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式教育与五四文学的发生

新式教育与五四文学的发生

论文题目: 新式教育与五四文学的发生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中国现当代文学

作者: 李宗刚

导师: 朱德发

关键词: 新式教育,五四文学,创建主体,接受主体,文化心理结构

文献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在五四文学的发生论研究中,前人已经做了大量的工作,从五四文学的创建主体近距离的自我言说到后人远距离的审视,可谓是众说纷纭。这些论说试图从不同的方面找寻五四文学发生的源头,并把五四文学的发生论研究推进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但遗憾的是,我们没有很好地从新式教育与五四文学的发生之间深远而复杂的关系做出解读。其实,新式教育和五四文学的发生具有紧密的互动关系,是新式教育促成了五四文学创建主体现代文化心理结构的建构,也正是新式教育,促成了五四文学接受主体现代文化心理结构的建构;而五四文学则又促成了新式教育的发展。换言之,五四文学的创建主体和接受主体,几乎没有一个不是受到了新式教育的熏染,五四文学和新式教育本就是无法拆解的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所以,从新式教育的视角来审视五四文学发生过程中的创建主体和接受主体,不仅是一个观察问题的视角转变,而且还是一种历史观念的转变。实际上,新式教育促成了五四文学创建主体和接受主体的文化心理结构的裂变,这正是五四文学发生裂变的前提条件。新式教育对五四文学的发生起到的重要作用,不仅在于它培养了具有异质文化心理结构的创建主体,而且还在于它培养了与创建主体文化心理结构相对应的接受主体。前者在五四文学的发生过程中,起到了主导作用,他们用自己的青春、激情和现代理性,书写了打上他们思想烙印的一代文本,标示着那一时代的文学所企及的高度;后者则用自己的青春、激情和现代理性,尽情地承受着接受主体的思想滋润,在充满激情的回应中扩放了这一思想的音量,使之最终成为磅礴于时代的主潮,这不仅刷新了中国的教育,而且也刷新了中国的文学,使五四文学获得了最终的确立。本论文共分八章。第一章绪论部分主要是对五四文学的发生研究的现状进行了梳理,厘定了本文所使用的几个主要概念,引进了新式教育下的学生这一

论文目录:

新式教育与五四文学的发生内容摘要

新式教育与五四文学的发生英文摘要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五四文学发生研究的现状

第二节 对几个概念的厘定

第三节 学生背景的引进及论文的主要构想

第二章 新式教育下的课程设置与五四文学的发生

第一节 新式教育的历史回眸

第二节 新式教育下的课程设置

第三节 新式教育下的教科书

第三章 科举制度的废除与五四文学的发生

第一节 科举制度的废除

第二节 废除科举制度对五四文学促生的作用

第四章 新式教育下的教师与五四文学的发生

第一节 新式教育与五四文学创建主体的成长

第二节 作为教师的五四文学创建主体

第三节 留学教育对五四文学创建主体的影响

第五章 新式教育下的学生与五四文学的发生

第一节 从新式教育下的学生到五四文学的接受主体

第二节 新式教育下的学生文化心理结构的建构

第三节 新式教育下的学生对五四文学发生的作用

第六章 新式教育下的公共领域与五四文学的发生

第一节 从私人领域到公共领域

第二节公共领域的功能

第三节新式教育下的公共领域的功能

第七章 林译小说与新式教育下的五四文学的发生

第一节新式教育与林译小说的关系

第二节五四文学的创建主体对林译小说的接受

第八章 新式教育的科学品格与五四文学的发生——以五四文学主将鲁迅为例

第一节藤野先生对鲁迅的文化人格的影响

第二节新式教育的科学品格对鲁迅文化人格的影响

第三节新式教育下的鲁迅所接纳的西学知识

第四节从新式教育到五四文学的创建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后记

发表论文目录

发布时间: 2006-01-11

参考文献

  • [1].五四文学的语言选择与文体流变[D]. 张艳华.山东大学2007
  • [2].五四文学中的女子问题叙事[D]. 张文娟.吉林大学2008
  • [3].五四文学期刊的现代性研究[D]. 杜波.陕西师范大学2011
  • [4].围城内外的变奏[D]. 吴志凌.湖南师范大学2014
  • [5].精神的追问[D]. 张雅玲.苏州大学2007
  • [6].救赎·蜕变·转型[D]. 孙胜存.河北大学2015
  • [7].晚清至五四:文学中的疾病言说[D]. 李音.华东师范大学2009

相关论文

  • [1].五四激进主义的缘起与中国新文学的发生[D]. 岳凯华.华中师范大学2004
  • [2].中国左翼文学的发生[D]. 陈红旗.吉林大学2005
  • [3].五四运动阐释史研究(1919-1949)[D]. 张艳.浙江大学2005
  • [4].现代中国文学话语变迁与中学语文教育[D]. 张伟忠.山东师范大学2005
  • [5].“群”与“己”的嬗变[D]. 田广文.山东大学2005
  • [6].租界文化与三十年代文学[D]. 李永东.山东大学2005
  • [7].传统伦理与五四作家人格及其文学创作[D]. 陈留生.南京师范大学2005
  • [8].边缘的自由[D]. 刘香.山东师范大学2005
  • [9].现代都市语境下的中国“杂志文”[D]. 马永利.山东师范大学2005
  • [10].五四新文学语境的一种解读[D]. 卢国华.山东师范大学2006

标签:;  ;  ;  ;  ;  

新式教育与五四文学的发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