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目: 膨胀型红磷微胶囊阻燃剂的绿色制备研究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武器系统与运用工程
作者: 刘亚青
导师: 张景林
关键词: 超临界反应涂层法,膨胀型红磷微胶囊阻燃剂,聚丙烯
文献来源: 中北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SC-CO2已逐渐应用到微胶囊化技术中。本文采用超临界反应包覆法制备囊芯为红磷、囊壁为间位芳香族聚酰胺的膨胀型微胶囊阻燃剂,并通过SEM、TG-DTA、元素分析、CONE等分析测试手段对微胶囊的物理性能和阻燃性能等进行了系统研究和分析。 由于SC-CO2条件下间位芳香族聚酰胺的合成目前国内外还未见报道,因此,为了保证微胶囊的包覆质量,首先研究了SC-CO2条件下以间苯二甲酸二钠盐和间苯二胺盐酸盐为原料合成间位芳香族聚酰胺的熔融缩聚反应。借助常规熔融缩聚反应的动力学和热力学对本反应所做的反应热力学和动力学分析表明:SC-CO2条件下的熔融缩聚反应,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主要是小分子副产物的排除速度,影响产物聚合度的主要因素是反应时间和小分子副产物的排除速度,缩聚产物的平均聚合度与小分子副产物的摩尔分数成反比。红外光谱分析表明:用SC-CO2作为介质对产物没有任何影响,CO2还能起到增塑剂的作用,使反应在较低的温度下进行,且通过CO2萃取小分子副产物能得到高相对分子质量的间位芳香族聚酰胺。研究了单体浓度和纯度、聚合反应的时间、SC-CO2的压力、反应温度、搅拌速率等对聚合物比浓对数粘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聚合物的比浓对数粘度随单体浓度、反应时间、SC-CO2压力的变化而明显变化,随反应温度的变化而变化,与单体的纯度无任何关系,与搅拌速率的关系不如常规熔融缩聚反应密切。 接着进行了超临界反应包覆法制备膨胀型红磷微胶囊阻燃剂的研究。对包覆机理的分析表明:由于囊壁间位芳香族聚酰胺的极性酰胺基与囊芯红磷表面极性基团的化学键合作用,使得当间位芳香族聚酰胺预聚体的聚合度达到一定程度后,便以红磷为核心进行异相成核,并采用复合生长模式进行包覆生长。考察了反应温度、SC-CO2的压力、搅拌速度对制得的微胶囊的外观形态、热稳定性、粒径大小及分布的影响,研究了微胶囊化红磷的吸湿性、稳定性等主要物理性能。结果表明: (1)反应温度对制得的微胶囊的外观形态和热稳定性有明显的影响。制备的红磷微胶囊阻燃剂的初始分解温度为350℃,比现有的膨胀型阻燃剂的分解温度高出70~120℃,能满足几乎所有工程塑料的加工要求。
论文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高分子材料阻燃技术
1.1.1 高分子材料阻燃的必要性
1.1.2 高分子材料的燃烧及阻燃剂的阻燃机理
1.1.3 高分子材料常用阻燃剂品种及其特点
1.1.4 阻燃剂的国内外研究、应用现状
1.1.5 未来阻燃剂的发展趋势
1.2 超临界流体技术
1.2.1 超临界流体的概念、性质和分子间作用
1.2.2 超临界流体技术的应用
1.2.3 SC-CO_2中的聚合反应
1.3 微胶囊化技术
1.3.1 概述
1.3.2 超临界状态下的微胶囊化方法
1.3.3 超临界状态下微胶囊化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本论文的目的和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SC-CO_2条件下间位芳香族聚酰胺的合成研究
2.1 前言
2.2 SC-CO_2条件下熔融缩聚反应制备PMIA的机理
2.2.1 工艺路线
2.2.2 SC-CO_2条件下熔融缩聚制备PMIA的机理
2.3 实验部分
2.3.1 实验装置
2.3.2 性能测试及所达到的性能指标
2.3.3 工艺条件优化
2.4 结果与讨论
2.4.1 红外谱图分析
2.4.2 反应条件对熔融缩聚反应的影响
2.5 本章结论
第三章 超临界反应包覆法制备红磷微胶囊阻燃剂的研究
3.1 概述
3.2 超临界反应包覆法制备PMIA-红磷微胶囊的包覆机理
3.2.1 概述
3.2.2 超临界反应包覆法制备PMIA-红磷微胶囊的包覆机理
3.3 实验部分
3.3.1 实验装置
3.3.2 实验设备
3.3.3 性能测试
3.3.4 制备红磷微胶囊的包覆工艺流程
3.3.5 制备复合材料的工艺
3.4 结果与讨论
3.4.1 包覆质量
3.4.2 工艺参数对微胶囊外观形态、粒径大小及分布的影响
3.4.3 微胶囊化红磷的主要性能
3.4.4 膨胀型红磷微胶囊阻燃剂的阻燃机理分析
3.4.5 膨胀型红磷微胶囊阻燃剂-pp体系的燃烧行为
3.5 本章结论
第四章 结束语
4.1 本文主要结论
4.2 本文主要特色和创新之处
4.3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发布时间: 2006-06-28
参考文献
- [1].含磷/氮/硫新型阻燃剂的制备及其在生物基高分子材料中的应用[D]. 金晓冬.北京化工大学2018
- [2].含磷阻燃剂的合成及其热物理性质研究[D]. 喻国敏.北京理工大学2015
- [3].含硫芳基聚膦酸酯的合成及其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阻燃改性中的应用[D]. 班大明.四川大学2004
- [4].阻燃PET及其纤维的燃烧性能—燃烧机理—群子参数之间关系的研究[D]. 江海红.北京化工大学2000
- [5].通过分子复合改性三聚氰胺氰尿酸盐及对PA6阻燃性能的研究[D]. 刘渊.四川大学2004
- [6].新型钼合物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 魏昭荣.四川大学2005
- [7].螺环磷酸芳酯阻燃剂的合成、表征及其在聚烯烃中的应用[D]. 孙才英.东北林业大学2007
- [8].不同结构的双环笼状含磷阻燃剂的合成及其在聚丙烯阻燃改性中的应用[D]. 彭华乔.四川大学2007
- [9].磷系阻燃剂的研制及在高聚物中的应用[D]. 王学利.东华大学2008
- [10].新型含磷阻燃剂的合成及其热物理性质研究[D]. 姜林锟.北京理工大学2014
相关论文
- [1].核—壳协同微胶囊化膨胀型阻燃剂的制备及其交联阻燃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性能的研究[D]. 汪碧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2
- [2].膨胀型阻燃剂核—壳结构的设计、制备及其阻燃性能的研究[D]. 吴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
- [3].有机磷阻燃剂的合成、表征及应用研究[D]. 王新龙.南京理工大学2002
- [4].膨胀型阻燃剂的研制及其在聚氨酯涂料中的应用[D]. 王锦成.东华大学2003
- [5].膨胀型阻燃聚丙烯的形态结构与性能的表征[D]. 马志领.河北大学2004
- [6].通过分子复合改性三聚氰胺氰尿酸盐及对PA6阻燃性能的研究[D]. 刘渊.四川大学2004
- [7].不同结构的双环笼状含磷阻燃剂的合成及其在聚丙烯阻燃改性中的应用[D]. 彭华乔.四川大学2007
- [8].磷系阻燃剂的研制及在高聚物中的应用[D]. 王学利.东华大学2008
标签:超临界反应涂层法论文; 膨胀型红磷微胶囊阻燃剂论文; 聚丙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