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特聘教授岗位制度运行机制研究 ——以湖南师范大学为个案

地方高校特聘教授岗位制度运行机制研究 ——以湖南师范大学为个案

论文摘要

20世纪90年代末,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国际竞争日益激烈。发达国家凭借自身强大的经济优势,加紧在全球范围内的人才争夺。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面临着日益严峻的人才安全问题。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为了在国际竞争中取得有利地位,实现跨世纪发展战略目标,中国政府决定将培养和造就高层次创造性人才作为国家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来抓。1998年,作为高层次创造性人才工程的首要项目,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率先启动,在普通高校实施特聘教授岗位制度。特聘教授岗位制度的实施,吸引、遴选、培养了一批高层次创造性人才,促进了学科快速发展,提升了高校的学术地位和吸引力。特聘教授制度的实施还促进了我国高校用人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在全社会发挥了示范和辐射效应。“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实施之后,许多省份和高校开始陆续实施各自的特聘教授岗位制度。湖南师大作为全国最早进入“211工程”的地方师范院校,其特聘教授工作在全国同类院校中享有盛名。1999年,学校从海外引进第一批特聘教授。2000年,学校成为全国第一个拥有“长江学者”的地方高师院校。2003年,学校开始实施“潇湘学者计划”,全面形成国家教育部“长江学者”、湖南省“芙蓉学者”、学校“潇湘学者”特聘教授体系,成为全国为数不多的建立了完整的国家、省、校三级特聘教授体系的地方高师院校。湖南师大特聘教授岗位制度的实践历程,与时代同步进行,是高校实施特聘教授岗位制度的典型代表。本论文旨在通过湖南师大特聘教授岗位制度实践,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对高校特聘教授岗位制度存在的问题、产生的原因等进行探讨,并结合湖南师大采取的改进措施,提出构建良好的高校特聘教授岗位制度运行机制的对策。藉此提高特聘教授岗位制度的实施绩效,增强中国高校的竞争实力,推动“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文献综述
  • 1.3 研究设计
  • 第二章 高校特聘教授岗位制度变迁及其实施的绩效分析
  • 2.1 高校特聘教授岗位制度的变迁过程
  • 2.2 高校特聘教授岗位制度实施的绩效分析
  • 第三章 高校特聘教授岗位制度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 3.1 三级管理部门在特聘教授岗位制度实施目标上存在差异性
  • 3.2 三级管理部门对特聘教授的价值期望存在局部错位
  • 3.3 对特聘教授的成果评价与合同执行评价难以统一
  • 3.4 现行特聘教授政策一定程度上影响高级人才队伍的稳定性
  • 第四章 完善特聘教授岗位制度运行机制的措施
  • 4.1 合理整合有关部门的行为目标
  • 4.2 科学设岗、选准人才
  • 4.3 完善考核评估体系,严格合同管理
  • 4.4 构建绩效分析模式,科学评估人才使用效果
  • 4.5 妥善解决校内人才的思想认识问题
  • 4.6 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协调校内外人才关系,稳定高级人才队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湖南师大特聘教授工作调查问卷(特聘教授卷)
  • 附录二 湖南师大特聘教授工作调查问卷(校内教师卷)
  • 附录三 笔者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论文目录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地方高校特聘教授岗位制度运行机制研究 ——以湖南师范大学为个案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