棚户区改造与工矿危房改造工程管理策略探讨

棚户区改造与工矿危房改造工程管理策略探讨

广东省韶关市住房保障中心广东省韶关市512026

摘要:棚户区改造与工矿危房改造工程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将棚户区改造纳入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本文通过对当前棚户区改造与工矿危房改造工程的现状分析,结合广东省政府确定的全省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工作试点省属企业原曲仁矿(11500户)棚户区改造经验案例,提出加强棚户区改造与工矿危房改造工程的技术管理、加强对改造工程所用建筑材料的监管力度、设计棚户区与工矿危房改造信息的云平台管理、建立改造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保障制度以及倡导和谐健康的拆迁建设工程理念等五方面建议,希望能为相关工程的开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棚户区改造;工矿危房改造;工程管理

前言:棚户区改造与工矿危房改造工程作为一项民心工程,对于缓解城市内部二元矛盾,提升城镇综合承载能力,促进经济增长与社会和谐,不管是在维护社会安定方面,还是在改善困难家庭住房条件方面,均起到了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为了切实保证改造工程的实际施工质量,需要相关单位和管理部门做好工程管理工作。只有优质高效的完成棚户区改造和工矿危房改造建设任务,才能早日为广大住户提供高品质的住房。

一、提升棚户区改造与工矿危房改造工程的技术管理水平

认真执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城镇棚户区和城乡危房改造及配套设施有关工作的意见》(国发[2015]37号)文件精神。想要做好棚户区改造与工矿危房改造工程的管理工作,需要提升对于棚户区改造和工矿危房改造工程的技术管理水平。具体的方法可以分为两个部分:第一,加强技术管理水平应该重视对施工图纸的设计工作。图纸设计工作一直在建筑建设工程项目中占有较重的“龙头”地位,只有做好工程建设的图纸设计工作,才能为后期的施工打下夯实的基础。对于棚户区改造与工矿危房改造工程项目来说,在进行施工图纸的设计工作之前,应根据国家住建部门对棚户区住房户型、面积及配套工程的“经济性、实用性”的具体要求进行科学规划设计,建设单位应该派遣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对需要改造的现场进行必要的勘查,收集施工现场的基础资料,为改造工程项目的图纸设计工作提供最为精准的数据信息,省属曲仁矿棚改安置点的5种户型设计(55㎡、65㎡、75㎡、85㎡、95㎡),在因地制宜、资源节约型、人均居住面积方面最大满足“经济性、实用性”要求。在施工过程中,相关工程项目管理人员应该组织专业人员对设计图纸进行会审工作,再次确定施工图纸的准确性和可行性,从而提升投资效益;第二,认真编写改造工程项目相关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组织设计工作对于棚户区改造与工矿危房改造施工工程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加强对改造工程所用建筑材料的监管力度

想要保证棚户区改造与工矿危房工程的工程质量,科学的控制改造工程项目的造价成本,还需要对改造工程所用建筑材料加强监管。首先,棚户区改造与工矿危房改造工程应该极力杜绝低质量建筑材料的使用,确保建筑材料质量合格。不管工程项目所用建材是由施工方自行购买,还是由甲方提供,施工单位都应该安排专业的质量监管人员对材料进行检验;其次,在当前的市场经济背景下,建筑材料的质量好坏与建材价格不一定成正比,所以在进行建筑材料选购的过程中,应该避免一味追求建材价格而忽略建材的实际质量。建筑材料的单价高低会直接影响到改造工程整体项目的造价合理性,所以在满足建材质量要求下,需要尽可能的控制建筑材料的购买成本[1];提倡新型节能材料的运用,减少环境污染,把保障性住房打造成绿色安居工程。

