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高等教育法制建设进程研究

新时期高等教育法制建设进程研究

论文摘要

自1978年以来,中国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实践,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的新的壮丽史诗,中国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中国的高等教育从混乱状态走向有序发展,从精英教育跨入大众化教育阶段,并开始了从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迈进的伟大征程。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中国的高等教育逐步进入法治化建设的轨道,并不断向前发展。认识中国高等教育法制建设的进程,是认识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视角,也是认识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一个视角,对于理解中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轨迹、把握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规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的研究以回顾总结新中国高等教育法制建设的基本历程为切入点。改革开放前的28年间,中国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上经历了曲折的发展历程,这一历程是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也是逻辑起点。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初步探索建立了高等教育法制,确立了高等教育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确立了中国共产党对高等教育的领导权,并逐步建立了一套高度集中统一的高等教育管理制度,推动了高等教育的恢复和发展。在遭受了“文化大革命”的严重破坏之后,中国的高等教育法制几近空白。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市场经济为取向的改革开放,建立法治社会不仅成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也逐步成为包括高等教育在内的整个社会发展的价值诉求,正是在这样的宏大历史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法制建设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在经历了改革开放初期的复苏之后,高等教育法制建设全面启动、展开、推进,逐步构建形成了以《宪法》和《教育法》为主要依据,以《高等教育法》为中心,高等教育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共同构成的高等教育法律体系,在高等教育的各个领域和各个方面基本实现了有法可依,为全面实行依法治教,保障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顺利进行奠定了制度基础。市场经济体制取向的改革,为高等教育法制建设确定了一个基本的价值取向。高等教育法制建设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高等教育法制体系,就是要不断调整改革高等教育法律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使之逐步适应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规律,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要求。在高等教育法律关系中,高校是最重要的主体。高校作为社会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面临着复杂多重的外部法律关系和内部法律关系。高校的外部法律关系除了高校与政府的法律关系外,高校还与社会产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高校与学生、高校与教师的关系以及为实现高校基本职能建立的组织及其相互之间的权力结构等,则构成高校内部法律关系的主要内容。本文从第三章至第七章,重点阐述了改革开放三十年来,高等教育法律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的变迁的背景和过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各个不同主体之间的法律关系,并探讨构建协调主体之间法律关系的思路。随着历史的发展,科技进步对社会发展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人才已经成为国家竞争力的核心,高校与政府、高校与社会的关系更加紧密,也更加复杂。改革开放以来,以扩大高等学校办学主权为主线,高校与政府的关系逐步走上法制化的轨道,高校法人地位的确立成为高等教育法制建设的具有标志性意义的成就。但即使如此,我国高校与政府的法律主体地位仍然存在许多不确定性。明确高校自治的边界,规定政府职能的范围仍然是我国高等教育法制建设的重要课题。