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肿瘤发生机制的研究一直是肿瘤分子生物学中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其中肿瘤相关基因的克隆和鉴定,不仅对肿瘤发生机制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而且对肿瘤的诊断和治疗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肝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生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现被认为是多步骤多因素作用的结果,认为与癌基因的激活和抑癌基因的失活等基因背景有关系。鉴定癌周肝组织与肝癌组织表达有差异的基因,可为肝癌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提供有价值的候选基因。基于基因敲除后的表型分析及其研究,发现内胚层转录因子HNF6调控中胚层转录因子Foxfl的表达,进而通过调控Foxfl的下游基因Notch2的表达而调控胆管的发育和生长。由于发现肝部分切除术后再生肝脏的肝细胞内HNF6表达上调,并且肝癌的发生,表现为顺序出现的增生前和增生细胞群体,与正常细胞相比,其增殖行为发生明显改变,同时伴有大量肝脏特异性蛋白质的表达和活性改变。因此我们推测,上述转录因子在肝癌中也可能存在表达异常,基于上述考虑,本研究初步探索了上述3种转录因子与肝癌发生,发展的相关性。一、Forkhead box(FOX)蛋白质是一组进化上保守的转录因子超家族,以Forkhead DNA结合结构域为共同结构特征,调控广泛的生物学过程。本研究通过收集手术切除的人类癌周肝组织、肝癌组织新鲜标本,用Trizol试剂法提取各组织总RNA,通过OD260吸光度测定RNA浓度,各组织取等量RNA,通过随机引物引导,在M-MLV逆转录酶作用下进行逆转录反应,获得cDNA产物,以cDNA为模板,通过PCR法扩增FOXF1的基因片段。发现肝癌组织中转录因子FOXF1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癌周肝组织。上述PCR扩增产物经过测序,证实与MEDLINE序列一致;将各样本用含去垢剂NP-40的裂解液匀浆后提取组织总蛋白质,用考马斯亮蓝G-250染色法测量蛋白浓度后,取等量蛋白质上样进行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电泳分离后的蛋白质转移至硝酸纤维素膜上,用含牛血清白蛋白的封闭液进行封闭后,与稀释的FOXF1多克隆抗体进行杂交,再与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二抗孵育。经化学发光、显影和定影,发现肝癌组织中转录因子FOXF1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癌周肝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检测,FOXF1在蛋白质水平上的表达与上述结果一致。二、Notch转录因子其家族成员的结构具有高度保守性,在细胞分化、发育中起着关键作用。本研究采用RT-PCR法在各样品中均观察到Notch2在基因水平的表达,但在癌周肝组织与肝癌组织之间,未观察到Notch2基因表达水平上的显著差异。Western杂交法未能在蛋白质水平上检测到各组织中Notch2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肝癌组织与癌周肝组织之间Notch2蛋白质的表达水平没有差异。三、HNF6是肝细胞丰富转录因子家族中较新的成员,可调控肝细胞特异性基因的表达,在肝脏增殖过程中HNF6表达水平明显增高,在肝细胞的分化及功能维持上起重要作用。本研究通过RT-PCR法可在基因水平上检测到各组织中HNF6的表达。Western杂交法可在蛋白质水平上检测到各组织中HNF6的表达。结果表明,癌周肝组织与肝癌组织之间HNF6基因和蛋白质表达水平无显著差异。本研究结合免疫组织化学、逆转录PCR和Western杂交技术,分别在基因和蛋白质水平上初步探索了转录因子FOXF1、Notch2和HNF6在人类肝癌中的表达规律。在基因和蛋白质水平上均发现转录因子FOXF1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显著下调,提示该因子可能在肿瘤抑制中发挥作用,与抑癌基因可能存在某种程度的相互作用,有可能成为肿瘤基因诊断新的筛选标志和肿瘤基因治疗新的靶标,为进一步研究该转录因子在肝癌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本研究同时初步探索了各转录因子在肝癌发生中的相互关系以及他们之间的上下游关系,为寻找可能存在的新的上下游因子关系提供了线索。通过基因水平表达和蛋白质水平表达差异上的相互弥补,克服各种检测技术的缺陷,发挥各种检测手段的优势,以期了解上述各基因表达规律的全貌。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候选抑癌基因FOXF1在子宫颈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J].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16(06)
- [2].ETV1、FOXF1表达与胃肠间质瘤[J]. 协和医学杂志 2020(05)
- [3].FOXF1蛋白在胃癌中的表达及意义[J]. 广东医学 2017(24)
- [4].FOXF1基因在肿瘤中的研究进展[J]. 中国肿瘤 2017(11)
- [5].结肠癌组织FOXF1基因甲基化检测及其临床意义[J]. 新医学 2013(06)
- [6].FOXF1基因在肾细胞癌中的研究进展[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28)
- [7].FOXF1在涎腺腺样囊性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研究[J]. 浙江医学 201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