三、设计棚户区与工矿危房改造信息的云平台管理

设计棚户区与工矿危房改造信息的云平台管理,可以在改造工程项目的管理目标限定下,利用统一的系统信息化管理手段,实现整个改造工程项目中各个部门和各个阶段中的信息共享状态,从而更好地解决传统管理模式中主体各自为政以及施工过程中数据信息不对等、资源浪费等问题。在进行棚户区改造与工矿危房改造工程过程中,设计建立专门的信息管理平台,可以最大程度上实现改造工程施工的质量保证,在节约成本的同时提升效益。一般情况下,想要设计一个与棚户区改造和工矿危房改造工程相匹配的信息平台,需要用到现有的先进网络技术。例如:在对改造信息平台进行基础的架构设计工作时,就可以灵活的运用到广域网。依据棚户区改造与工矿危房改造工程项目中涵盖终端用户的实际等级,利用广域网设计建立一套与改造工程相适应的信息管理云平台。在设计建成的改造信息云平台中,将棚户区改造与工矿危房改造工程中金融机构层级、统贷平台层级、各级地方政府层级以及棚改参建单位层级四个层级,置于同一个操作系统平台上,通过彼此遵循各自的工作程序和职能特点,来实现相互之间的无障碍沟通与信息资源的共享。

四、建立改造工程房屋鉴定制度及施工现场的安全保障制度

棚户区改造涉及房屋的拆除及安置工作。对于部分不影响棚改的高层建筑物,经有资质的房屋质检鉴定部门评定后,经修缮加固仍可继续使用,可建议主管部门不予拆除。既节约财政资金,又节省人力物力。对于棚户区改造现场施工来说,安全工作从来没有小事,相关的改造工程项目管理部分需要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切实做好安全设施保证工作。根据《建筑法》中对建筑施工企业的相关规定,建立改造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保障制度显得尤为重要。第一,加强施工安全管理工作需要投入相应的安全设施建设,必要时配合建立制定的安全责任制度来确保施工项目的安全性;第二,对于施工现场的秩序和施工流程需要做到充分的把控。在棚户区改造与工矿危房改造工程的建造过程中,相关的管理单位要以专业安全检查员作为领导核心,组织建立起相应的改造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检查班组。通过对施工现场进行的定期检查和加大对违反安全制度行为的处罚力度,提高施工人员的自保与联保意识;第三,改造施工现场还应该做好必要的安全文明防护措施,张贴安全提示标语或施工安全警示牌等,以此来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施工区域,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几率。

五、倡导和谐健康的拆迁建设工程理念

棚户区改造与工矿危房改造虽然是一项利民的扶贫工程,但是仍然不可避免的会遇上一些“钉子户”、“难缠户”等问题,为改造工程的实际施工带来困难。针对这一情况,当地政府部门和相关的参建单位需要积极倡导和谐健康的拆迁建设工程理念,对于改造工程项目作出统一的部署。例如:在棚户区改造与工矿危房改造工程项目开展前期,可以利用制作宣传手册、设立专门的改造工程咨询室或接待站等多种渠道的宣传手段,大力营造和谐健康的拆迁改造氛围,降低原居民对改造工程项目的抵触心理。除此之外,对于一些家庭条件较为困难的住户,参建单位或者管理部门在充分掌握实际情况后,可以适当采取补助政策,对于遇到的“钉子户”、“难缠户”,可以采用激励政策,对于在规定期限内搬迁的住户给予适当奖励,从而保证棚户区改造与工矿危房改造工程的顺利进行。

总结:综上所述,在棚户区改造与工矿危房改造工程的管理工作中可能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想要切实做好这项工程的管理工作,还需要相关建设单位在实际的工作中不断进行改进和完善。只有真正投身到棚户区与工矿危房改造工程的任务中来,充分认识到改造工程对于社会安定和广大住户的重要性,按照“科学规划、分步实施,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完善配套、同步建设”,才能打造出优质工程、民心工程,最终实现一体化的城镇管理模式。据统计:截至2017年12月止,原曲仁矿棚户区改造下辖六个安置点,已通过“抽签摇号”选房方式,安置9240棚改户,曲仁棚改工作试点模式受到省政府和省住建厅的肯定和表彰,经验正在各地推广。

参考文献:

[1]蔡龙,段红霞,沈晓艳.棚户区改造项目管理创新的探索与实践[J].改革与开放,2018(03):37-39.

标签:;  ;  ;  

棚户区改造与工矿危房改造工程管理策略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