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娜·阿伦特的公民政治权利观研究

汉娜·阿伦特的公民政治权利观研究

论文摘要

关于公民政治权利的探讨,近年来一直是法学理论研究领域的重要话题之一。阿伦特独特的理论洞见为当代公民政治权利观的研究提供了一个丰富的思想资源。阿伦特公民政治权利观起始于反思极权主义运动中的犹太人境况。任何一个族群或民族,如果缺乏政治权利意识,漠视公民政治权利,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都可能成为另一个犹太民族论为极权主义运动的牺牲品。人学理论是阿伦特公民政治权利观的理论基础。人除了具有事实上的创生性之外,还存在着政治上的创生性。人在政治上的创生性使政治生命的获得成为可能。公民的政治性格来源于人的多样性。行动理论是阿伦特政治思想中最具原创性的部分,是公民政治权利观的理论核心。政治存在的理由是自由,它的经验领域是行动。只有当公民具有行动人的理念时,才有可能实现政治权利。阿伦特通过对古典共和主义思想的回归与超越,从璀璨的历史碎片中孕育出公共领域思想。法律开辟并维系着公共领域,为建立一个民主、平等与自由讨论的公共领域提供保障,使之真正成为公众能够平等参与公共活动的理想话语交流平台。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的划分是现代生活的一个基本状态,健康的公共领域是现代社会的重要标志。依阿伦特之见,完美的人生是一种政治人生的彰显,公民理论是她的政治理论当中的核心部分。她明确指出公民身份是真正的公共生活必不可少之组成部分。政治活动除了增进公共福祉以外,还有更为深刻的一层意义:呈现个性,与人沟通。正是通过“秀异”与“沟通”的实践形式,公民才能够在对公共事务认识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独立见解,并在捍卫自身公民政治权利的同时,与其他公民问进行理性的沟通,从而促进国家、社会的健康运行。阿伦特坚信政治是一种无可替代的人类体验,唯有在平等的参与性结构和多元视野中方能得以展现。代议制民主的弊端在于政党政治的兴起与中介、官僚体系的膨胀与扩张共同导致了公民政治参与理想的幻灭。正因为代议制民主不能确保公民政治权利的行使,不能提供充分的政治参与的空问,阿伦特转向寻找更为理想的政治制度。参与式民主的滥觞是以公共领域中的行动实现人的价值,议事会制度是唯一可能实现阿伦特的政治原则的现代制度,培养与增进公民政治参与的美德是真正的政治生活得以开展的前提条件。阿伦特的公民政治权利观给人们以启迪与方向——对公民政治责任的倡导、对公共精神的呼吁、对公民德行的讴歌——在今日中国成熟公民社会建设中颇有现实意义。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人的境况:阿伦特公民政治权利观的理论前设
  • 一、极权主义运动中犹太人境况的反思
  • (一) 极权主义运动对人权理念的冲击
  • (二) 犹太人对公民政治权利的冷漠
  • 二、人学理论——公民政治权利观的理论基础
  • (一) 人的"创生性"
  • (二) 源自人之多样性的公民政治性格
  • 三、行动理论——公民政治权利观的理论核心
  • (一) "积极生活"中的劳动、工作与行动
  • (二) 公民的政治自由与参与
  • 第二章 公共领域:阿伦特公民政治权利观的实践场域
  • 一、以公民共和模式审视现代公共生活的基础——公共领域的提出
  • (一) 历史背景
  • (二) 思想渊源
  • 二、以法律为保障的公共领域之确立
  • (一) 公共领域存在的条件
  • (二) 维系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的界限
  • 三、公共领域对于公民政治权利实现的意义
  • (一) 公共领域对于公民身份的认同
  • (二) "秀异"与"沟通":公民在公共领域的实践形式
  • 第三章 参与式民主:阿伦特公民政治权利观的实现方式
  • 一、阿伦特对代议制民主的批判
  • (一) 政党政治的兴起与中介
  • (二) 官僚体系的膨胀与扩张
  • (三) 公民政治参与理想的幻灭
  • 二、作为积极健康公众生活标识的公民参与式政治
  • (一) 参与式民主的滥觞——以公共领域中的行动实现人的价值
  • (二) 参与式民主的范式——议事会制度
  • (三) 公民政治参与美德的培养与增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浅谈完善我国公民政治权利[J]. 法制与社会 2014(02)
    • [2].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公民政治权利的新发展[J].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 2011(05)
    • [3].论我国公民政治权利诉求保障机制建设[J].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1(03)
    • [4].百多年来中国公民政治权利的演进轨迹[J].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 2010(04)
    • [5].试论保障公民政治权利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关系[J].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3)
    • [6].六十年公民政治权利宪政历程的回顾与思考[J]. 天水行政学院学报 2009(05)
    • [7].中学生公民政治权利认同的调查与思考[J]. 思想理论教育 2012(08)
    • [8].公民政治权利视角下的群体性事件探析[J].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04)
    • [9].落实公民政治权利:化解社会矛盾的有效途径[J]. 淮阴工学院学报 2012(04)
    • [10].公民政治权利实现:条件、制约因素与路径[J]. 理论探索 2011(06)
    • [11].中国公民政治权利发展特点与启示[J].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09(02)
    • [12].网络政治参与的宏观环境培养及发展策略分析[J]. 人民论坛 2015(08)
    • [13].中国公民政治权利发展问题浅析[J]. 学理论 2011(23)
    • [14].《国家人权行动计划》应该就是落实宪法 《国家人权行动计划》有感[J]. 中国法律 2009(02)
    • [15].运用网络促进公民问责的健康发展[J]. 新闻窗 2013(06)
    • [16].每张选票的分量都重于泰山[J]. 黄金时代 2012(04)
    • [17].从我国公民政治权利和要求谈人权[J]. 改革与开放 2014(12)
    • [18].公民政治参与之问卷报告[J]. 领导文萃 2011(S2)
    • [19].从以人为本的角度诠释中国人政治权利的实现[J].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5(07)
    • [20].农民平等选举权初探[J]. 法制与社会 2008(34)
    • [21].新论集萃[J]. 浙江人大 2011(07)
    • [22].还要在三方面加以完善[J]. 东方法学 2011(03)
    • [23].试论我国农民选举权的平等保护[J]. 法制与社会 2011(19)
    • [24].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双轨路径——基于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实践经验的理论分析[J]. 政治学研究 2017(04)
    • [25].论充分保障公民政治权利的重要意义[J]. 中国外资 2013(09)
    • [26].浅析政治参与对国家与公民社会关系的影响[J]. 学理论 2012(16)
    • [27].论私人企业的社会权保障责任[J]. 中外企业家 2009(12)
    • [28].浅析被选举权的资格限制[J]. 法制与社会 2008(07)
    • [29].获得感的时代内涵与国外经验借鉴[J].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2017(02)
    • [30].试析当代中国公民政治参与的目标要求[J]. 才智 2010(35)

    标签:;  ;  ;  ;  ;  

    汉娜·阿伦特的公民政治权利观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