毫无疑问,我国高等教育法制建设是在执政党和政府强力推动展开下,但高等教育法制的变迁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经济的发展、政治的变革、科技的进步以及市场需求的变化,促使中国高等教育在改革开放进程中走出封闭的系统。在市场经济的推动下,政府之外的多种社会主体进入高等教育领域,相继成为高等教育办学主体;而高校在履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基本职能的过程中也逐渐发展成为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主体,在专业设置、科研成果转化和办学条件保障等方面与社会(市场)发生着越来越密切的联系。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高校逐步从象牙塔走向经济社会建设的中心。在某种意义上,高等教育法制建设的过程就是逐步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高校、政府、社会三者之间和谐法律关系的历史进程,而且这一进程还在进行,并需要积极推进。在高校外部法律关系发生变迁的同时,高校与学生、教师的法律关系也发生着巨大的变化。随着市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推进,高校与学生之间传统的法律关系受到挑战,在招生制度、学生管理、就业制度各个方面,从入学关系、在学关系到毕业就业整个过程,法律制度都发生了一系列的变革,特别是高等教育成本分担制度的建立,引发了高校与学生相互关系上的重大转变,推动高校学生法律地位得到提升、法定权利逐步扩展。高校与学生之间在一定程度上构成了教育契约关系,维护和发展受教育者的权利成为高等教育法制建设的重要价值取向。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日益成为广泛的社会共识,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和作用更加突出。教师资格制度、教师职务制度、教师聘任制度和教师薪酬制度的逐步建立完善,促使高校与教师的关系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身份关系逐步向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契约关系转变。高等教育法制建设的过程,也是高校与教师法律关系的重构过程。进一步推进高校教师管理法治化,是协调高校与教师法律关系需要深入探索实践的重要问题。高校办学自主权是高校履行其基本职能的需要。高校内部权力关系的失衡,对高校建设发展的影响是直接的深刻的。改革开放三十年来,高等学校内部权力关系发生着深刻的变化。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形成了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领导关系,推进了行政权力运行的法制化,奠定了学术权力在高校内部的重要地位。但高校内部权力配置,深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实现高校内部政治权力、行政权力、学术权力三者之间的有机结合、协调互补,是建立健全现代大学制度的重要内容。马克思主义认为,法律是由一定物质生产方式所产生的利益和需要的表现。中国有几千年封建社会的历史,改革开放前,中国缺乏市场经济的土壤和条件,也缺乏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法制,缺乏法律至上的文化传统。高等教育法制建设起步晚、曲折多、发展慢,法制文明与教育文明的结合异常艰难。改革开放以来高等教育法制建设取得了诸多成就,更显得弥足珍贵。在阐述高等教育主体之间法律关系变迁的基础上,本文最后着力探寻高等教育法制建设的社会基础和理论基础,分析高等教育法制建设与经济、社会、文化变迁之间的内在关系。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为新时期高等教育法制建设奠定了社会经济基础,经济体制改革带来的利益关系变化成为高等教育法制建设的原始动力。高等教育法制建设是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一个组成部分,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逐步形成、建设法治国家的目标的逐步确立,直接推动着高等教育法制建设的进程。而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而来的教育国际化,也对高等教育法制建设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改革开放三十年,是中国共产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的波澜壮阔的三十年,是不断深入探索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伟大历史时期。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是中国人民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智慧结晶,是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旗帜,也是中国高等教育法制建设的重要理论基础。新时期高等教育法制建设,是在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中国人民探索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艰辛探索,不断前进和发展的。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的契机
