西方意识形态网络渗透与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导言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与不足之处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2 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意识形态 |
2.1.2 意识形态安全 |
2.1.3 意识形态渗透 |
2.2 意识形态理论基础 |
2.2.1 经典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 |
2.2.2 中国共产党人的意识形态思想 |
3 西方意识形态网络渗透及我国加强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性 |
3.1 西方意识形态渗透网络转向的原因 |
3.1.1 网络空间意识形态新阵地的兴起 |
3.1.2 意识形态受众实现网络化的转变 |
3.1.3 意识形态传播方式走向网络主导 |
3.2 西方意识形态网络渗透的表现方式 |
3.2.1 利用经济手段遏制国家发展 |
3.2.2 借助网络强权实行政治绑架 |
3.2.3 包装文化宣扬西方价值观念 |
3.2.4 扶持极端势力制造舆情危机 |
3.3 西方意识形态网络渗透的重大危害 |
3.3.1 削减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价值认同 |
3.3.2 侵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网络领导权 |
3.3.3 减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影响力 |
3.3.4 削弱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与向心力 |
3.4 我国抵御西方意识形态网络渗透的重要性 |
3.4.1 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明正确方向 |
3.4.2 为社会主义制度发挥优越性筑牢屏障 |
3.4.3 为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保驾护航 |
4 我国面对西方意识形态网络渗透存在的问题及归因 |
4.1 当前我国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存在的问题 |
4.1.1 多元思潮泛滥导致思想混乱 |
4.1.2 阶层利益分化危及社会稳定 |
4.1.3 网络事件容易引发舆论风暴 |
4.2 我国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存在问题的归因 |
4.2.1 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管理机制有待健全 |
4.2.2 网络技术发展与应用水平较低 |
4.2.3 社会转型与网络因素的叠加效应 |
5 我国应对西方意识形态网络渗透的基本原则与策略 |
5.1 我国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建设的基本原则 |
5.1.1 党领导意识形态工作 |
5.1.2 党性与人民性的统一 |
5.1.3 网络主权原则 |
5.1.4 党管媒体原则 |
5.2 应对西方意识形态网络渗透的主要对策 |
5.2.1 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 |
5.2.2 构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空间场 |
5.2.3 创新网络空间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传播 |
5.2.4 提升意识形态德法兼治的社会效应 |
5.2.5 落实网络意识形态运行管理的责任制 |
5.2.6 加快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技术建设 |
5.2.7 推进国内外合作机制,实现共同治理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9)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演进及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
四、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
五、创新之处 |
第一章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入网适应阶段:1994-2004 |
第一节 入网适应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技术环境与挑战 |
一、技术环境:海量化、高速度的信息交换系统 |
二、入网适应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 |
第二节 入网适应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历程考察 |
一、积极跟进,被动应对(1994-1999) |
二、主动出击,占领阵地(1999-2002) |
三、经验反思,完善提升(2002-2004) |
第二章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范式转换阶段:2004-2012 |
第一节 范式转换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技术环境与挑战 |
一、技术环境:扁平化、去中心的人际互动平台 |
二、范式转换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 |
第二节 范式转换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历程考察 |
一、推动网站创新,强化平台建设(2004-2006) |
二、立足内容建设,实现阵地主导(2006-2009) |
三、置身互动社区,深化互动交流(2009-2012) |
第三章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拓展阶段:2012年以来 |
第一节 融合拓展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技术环境与挑战 |
一、技术环境:泛在化、融合化的网络新空间 |
二、融合拓展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 |
第二节 融合拓展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历程考察 |
一、开辟移动平台,实现全面覆盖(2012-2015) |
二、推动融合发展,增强渗透引导(2015-至今) |
第三节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趋势 |
一、按需施教式传授 |
二、自主自觉式获取 |
三、全程全域式渗透 |
四、沉浸体验式互动 |
第四章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演进轨迹及特点 |
第一节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轨迹 |
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发展中教育主体的演变 |
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发展中教育对象需要的变化 |
三、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发展中教育内容供给的发展 |
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发展中教育模式的转变 |
五、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发展中技术模式的更迭 |
第二节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特点 |
一、以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教育环境的支撑 |
二、以教育主客体的网络互动为教育实践的桥梁 |
三、以满足教育对象的精神需要为教育供给的导向 |
第五章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矛盾认知与规律分析 |
