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梨杂交后代单株的RAPD分析

苹果梨杂交后代单株的RAPD分析

论文摘要

本研究以红金秋、延光梨等6个梨属及红金秋×苹果梨(论文中将供试用的红金秋×苹果梨杂交单株21株简称为1号~21号)的F1代杂种群体21株为试材,应用RAPD技术,对其进行了品种鉴定和分类地位的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改良CTAB法在提取部分梨基因组DNA过程中表现最好且纯度最高;SDS-CTAB法存在大量的降解片段,DNA的获得率不高;经显著性方差分析,采用改良SDS法提取的各梨品种DNA产率均显著优于其他方法,但纯度较低;高盐低pH值法产率和纯度均最低且完整性均不理想。本实验最终采用CTAB改良法快速提取到了较高质量苹果梨杂交后代基因组总DNA用于RAPD扩增,并在RAPD反应中筛选出17个10碱基随机引物,它们的多态性百分率大多在76.07%以上。确定了RAPD-PCR苹果梨杂交后代最适反应体系为:总反应体系为25ul,其中模板DNA浓度为135ng/μL,引物浓度为15pmol,dNTP浓度为1.5mol/L,Mg2+浓度为1.5 mmol/L及Taq DNA聚合酶浓度为1.0 U,其余用重蒸馏水补充。扩增程序为:预变性94℃5min,变性94℃1min,退火温度40℃1min,延伸72℃1.5min,共40个循环;72℃最终延伸5min。建立了27个样品的指纹图谱。找到了4个样品的特征标记。27个样品中的20个样品可以用一个引物的两条带和其它样品区分开。对供试苹果梨杂交后代及其相关品种27株进行了RAPD扩增,根据遗传距离进行了聚类分析,以遗传距离0.30为结合线,将供试样品分成了5类。27个样品的遗传距离范围在0.10~0.46之间,以遗传距离0.30为结合线,将供试样品分成了5类:第一类全部是苹果梨杂交后代,包括:红×苹2号、3号、5~21号,共19个单株;第二类包括红金秋、红×苹1号、4号、苹果梨,说明红×苹1号和4号与苹果梨亲缘关系最近,继承苹果梨的基因较多,其他杂交后代继承红金秋的基因较多;红金秋是大香水和苹果梨的杂交后代,从图11中看出红金秋与苹果梨关系较近,说明红金秋本身遗传了更多的苹果梨的基因;第三类是大香水;第四类是小香水;第五类包括延光梨和东宁5号梨。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插图和附表清单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1.2.1 基因组总DNA提取
  • 1.2.1.1 改良CTAB法
  • 1.2.1.2 改良SDS法
  • 1.2.1.3 SDS-CTAB提取法
  • 1.2.1.4 高盐低pH值法
  • 1.2.2 基因组DNA检测
  • 1.2.2.1 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法
  • 1.2.2.2 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
  • 1.2.3 DNA浓度测定及定量稀释
  • 1.2.4 RAPD分析
  • 1.2.5 引物筛选
  • 1.2.6 数据处理及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苹果梨杂交后代及相关品种叶片的形态学观察比较
  • 2.2 不同提取方法对梨品种基因组DNA提取效果的影响
  • 2.2.1 不同提取方法对梨品种基因组DNA提取中表现差异的比较
  • 2.2.1.1 改良CTAB法提取梨DNA过程中表现的差异
  • 2.2.1.2 改良SDS法提取梨DNA过程中表现的差异
  • 2.2.1.3 SDS-CTAB法提取梨DNA过程中表现的差异
  • 2.2.1.4 高盐低pH值法提取梨DNA过程中表现的差异
  • 2.2.2 基因组DNA检测
  • 2.2.2.1 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
  • 2.2.2.2 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
  • 2.3 苹果梨杂交后代RAPD反应体系优化
  • 2.3.1 模板DNA浓度对RAPD扩增效果的影响
  • 2.3.2 引物浓度对RAPD扩增效果的影响
  • 2.3.3 dNTP浓度对RAPD扩增效果的影响
  • 2.3.4 Tag DNA聚合酶浓度对RAPD扩增的影响
  • 2浓度对RAPD扩增的影响'>2.3.5 MgCl2浓度对RAPD扩增的影响
  • 2.3.6 扩增反应程序退火温度对RAPD扩增影响的比较
  • 2.4 引物的筛选
  • 2.5 扩增结果的RAPD图谱分析
  • 2.6 苹果梨杂交后代品种的鉴别与特征RAPD标记的选拔
  • 2.7 27个苹果梨杂交后代及相关梨品种UPGMA聚类分析
  • 3.讨论
  • 3.1 DNA的提取
  • 3.2 RAPD反应条件的建立及应注意的问题
  • 3.3 RAPD在苹果梨杂交后代及相关品种鉴定中的应用
  • 4.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相关论文文献