  • 三、概念的界定
  • 四、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第一章 中国高等教育法制建设的基本历程
  • 第一节 中国高等教育法制建设的初步探索
  • 一、初步建立高等教育法制(1949—1956)
  • 二、高等教育法制出现摇摆(1957—1966)
  • 三、高等教育法制遭受严重破坏(1966—1976)
  • 第二节 中国高等教育法制建设的新时期
  • 一、高等教育法制的复苏(1977—1984)
  • 二、高等教育法制建设全面启动(1985—1991)
  • 三、高等教育法制建设全面展开(1992—1997)
  • 四、高等教育法制建设深入推进(1998—2007)
  • 第二章 中国高等教育法律体系结构变迁
  • 第一节 中国高等教育法律体系的基本结构
  • 一、高等教育法的立法依据
  • 二、《高等教育法》和高等教育相关法律
  • 三、高等教育行政法规和规章
  • 四、地方高等教育法规与规章
  • 第二节 中国高等教育法律体系结构的变迁
  • 一、高等教育立法依据的确立与发展
  • 二、高等教育法律体系结构的逐步形成
  • 三、高等教育法律体系结构的确立和发展
  • 第三节 高等学校章程的地位结构及其变迁
  • 一、高等学校章程的法律地位
  • 二、高等学校章程的内容和结构
  • 三、高等学校章程的传统及其变迁
  • 第三章 高校与政府的法律关系的变迁
  • 第一节 计划体制下的高校与政府关系的变迁
  • 一、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的确立
  • 二、集权体制下的高校与政府关系的特点
  • 第二节 改革开放与高校法人地位的逐步确立
  • 一、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的提出
  • 二、高校办学自主权的扩大
  • 三、高校与政府关系的法律化
  • 第三节 高校与政府法律关系的构建
  • 一、确定高校与政府的法律主体地位
  • 二、明确高校自治的边界
  • 三、规定政府职能的范围
  • 第四章 高校与社会法律关系的变迁
  • 第一节 高校办学主体的变迁与法制建设
  • 一、高等教育办学主体多元化
  • 二、高等教育投资多元化
  • 第二节 高校专业设工制度的变迁与法制建设
  • 一、建立政府高度集中行使专业设置权的制度
  • 二、形成以政府为主管理高校专业设置的制度
  • 三、高校专业设置自主权在法律上的确立
  • 第三节 高校产学研制度的变迁与法制建设
  • 一、高校科研地位不断提升
  • 二、高校科研成果转化制度逐步建立
  • 三、高校知识产权保护机制的建立
  • 第四节 高校后勤管理制度变迁与法制建设
  • 一、高校后勤社会化的提出
  • 二、高校后勤组织企业化
  • 第五节 高校与社会法律关系的构建
  • 一、强化社会教育权的地位和作用
  • 二、推进高等教育投资法治化
  • 三、落实高校专业设置自主权
  • 四、加强高校知识产权的保护
  • 五、推进高校后勤真正社会化
  • 第五章 高校与学生法律关系的变迁
  • 第一节 高校招生制度的变迁
  • 一、统一的高考招生制度的形成
  • 二、高校招生制度的改革
  • 第二节 高校学生管理制度的变迁
  • 一、高校学生管理制度的恢复
  • 二、学生管理逐步向法制化转变
  • 三、学生权利本位的制度确认
  • 第三节 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的变迁
  • 一、毕业生统包统分制度的形成
  • 二、双向选择的毕业生就业制度的形成
  • 三、自主择业的毕业生就业制度的建立
  • 第四节 高校与学生法律关系的构建
  • 一、确立学生的权利主体地位
  • 二、确立高校管理权法治原则
  • 三、构建高校学生契约式管理模式
  • 四、健全学生权利保障机制
  • 第六章 高校与教师法律关系的变迁
  • 第一节 教师资格制度的变迁
  • 一、教师资格制度基础的奠定
  • 二、教师资格制度的探索确立
  • 第二节 教师职务制度的变迁
  • 一、教师职务制度的建立与废止
  • 二、教师职务制度的恢复实施
  • 第三节 教师职务聘任制度的变迁
  • 一、教师职务任命制的建立
  • 二、教师职务聘任制的建立
  • 三、教师职务聘任制的继续探索
  • 第四节 教师薪酬制度的变迁
  • 一、高校统一的工资制度的建立
  • 二、结构工资制度的建立
  • 第五节 高校与教师法律关系的构建与协调
  • 一、高校与教师法律关系的多重性
  • 二、推进高校教师管理法治化
  • 三、确立教师主体地位
  • 第七章 高校内部权力关系的变迁
  • 第一节 高校内部领导关系的变迁
  • 一、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分工负责制
  • 二、试行校长负责制
  • 三、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 第二节 高校内部行政权力的变迁
  • 一、建立行政权力运行制度
  • 二、建立行政权力监督制度
  • 三、行政权力配置逐步层级化
  • 第三节 高校内部学术权力的变迁
  • 一、创立高校学术体制
  • 二、增强学术权力的作用
  • 第四节 高校内部权力关系的构建与协调
  • 一、高校内部权力关系及结构缺陷
  • 二、确立学术权力的主导地位
  • 三、规范政治权力的范围及运行方式
  • 四、规范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关系
  • 第八章 中国高等教育法制建设的社会基础
  • 第一节 经济体制改革:高等教育法制建设的原始动力
  • 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轨迹
