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贤坤(广西北海市中医医院放射科广西北海536000)
【中图分类号】R68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12-0178-01
【摘要】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及其三维重建(3-D)与多平面重组(MPR)技术在外伤膝关节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5例病例膝关节外伤就医而X线平片显示无明显骨折情况的患者均采用16层螺旋CT进行扫描,在工作站上进行3D及MPR等影像后处理,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和综合分析。结果15例患者中,其中右胫骨平台骨折3例,左侧胫骨平台骨折2例,股骨髁间骨折1例;2例伴有关节积液,7例有关节周围软组织肿胀。16层螺旋CT的3-D图像可清晰显示游离体的立体形态,MPR图像则可以多平面,多角度地观察游离体的大小、形态、密度、位置,对病变显示满意。结论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能提供骨关节病变非常有价值的空间关系信息,临床应用价值大,有利于膝关节骨折诊断。
【关键词】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多平面重建(MPR)容积重建(VR)膝关节骨折
膝关节是人体大关节中结构最复杂的关节之一,临床上膝关节骨折较为常见,创伤后X线平片和轴位CT难以立体、全面、客观地显示其骨折和移位程度。笔者收集15例经手术或临床随访证实,并同时具备完整X线和16层螺旋CT三维(3D)和多平面重建(MPR)图象资料进行对照分析,着重探讨3D和MPR在膝关节骨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1材料与方法
本组15例患者,其中男性12例,女性3例,年龄20-60岁,平均37岁。临床表现主要有外伤史和膝关节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症状。全部病例先采用斯达夫DR摄片机进行正侧位摄片检查,然后采用GEligntspeed16层螺旋CT扫描机对15例患者行膝关节螺旋扫描。患者采用仰卧位,扫描范围由股骨内外髁至胫骨平台,包括整个膝关节。矩阵512×512,扫描完成后所有后处理重建在AW4.4工作站上完成。主要重建方式有容积再现(VR);多平面重建(MPR)。以标准算法、0.625mm层厚重建得到的薄层轴位图像为基础进行VR图像制作;以骨算法、0.625mm层厚重建得到的薄层轴位图像为基础进行MPR图像制作。
2结果
15例患者中,右胫骨平台骨折3例,左侧胫骨平台骨折2例,股骨髁间骨折1例;其中2例伴有关节积液,7例有关节周围软组织肿胀。X线平片未见明显异常者7例,而上述患者经16层螺旋CT扫描通过MPR和VR技术处理后,均可清晰地显示关节骨折形态和移位情况。
3讨论
膝关节创伤性骨折在临床急诊外伤患者的处置中并不少见,膝关节组成诸骨皆有可能发生骨折,一旦骨折则多为复杂性骨折,常规X线平片能明确显示膝关节大部分骨折的部位和类型,但对部分深层的移位不明显的骨折由于影像的重叠而显示欠佳。16层螺旋CT的超薄层扫描实现了“等体素”成像,即每一体素在冠状位、矢状位及横轴位三个方向上均是相等的,保证了MPR影像上任意层面空间分辩率的一致,高分辨率的“各向同性成像”,是我们可以在图像后处理工作中获得空间分辩率极佳的各种重建图像,更重要的是可以在AW4.4工作站上运用VR及MPR等技术进行处理。VR显示技术是目前最高级的三维重建方式[1],是对容积内不同像素施加不同的透明度,可以通过透明部分观察其后的结构,实现三维立体逼真的显示效果。在完成病变、骨折整体部位三维重建。MPR为多平面重组,能在任意平面上对容积资料进行多平面分层重组,能从各个层面和角度上更为细致地分析病变的内部结构与周围组织的关系,从而大大超越了横断面图像的局限性[2]。其最大优点在于可以任意平面,任意角度、以任意厚度重建图像,且图像信息无损失。特别是在轴位上不好定位的图像,结合MPR图像可以准确定位。运用VR技术处理图像时,应选用标准算法或软组织算法来对扫描后的断层图像进行减薄,这样得到的三维图像表面柔和,清晰逼真。
多层螺旋CT扫描显示为横断分层扫描,密度分辨力高,无影像重叠所限,能清晰显示普通X线平片无法显示的细微骨折情况。并且通过三维重建图像可以用任意角度旋转,以最佳视角观察,可完整显示股骨内外侧髁、髌骨、胫骨平台内外侧及腓骨小头等的大体解剖结构,清晰显示膝关节骨折的形态及骨折块移位的程度、方向,了解胫骨平台破坏以及塌陷的程度和损伤的范围、胫骨平台塌陷的幅度及骨折裂隙的宽度。
综上所述,MSCT在取得完整扫描信息的基础上、在工作站上进行各种后处理,大大提高了影像医生对膝关节外伤骨折诊断的准确率,其精确的定位定性显示也给临床医生提供了直观立体的清晰图像,为临床治疗特别是手术方案的制定提供了有力依据。随着MSCT应用技术的进一步深入,其在临床上的应用会更加广阔。
参考文献
[1]段少银,康江河,黄锡恩,等.容积重建(VR)法的技术参数及应用[J].放射学实践,2000,15(6):434-436.
[2]吴沛宏,卢丽霞,黄毅.螺旋CT诊断学[M].广州:广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