    • [1].成县核桃杂交后代对黑斑病的抗性调查[J]. 现代农村科技 2020(08)
    • [2].甘蔗与斑茅若干杂交后代抗性初步评价[J].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06)
    • [3].红阳猕猴桃杂交后代果实性状的遗传[J]. 中国果树 2010(06)
    • [4].去除遮阴后自然强光对小偃54和8602及其杂交后代光合特性的影响[J]. 作物学报 2015(05)
    • [5].草原樱桃和对樱杂交后代的分子鉴定[J]. 北方园艺 2012(01)
    • [6].不同梨杂交后代果实制汁适性的研究[J]. 食品与机械 2009(02)
    • [7].冰糖橙×枸橼杂交后代的胚抢救及杂种鉴定[J].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02)
    • [8].不同精料添加水平对槟榔江水牛杂交后代增重的影响[J]. 中国牛业科学 2017(06)
    • [9].溧阳鸡与矮小型鸡杂交后代生长模型拟合的比较研究[J]. 中国家禽 2014(24)
    • [10].百合杂交后代的苗期形态及RAPD分子标记鉴定[J].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11(11)
    • [11].菊黄东方鲀♀×红鳍东方鲀♂杂交后代早期形态特征及生长速度的比较[J]. 水产学报 2011(07)
    • [12].李树杂交后代亲子性状遗传变异规律[J]. 中国林副特产 2013(05)
    • [13].一种快速批量转Bt基因抗虫棉杂交后代的筛选方法[J]. 山西农业科学 2018(11)
    • [14].紫花苜蓿多元杂交后代的遗传多样性[J]. 草原与草坪 2013(04)
    • [15].观赏海棠‘王族’自然杂交后代的遗传多样性分析[J]. 园艺学报 2011(11)
    • [16].贵妃鸡与高产蛋鸡杂交后代性能观察[J]. 中国家禽 2014(22)
    • [17].两种色型黄粉虫杂交后代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及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比较[J].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2008(02)
    • [18].“鄞红”、“巨峰”、“红富士”葡萄及其杂交后代品质分析[J]. 现代园艺 2016(17)
    • [19].燕麦品种间杂交后代SSR遗传变异分析[J]. 青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1)
    • [20].黑穗醋栗杂交后代果实主要经济性状的遗传倾向研究[J].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2009(05)
    • [21].草鱼杂交育种及杂交后代生物学研究进展[J]. 安徽农学通报 2008(11)
    • [22].三倍体芒草自然杂交后代数量性状遗传多样性研究[J].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17(05)
    • [23].松材线虫与拟松材线虫种间杂交特性研究[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06)
    • [24].黑羽与黄、白羽鹌鹑杂交后代生长曲线的拟合[J]. 中国兽医学报 2013(07)
    • [25].红花草莓杂交后代花瓣色素成分分析[J].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2016(11)
    • [26].野生稻与籼稻杂交后代田间表现及优良单株选育[J]. 南方农业学报 2015(05)
    • [27].鉴别杂草稻及其杂交后代的分子标记研究[J]. 延边大学农学学报 2009(02)
    • [28].小菜蛾不同抗性品系杂交后代羧酸酯酶和乙酰胆碱酯酶的活力分析[J]. 西南农业学报 2011(02)
    • [29].粳稻杂交后代品种比较试验[J]. 现代农业科技 2020(03)
    • [30].不同父本品系对荣昌猪三元杂交后代生产性能的影响[J]. 中国猪业 2016(08)

    标签:;  ;  ;  

    苹果梨杂交后代单株的RAPD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