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近年来,中国证券市场和投资基金业的发展有目共睹。从指数走势看,2007年股指迭创新高,10月16日,上证综指创出历史最高点6124.04点;从市场容量看,2007年IPO逾4000亿元,股指上涨和新股扩容一起造就了股市容量的飞跃,沪深总市值超过33万亿元。2006年,上海证券交易所交出了第一份市场质量报告,对市场质量的研究成为学者们关注的焦点。市场质量作为在特定的交易制度和市场环境下金融市场运行绩效的综合体现,是以市场交易为核心的市场出清过程中所反映出的信息、指令、价格等交易属性在市场层面上的综合体现。具体的来看,对市场质量的考察包括市场流动性,市场波动性以及定价效率,订单执行质量等方面。虽然我国的证券市场发展迅速,市场质量也有所提高,但与国外发达的证券市场相比,相对还不完善,我国的市场结构极不合理,个人投资者与机构投资者比例严重失调。当然我们也应该看到,从1998年第一只规范化的证券投资基金成立以来,到2007年底,我国已成立基金管理公司59家,共有基金363只,基金规模超过了3万亿元,投资基金在市场中的地位不断提升。投资基金作为机构投资者的代表,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其对市场的冲击力和影响力都在进一步的深化。基金投资作为一个群体投资,其投资行为的理性与非理性一直以来也是学者们研究的重点。本文在这样一种现实基础上,旨在说明我国的投资基金行为对市场质量造成的影响。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之上,着重通过实证研究,对样本进行了描述性分析并运用模型进行深入的考察。在基金投资行为及投资策略的研究中,目前较普遍的共识是,我国的投资基金存在显著的“羊群行为”,基金经理通常采用正反馈交易策略以达到战胜市场的目的。本文第一次系统的考察了基金的投资行为对市场质量的影响,在通过对市场指数收益率的分段研究及基金重仓股表现的特征研究后,笔者发现我国投资基金业的发展增加了市场的流动性并提高了市场的定价效率,但同时,也加剧了市场的波动性。基金重仓股从个股看并未受到显著的影响,但以重仓股整体为研究对象来分析,重仓股整体平均流动性要好于市场指数,而收益率波动性也要大于指数收益率波动性。总的来看,投资基金出现了违背初衷的投资行为,没有秉承长期投资的理念,这和我国目前的市场现状是紧密相关的。因此,建设一个良好的市场投资环境刻不容缓。笔者认为当前最重要的是要创新出更多的投资工具,提高投资者整体的质量,建立合理的基金考核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