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易激综合征模型的建立及痛泻要方对其血液和结肠组织中VIP、SS影响的实验研究

肠易激综合征模型的建立及痛泻要方对其血液和结肠组织中VIP、SS影响的实验研究

论文摘要

目的:建立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IBS)动物模型,研究痛泻要方对其血液和结肠组织中血管活性肠肽(vasoactive intestinal peptide,VIP)和生长抑素(Somatostatin,SS)的影响。方法:清洁级SD大鼠42只,应用慢性结肠刺激与夹尾刺激相结合的方法,建立肠道高敏的IBS模型并对其进行评估。验证造模成功后,重新选用清洁级健康新生SD大鼠120只,将实验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A组)、模型对照组(B组)、中药低剂量组(C组)、中药中剂量组(D组)、中药高剂量组(E组)、西药斯巴敏组(F组),依上述方法进行造模并应用中药痛泻要方对其治疗,与西药斯巴敏对照,观察其对模型大鼠血液和结肠组织中VIP及SS的影响。结果:(l)IBS模型大鼠在0.3、0.6、0.9 ml的直肠扩张容量下,与新生期生理盐水刺激组及新生期醋酸刺激组相比,新生期醋酸刺激加夹尾刺激组大鼠腹部抬起和背部拱起的容量阈值显著降低(P值均<0.01);(2)在测定IBS模型大鼠腹壁肌电活动时,与新生期醋酸刺激组相比,新生期醋酸刺激加夹尾刺激组大鼠腹壁肌电活动明显增强(P值均<0.05);与新生期生理盐水刺激组相比,新生期醋酸刺激加夹尾刺激组(P分别<0.01、<0.05和0.05)。(3)模型大鼠血浆及结肠中VIP及SS含量明显增加,高剂量痛泻要方和西药斯巴敏均能显著降低血浆及结肠组织SS含量(P<0.05),痛泻要方低剂量组、中剂量组效果不显著。结论:(l)通过对IBS模型大鼠行为学、电生理指标及结肠病理切片的观察表明:慢性结肠刺激与夹尾刺激相结合的方法建立的肠道高敏IBS模型可以更好地模拟其病因和发病机制。(2)高剂量痛泻要方使IBS模型大鼠血浆和结肠组织中VIP、SS含量降低,使其趋于正常可能是该方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作用机制之一。

论文目录

  • 中英文名词术语对照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实验研究
  • 实验一 肠易激综合征模型的建立及其内脏敏感性评估
  • 1 实验材料
  • 1.1 动物及饲养
  • 1.2 实验药物及试剂
  • 1.3 主要实验仪器与设备
  • 2 实验方法
  • 2.1 动物造模方法及分组
  • 2.2 模型评价
  • 2.3 组织形态学观察
  • 2.4 统计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行为学测试
  • 3.2 腹壁肌电活动记录
  • 3.3 腹壁肌电图
  • 3.4 组织学改变
  • 4 讨论
  • 4.1 本实验对动物模型的建立
  • 4.2 肠易激综合征内脏高敏感的机制
  • 4.3 实验小结
  • 实验二 痛泻要方对IBS 模型大鼠血液及结肠组织中VIP、SS 的影响
  • 1 实验材料
  • 1.1 动物及饲养
  • 1.2 实验药物及试剂
  • 1.3 主要实验仪器与设备
  • 2 实验方法
  • 2.1 动物造模方法及分组
  • 2.1.1 造模方法
  • 2.1.2 模型评价
  • 2.1.2.1 行为测试
  • 2.1.2.2 腹壁肌电活动纪录
  • 2.1.3 病理组织学检测
  • 2.1.4 统计分析
  • 2.2 动物分组方法
  • 2.3 给药方法
  • 3 观察指标
  • 3.1 一般状态观察
  • 3.2 容量阈值
  • 3.3 肌电活动
  • 3.4 血浆 VIP、SS 及结肠粘膜 VIP、SS 含量测定
  • 3.4.1 标本采集
  • 3.4.2 血浆中 VIP 及 SS 含量测定
  • 3.4.3 结肠粘膜中VIP、SS 含量测定
  • 3.5 统计学处理
  • 4 结果
  • 4.1 一般情况
  • 4.2 行为测试
  • 4.3 腹壁肌电活动记录
  • 4.4 用药后血浆、结肠组织VIP 改变
  • 4.5 用药后血浆、结肠组织SS 改变
  • 4.6 组织学改变
  • 5 讨论
  • 5.1 痛泻要方的立方依据
  • 5.1.1 IBS 的病机特点
  • 5.1.1.1 肝郁脾虚是IBS 发病之本
  • 5.1.1.2 气滞湿阻是IBS 发病之标
  • 5.1.2 IBS 治则治法
  • 5.1.3 组方分析
  • 5.2 痛泻要方的现代药理研究
  • 5.3 痛泻要方对肠易激综合征模型大鼠的影响
  • 5.4 VIP、SS 与肠易激综合征的关系以及痛泻要方的作用机制
  • 5.5 痛泻要方的作用小结
  • 实验一 参考文献
  • 实验二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图
  • 第二部分 文献综述
  • 一、现代医学关于肠易激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 1. 在流行病学方面
  • 2. 在诊断方面
  • 3. 在病因方面
  • 3.1 精神心理因素
  • 3.2 肠道感染
  • 3.3 饮食因素
  • 3.4 药物因素
  • 3.5 免疫异常
  • 4. 在病机方面
  • 4.1 脑-肠轴
  • 4.2 胃肠激素及神经肽
  • 4.3 肠道动力学异常
  • 4.4 内脏感觉过敏
  • 二、中医药对IBS 的认识和研究进展
  • 1. 对病名和病因病机的认识
  • 2. 中医辨证分型
  • 3. 中医辨证论治
  • 4. 基础方加减
  • 5. 针灸推拿疗法
  • 6. 保留灌肠治疗
  • 7. 其它疗法
  • 8. 小结
  • 综述一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肠易激综合征模型的建立及痛泻要方对其血液和结肠组织中VIP、SS影响的实验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