第一节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矛盾认知 |
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矛盾 |
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矛盾 |
第二节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分析 |
一、感性吸引与理性说服结合律 |
二、主客互动与技术发展耦合律 |
三、自主自觉与自律自胜统一律 |
第三节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挑战与应对 |
一、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教育理念 |
二、着力强化“内容为王”的工作重点 |
三、自觉顺应“泛在融合”的互联网发展趋势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博士期间科研成果 |
(10)网络时代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建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1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1.2.1 理论意义 |
1.1.2.2 现实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2.1 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
1.2.2 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
1.3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创新之处和不足之处 |
1.4.1 研究的创新之处 |
1.4.2 研究的不足之处 |
1 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建构的理论概述 |
1.1 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相关概念 |
1.1.1 意识形态 |
1.1.2 话语权 |
1.1.3 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 |
1.2 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建构的理论依据 |
1.2.1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思想 |
1.2.2 卢卡奇的阶级意识理论 |
1.2.3 葛兰西的意识形态领导权理论 |
1.2.4 福柯的话语权力思想 |
1.2.5 布尔迪厄的“语言的象征性权力”思想 |
2 网络时代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建构的必要性 |
2.1 抵御西方意识形态渗透和维护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的应有之义 |
2.2 巩固党执政地位和凝聚民心的重要保证 |
2.3 把握舆论导向和实现舆论调控的现实需要 |
2.4 建设网络平台和扩大主流意识形态国际影响力的主要内容 |
3 网络时代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建构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
3.1 网络时代意识形态传播的新型特征 |
3.1.1 全球性与民族性 |
3.1.2 虚拟性与现实性 |
3.1.3 时效性与快捷性 |
3.1.4 多元性与交互性 |
3.2 网络给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建构带来的机遇 |
3.2.1 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拓展了新空间 |
3.2.2 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宣传开辟了新渠道 |
3.2.3 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工作提供了新方式 |
3.3 网络时代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建构面临的挑战 |
3.3.1 西方意识形态网络渗透,主流意识形态网络阵地遭受冲击 |
3.3.2 马克思主义理论内涵创新不足,主流意识形态解释力有限 |
3.3.3 不同阶层的利益诉求得不到满足,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度下降 |
3.3.4 网络拟态环境使信息传播失真,主流意识形态影响力削弱 |
3.3.5 网络宣传方式创新力不足,主流意识形态吸引力减弱 |
4 网络时代加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建构的基本思路 |
4.1 网络时代加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建构的原则遵循 |
4.1.1 坚持党性与人民性相结合 |
4.1.2 坚持主导性与多样性相结合 |
4.1.3 坚持继承性与创新性相结合 |
4.2 网络时代加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建构的路径选择 |
4.2.1 加强网络主流意识形态阵地建设,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 |
4.2.2 创新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内涵,增强主流意识形态的解释力 |
4.2.3 关切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提高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度 |
4.2.4 完善网络立法,增强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影响力 |
4.2.5 优化网络媒体的宣传方式,增加主流意识形态的吸引力 |
4.2.6 打造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者队伍,提高主流意识形态供给力 |
5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网络时代需要高素质新闻工作者(论文参考文献)
- [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重要论述的理论体系研究[D]. 朱鸿亮.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2]意识形态安全的传播维护路径研究[D]. 钱美玲. 中国矿业大学, 2021(02)
- [3]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及其教育引导研究[D]. 李国庆. 东北林业大学, 2021(09)
- [4]网络时代背景下新闻采写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张鸿鹏. 传媒论坛, 2020(17)
- [5]微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提升研究[D]. 贾蓓蕾. 西安理工大学, 2020(12)
- [6]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研究[D]. 左殿升. 山东大学, 2020(10)
- [7]大数据时代云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话语权研究[D]. 韩颖. 云南师范大学, 2020(12)
- [8]西方意识形态网络渗透与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研究[D]. 李明. 山东农业大学, 2020(01)
- [9]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演进及规律研究[D]. 赵玉枝. 中央财经大学, 2020
- [10]网络时代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建构研究[D]. 周明珠. 兰州财经大学,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