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龄老年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围手术期护理

高龄老年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围手术期护理

罗盛清冼日凤(广西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广西玉林537000)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对10例80岁以上接受股骨近端锁定异型接骨板治疗患者,根据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预防和控制并发症。结果全部病人的合并症经术前处理相对稳定,平稳渡过手术期。结论高龄病人手术风险较大,根据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实施围手术期护理是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和病死率的重要保证。

【关键词】老年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围手术期护理

高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病人,治疗方法有多种,如保守治疗,卧床时间长,容易出现并发症,故目前多数学者主张手术治疗[1],其优点是能早期下床活动,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我院2009年3月~2011年4月对10例80岁以上股骨粗隆间骨折的老年患者实施了股骨近端锁定异型接骨板治疗,效果良好,现将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10例,男3例,女7例,年龄80~97岁,平均年龄86岁。损伤原因:跌摔伤。10例患者中合并两种以上的内科疾病有4例,分别存在有高血压、肺部感染、贫血、尿路感染、糖尿病等内科疾病。本组患者术前常规拍摄骨盆平片、肺部及股骨正侧位X线片,进行心功能及肺功能测定等检查,术后经过积极康复护理,平均住院时间14-21天,出院后生活基本能自理。

1.2结果

本组6例患者术后出现患肢肿胀,经予压力泵治疗、指导肌肉收缩等功能锻炼,肿胀消退;3例术前血压正常,术后当天血压波动在182~210/97~150mmhg,心率140~162次/分,经对症治疗后症状缓解;1例术前血红蛋白9.6g/L,术后7g/L以下,予输血等治疗,贫血纠正;1例术后患者食欲差,进食量少,查看舌质淡红,舌苔薄,抽血检查电解质提示氯化钾2.9mmol/L,经补充氯化钾、中药调理等对症治疗后症状消失、血清钾正常,食欲恢复正常。

2围术期的护理

2.1术前护理股骨粗隆间骨折老年患者,高龄是影响手术早期死亡的高危因素,而且老年病人往往同时合并其他系统疾病,因而增加了术后护理的复杂性和难度。要重视做好对患者进行系统全面的检查和评估,特别是心肺功能的评估,术前控制高血压、高血糖,预防肺部感染、尿路感染,纠正电解质紊乱等,利用图片及现场宣教,指导患者进行呼吸功能锻炼,降低术后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

2.2术后护理

2.2.1术后麻醉消失后即开始指导进行股四头肌等功能锻炼、双下肢压力泵治疗等预防静脉血栓形成的处理,鼓励合理进食。术后48小时拔除尿管,鼓励患者坐起,进行cpm功能锻炼等。

2.2.2重视对患者及家属的心理护理老年病人在住院期间易出现多种心理异常。由于创伤、住院、手术等重大应激易出现恐惧及退行性心理,护士应给予更多的关心和爱护,尊重并理解病人的感受,护理操作尽量集中进行,并作好家属的思想工作,取得配合,使病人处于接受配合治疗的最佳状态。

2.2.3康复锻炼的意义1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因跌摔伤的影响出现双下肢肢体的运动能力减退,血液循环回流减慢,加上血液的粘稠度增高,容易引起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甚至发生肺栓塞。而目前预防静脉血栓的最好方法是鼓励患者自行进行双下肢主动活动。康复锻炼作为健康教育的主要部分,责任护士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为其设计个性化的康复锻炼计划,正确指导康复锻炼,发挥其身体残余功能和潜在功能,以替代丧失的部分功能,使其最终能部分或全部照顾自己,为重返社会积极创造条件[2]。有规律训练,包括踝泵运动、股四头肌收缩锻炼、下肢直腿抬高锻炼、上肢引体向上抬臀运动及腹式呼吸缩唇呼气训练(呼吸训练)。规律锻炼从术后第一天开始,每天3-4次,每次共计20-30min。

2.2.4并发症的观察

2.2.4.1电解质紊乱手术后由于伤口疼痛、腹胀、排便不通畅等原因,使进食量减少,容易引起电解质紊乱。责任护士关注患者的进食量及倾听其主诉,对于进食量比较少及主诉腹胀者,报告管床医生及时抽血查电解质,及时查看电解质结果。平时鼓励患者合理少量多餐进食。

2.2.4.2排便的观察护士在观察病情时要全面细致,观察重点不应只放在骨科专科上。由于长期卧床,肠蠕动减慢,使粪便在肠内停留时间过久,水分被肠粘膜吸收,粪便干硬,不易排出,导致腹胀,影响患者的食欲及情绪。护士每天指导患者及家属进行腹部顺时针按摩,促进排便排气,减轻腹胀,必要时遵医嘱给予开塞露纳肛或灌肠排便排气。

2.2.4.3皮肤的观察术前常规留置尿管,术后尽早拔除尿管,避免引起尿路感染。拔除尿管后护士注意观察排尿次数及量。本组1例96岁女性患者拔尿管后,每天排尿约20次,每次量少,由于排尿后未能及时擦干会阴部,致使会阴部、臀部大片皮肤红疹,予协助及指导家属使用稀释后的肤阴洁冲洗、外涂金霉素软膏、避免使用不透气的一次性护垫等处理后,2天后症状消失。

2.2.4.4下肢血液回流观察治疗静脉血栓的关键是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一般静脉血栓的高发期是术后1~4d,在此期间注意加强对肢体肿胀、肤色、温度、浅静脉充盈情况及感觉的观察,认真听取病人主诉,注意对比观察,必要时测双下肢同一平面周径,发现异常,及时汇报、及时处理。

通过对本组10例80岁以上股骨粗隆间骨折病人围手术期的护理,我们认为股骨粗隆间骨折老年患者,高龄是影响手术早期死亡的高危因素,而且老年病人往往同时合并其他系统疾病,因而增加了术后护理的复杂性和难度。要重视做好对患者进行系统全面的检查和评估,特别是心肺功能的评估,术前控制高血压、高血糖,预防肺部感染、尿路感染,纠正电解质紊乱等,加强心理护理,可有效降低手术风险,减少并发症和病死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刘海春,陈允霞,杨子来,等.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不同内固定疗效分析[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5,1:18-20.

[2]张灵芝,周菊芝.康复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3.

标签:;  ;  ;  

高龄老年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围手术期护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