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从业问题是涉及社会人生的大问题。本文选取美学的角度切入这一问题,针对从业状态中的异化现象,提出从业状态审美化假说,阐释了这一假说的内涵、本质、理论依据和现实基础,分析了我国从业状态审美化的相关因素,并据此提出了简单的从业状态审美化构想。 从业状态审美化指的是:自觉地以审美的态度,用审美的标准,根据美的原理和规律去分析对待、改善创建社会和个人的从业状态,使每一个从业者喜欢并有能力承担自己的职业或事业,使职业或事业能够在物质和精神两方面满足从业者的需要,使从业者因自我的实现而感到愉快并富有创造性地生活在自己的职业或事业中。 从业状态审美化是从业状态的理想形式,是衡量从业状态的最佳标准,是从业状态发展的终极目标。从业状态审美化是对从业状态“非审美化”的反驳和超越。从业状态审美化的基本内涵至少包括:关系谐调、自由创造、自我实现、心情愉快。从业状态审美化的本质特征是和谐——从业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从业者的个体活动与客观规律的和谐,情与理、形与神、内与外的和谐,身心和谐、灵肉和一。 从业状态审美化的提出有充足的理论依据:马克思主义关于美源于实践、美是“真与善的统一”,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美是和谐”,“美是自由的形式”等理论;职业指导中的人业匹配、人业互择理论,职业心理学的相关理论等等。从业状态审美化的提出还有坚实的现实基础:众多从业个人、组织、社会对于从业状态审美化的自发的古来即有的不懈追求。 从业状态是一种系统状态,从业状态审美化依赖于系统内外诸要素的发展和他们之间关系的和谐。科技经济、政治法律、文化教育等是影响从业状态审美化的外部因素,从业者的审美自觉、从业者与职业的关系、从业与生活其他内容的关系、从业者内部诸需要的关系、从业者的从业技能和智慧是影响从业状态审美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化的内部因素。我国既具备了从业状态审美化的初步基础也存在很多问题。 追求从业状态审美化是一个长期的动态的过程,需要社会和个人共同做出努力,分别承担责任。在这一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不和谐、对立乃至冲突,但最终目标是和谐,是美。 从业是人生最辛劳的活动,耗尽了人的最宝贵的青春年华、聪明才智,但人的伟大正在于他能够不断超越。人必定也会超越从业的辛苦,体验到从业之美,达至从业状态审美化的境地。 职业,人诗意的栖居地。关键词:从业状态审美化和谐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品德教学的审美化及其实现[J]. 教学与管理 2019(05)
- [2].教学审美化资源的发掘[J]. 思想政治课教学 2016(12)
- [3].审美化教学,让语文课堂充满魅力[J].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 2017(05)
- [4].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审美化教学探索[J]. 小学教学研究 2019(19)
- [5].浅谈小学品德课堂审美化教学三步走[J]. 名师在线 2017(12)
- [6].品德教学中审美化关注点的有效构建探研[J]. 成才之路 2017(27)
- [7].近十年来国内审美化教学研究综述[J]. 文教资料 2008(08)
- [8].关于教学过程审美化的尝试[J]. 教育 2017(17)
- [9].浅析福柯对身体审美化的探索[J]. 明日风尚 2017(18)
- [10].重构审美化的学校生活[J]. 福建教育 2017(43)
- [11].对审美化体育教学的认识和实践[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0(11)
- [12].审美化教学“六维度”[J]. 新课程(综合版) 2008(05)
- [13].“审美化跨界教学”下“生动数学”设计案例分析[J]. 现代教育 2018(12)
- [14].日常生活的审美化与文艺学的学科反思[J]. 文化学刊 2017(09)
- [15].普通高中课程审美化的理论与实践——以华东师范大学附属枫泾中学为例[J]. 现代教学 2019(10)
- [16].高校辅导员职业审美化发展与构建[J]. 吉林教育 2019(14)
- [17].实施语文审美化教学,构建自主、有效课堂[J]. 现代职业教育 2018(03)
- [18].论审美化生存[J]. 参花(下) 2014(10)
- [19].立美育人 育人臻美——审美化教育的价值及其策略[J].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 2016(12)
- [20].论教育审美化的价值[J]. 中国成人教育 2015(15)
- [21].教育审美化的理论与实践研究[J]. 现代教学 2019(10)
- [22].从审美化的角度搭建高职院校党课创新品牌——以“一堂特殊的党课——人民的名义”为例[J]. 文教资料 2018(20)
- [23].审美化教学在二语习得中的理论基础研究[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2(05)
- [24].论人生审美化何以可能[J]. 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1)
- [25].论亚审美化兴起和传统美学的终结[J].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学报 2013(03)
- [26].论思想政治课审美化教学的功能[J]. 北方文学(下半月) 2012(03)
- [27].《经济审美化研究》在当代中国美学研究中的价值与意义[J]. 艺术百家 2011(02)
- [28].从《饮酒·其五》看陶渊明的审美化生存[J]. 宜春学院学报 2010(07)
- [29].从生活审美化透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共同理想[J]. 网络财富 2010(22)
- [30].浅谈小学道德与法治中的审美化教育[J]. 小学生(下旬刊) 20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