  • 二、经济体制转轨推动高校办学体制法制化
  • 三、经济体制转轨推动了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法制化
  • 四、经济体制转轨推动高等教育权利义务关系法制化
  • 第二节 建设法治国家:高等教育法制建设的直接动因
  • 一、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形成
  • 二、依法治教是依法治国的自然延伸
  • 第三节 教育国际化:高等教育法制建设的外部推力
  • 一、经济全球化与教育国际化
  • 二、教育国际化与中国高等教育法制建设
  • 第九章 中国高等教育法制建设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毛泽东法制思想与中国高等教育法制建设
  • 一、确立高等教育法制的性质
  • 二、提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模式
  • 三、明确高等教育法制的基本原则
  • 第二节 邓小平法制思想与中国高等教育法制建设
  • 一、树立法律至上的观念
  • 二、确立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方针
  • 三、强调法制教育的重要性
  • 第三节 江泽民法制思想与中国高等教育法制建设
  • 一、坚持依法治教思想
  • 二、坚持教育立法、执法和法律监督并重
  • 三、重视开展法制教育
  • 第四节 科学发展观与中国高等教育法制建设
  • 一、科学发展观的提出
  • 二、重视尊重和保障人权
  • 三、推进建设法治政府
  • 四、构建和谐社会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 [1].我国职业教育法制建设历程、问题及对策[J].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6)
    • [2].民国时期教育法制建设特点探析[J]. 兰台世界 2015(31)
    • [3].以人为本:教育法制建设的价值理念[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5(09)
    • [4].谈谈对我国教育法制建设的认识和对策[J]. 成功(教育) 2010(09)
    • [5].我国教育法制建设中所存问题与对策[J]. 赤子(下旬) 2017(01)
    • [6].对中小学依法治校的再思考[J]. 广东教育(综合版) 2017(09)
    • [7].我国教育法制建设问题与对策分析[J]. 现代企业教育 2008(10)
    • [8].新中国教育法制建设的嬗变与展望[J]. 终身教育研究 2020(01)
    • [9].新时代高职教育法制建设探究[J]. 卫生职业教育 2019(12)
    • [10].加强我国环境教育法制建设的建议[J]. 环境教育 2016(11)
    • [11].我省教育法制建设三十年回顾[J]. 山西教育(教育管理) 2009(09)
    • [12].关于我国职业教育法制建设的基本情况和若干建议[J]. 中小学校长 2010(01)
    • [13].现代大学制度下教育法制建设困境与完善[J]. 现代教育管理 2014(02)
    • [14].我国教育法制建设价值取向的变迁逻辑与历史脉络[J].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14(03)
    • [15].我国高等教育法制建设发展的特点与趋势研究[J]. 陕西教育(高教) 2014(11)
    • [16].我国当代法治政策变迁与高等教育法制建设[J]. 江苏高教 2012(03)
    • [17].能位教育与教育法制建设[J]. 现代教育科学 2012(10)
    • [18].辽宁教育法制建设的回顾与思考[J].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1)
    • [19].我国教育法制建设的动力因素探析[J]. 商业时代 2010(32)
    • [20].关于我国职业教育法制建设基本情况和若干建议[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0(04)
    • [21].我国高等教育法制建设30年——影响、经验与发展方向[J]. 中国高教研究 2008(10)
    • [22].法律文化视野下的教育法制建设[J]. 中国行政管理 2008(10)
    • [23].从系统的视角看我国教育法制建设的复杂性[J]. 系统科学学报 2008(04)
    • [24].论新中国初期教育法制建设[J].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01)
    • [25].中国高等教育法制建设的百年历程及其反思[J]. 高教发展与评估 2012(01)
    • [26].改革开放30年教育法制建设回顾[J].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09(01)
    • [27].加快教育法制建设 完善教育法律体系[J]. 天津人大 2009(08)
    • [28].我国教育法制建设的回顾与展望[J]. 职业时空 2008(09)
    • [29].我国教育法制建设的历史回顾与展望[J].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13(02)
    • [30].我国继续教育法制建设现状分析与策略建议[J]. 开发研究 2010(05)

    标签:;  ;  ;  ;  

    新时期高等教育法制建设进程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