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RM和DDS的数字信号源方案研究

基于ARM和DDS的数字信号源方案研究

论文题目: 基于ARM和DDS的数字信号源方案研究

论文类型: 硕士论文

论文专业: 通信与信息系统

作者: 解岩

导师: 安振庄

关键词: 数字调制,嵌入式系统

文献来源: 天津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本论文的目的,是研究和设计基于ARM嵌入式系统的多功能数字信号发生器。此装置可产生输入数据速率可调,载波频率5-65MHz的多种数字调制信号。该信号源在Cable Modem、HFC、WLAN、MMDS等多种网络应用中有广泛的应用,特别在有线电视网络中,它可直接作为上行信号发生器或作为测试信号源。本论文在对数字调制相关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利用最新的技术和器件,设计开发出一套数字调制信号源方案,并对主要电路进行了实验研究。其中,直接数字频率合成器(DDS)和数字调制采用AD9853集成芯片来完成,从而保证了信号的质量和灵活地调制方式。系统控制器则采用Philips公司的ARM核芯片LPC2104,便于以后的系统功能扩展和网络连接。另外,为保证输出功率的稳定,特别增加了功率监测和控制电路。本设计在硬件和软件的设计方面,采取相关措施,注重系统的可靠性和实用性,并对以后的改进提出了一些设想。

论文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

1.2 解决方案

第二章 理论部分

2.1 DDS技术

2.1.1 频率综合技术概述

2.1.2 DDS技术原理

2.1.3 DDS信号源的性能指标

2.1.4 DDS的优点与缺点

2.2 数字调制原理

2.2.1 QPSK的调制原理

2.2.2 QAM的调制原理

2.3 数字信号处理技术

2.3.1 概述

2.3.2 数字滤波器的设计

2.4 I2C技术简介

2.4.1 总线的构成和信号分类

2.4.2 I2C总线的关键技术

2.4.2.1 I2C总线的工作条件

2.4.2.2 I2C总线的时序要求及主/从设备的同步

2.5 ARM嵌入式系统简介

2.5.1 ARM公司简介

2.5.2 ARM的体系结构

2.5.2.1 ARM7TDMI(-S)

第三章 电路制作与性能分析

3.1 芯片功能及其控制

3.1.1 调制器的选择和功能分析

3.1.2 ARM控制器的选择和使用

3.1.3 功率检测电路

3.2 电路的制作和实现

3.2.1 电路的硬件电路设计

3.2.2 系统的软件设计

3.2.2.1 启动代码

3.2.2.2 系统功能程序的设计

3.3 系统的性能分析

3.4 基带信号源的设计

第四章 结论和未来的展望

4.1 结论

4.2 未来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论文发表情况和科研参与情况

发布时间: 2006-05-24

参考文献

  • [1].智能卡读卡器的设计与实现[D]. 张亚明.苏州大学2009
  • [2].射频功率放大器的建模及其线性化研究[D]. 郭明卫.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09

相关论文

  • [1].基于DDS的函数发生器的设计[D]. 周红艳.电子科技大学2007
  • [2].基于DDS的任意信号发生器设计[D]. 游少芳.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
  • [3].基于DDS的高精度信号源的设计与研究[D]. 童键.中南大学2007
  • [4].基于ARM的DDS任意波信号发生器控制系统研究[D]. 倪祯浩.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
  • [5].直接数字频率合成(DDS)的软件及硬件实现[D]. 冯朝军.西南交通大学2007
  • [6].基于FPGA的DDS信号源的设计[D]. 潘志浪.武汉理工大学2007
  • [7].基于DDS技术的多波形信号源设计[D]. 王建明.南京理工大学2005
  • [8].基于DDS的信号发生器的研制[D]. 陶益凡.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6
  • [9].基于DDS的频率合成器设计[D]. 付毅.电子科技大学2006
  • [10].DDS任意波形发生器的设计与实现[D]. 薛文.南京理工大学2004

标签:;  ;  

基于ARM和DDS的数字信号源方案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