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婆婆针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婆婆针,聚炔苷,正交设计,提取工艺
婆婆针论文文献综述
张清华,刘玉红,蒋海强[1](2013)在《正交设计优选婆婆针中聚炔苷的提取工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提取婆婆针中聚炔苷的工艺。方法以聚炔苷含量为指标,采用正交设计优选最佳提取工艺。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70%乙醇,10倍量,回流提取1 h,提取3次。结论乙醇提取法优于水提取法。乙醇浓度对婆婆针中聚炔苷溶出量影响显着。(本文来源于《食品与药品》期刊2013年05期)
孙佳,柏彦伸,朱雪峰,李洪艳,姜长阳[2](2013)在《婆婆针愈伤组织及试管苗培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保护野生资源,满足栽培需求,以婆婆针嫩茎为材料,进行了愈伤组织培养和分化培养、不定芽生根和生根继代繁殖培养以及试管苗移栽和定植的研究。结果表明:MS+蔗糖30 g/L+BA 0.4 mg/L+2,4-D 1.8 mg/L是嫩茎段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和继代繁殖培养的理想培养基;1/2MS+AgNO31.0 mg/L+ZT 0.4 mg/L+NAA 0.1 mg/L是嫩茎愈伤组织分化不定芽培养的理想培养基。White+ABT 2号1.4 mg/L+蔗糖12 g/L+IAA 0.3 mg/L是不定芽生根培养和试管苗生根继代繁殖培养的理想培养基;试管苗移栽和定植容易成活;定植的试管苗保持了野生婆婆针的所有植物学性状。(本文来源于《现代农业科技》期刊2013年11期)
李昉[3](2007)在《野生植物婆婆针营养成分的研究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对野生植物婆婆针的营养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婆婆针中含有多种营养成分,丰富的矿质元素和维生素及其-β胡萝卜素。婆婆针中至少含有17种氨基酸。旨在为开发利用植物资源提供科学依据。(本文来源于《浙江化工》期刊2007年02期)
马明,王建平,徐凌川[4](2005)在《婆婆针化学成分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婆婆针Bidensbipinnata的化学成分,从中寻找具有抗癌和抗炎生物活性及药用前景的天然化合物。方法采用硅胶、聚酰胺和高效制备液相分离化合物,运用波谱技术分析确定化学结构。结果从婆婆针中得到10个化合物,鉴定了其中6个,分别为:鬼针聚炔苷()、2-β-D-吡喃葡萄糖基-1,13-二羟基-11(反)-十叁烯-3,5,7,9-四炔()命名为鬼针聚炔苷B、金丝桃苷()、7,3′,4′-叁羟基-6-(3″,6″-二乙酰氧基-β-D-吡喃葡萄糖基)-橙酮()、7,3′,4′-叁羟基-6-(6″-乙酰氧基-β-D-吡喃葡萄糖基)-橙酮()、7,3′,4′-叁羟基-6-(4″,6″-二乙酰氧基-β-D-吡喃葡萄糖基)-橙酮()。结论化合物为新化合物,化合物为首次从该植物分离得到。(本文来源于《中草药》期刊2005年01期)
马明[5](2003)在《婆婆针有效部位化学成分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婆婆针(Bidens bipinnata)是菊科鬼针草属植物,民间药用历史悠久,治疗作用广泛,疗效确切,药材资源丰富。在鬼针草属二百叁十余种植物中,婆婆针是国内研究最多的种之一,而国外研究却较少。药理作用研究表明,婆婆针具有抗炎作用、抑菌作用、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及抗肿瘤作用。聚炔类成分和黄酮类成分是其主要的有效成分。 国内外文献检索表明,对婆婆针中聚炔类成分研究较少,黄酮类成分研究也有待于进一步开展。为此,我们对婆婆针中的有效成分进行了系统分离,采用硅胶柱、聚酰胺柱、高效液相制备色谱等方法,从婆婆针中得到单体化合物10个,鉴定了其中6个,分别为:鬼针聚炔苷(1),2-β-D-吡喃葡萄糖基-1,13-二羟基-11(反)-十叁烯-3,5,7,9-四炔(2),金丝桃苷(3),7,3’,4’-叁羟基-6-(3”,6”-二乙酰氧基-β-D-吡喃葡萄糖基)-橙酮(4),7,3’,4’-叁羟基-6-(6”-乙酰氧基-β-D-吡喃葡萄糖基)-橙酮(5),7,3’,4’-叁羟基-6-(4”,6”-二乙酰氧基-β-D-吡喃葡萄糖基)-橙酮(6)。 化合物2经国际联机检索,为首次发现的新成分,命名为鬼针聚炔苷B(bipinnatapolyacetyloside B)。化合物4未经国际联机检索,但经查询CA分子式索引也为首次发现的新成分。化合物5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得到。上述研究为婆婆针的新药开发提供了依据。(本文来源于《山东中医药大学》期刊2003-04-20)
王佳,杨辉,林中文,孙汉董[6](1997)在《婆婆针的化学成分》一文中研究指出婆婆针(BidensbipinnataLinn.)是具有清热解毒功效的民间药用植物.从婆婆针的地上部分分离鉴定了3个苯丙素甙类化合物,4-O-(6″-O-对-香豆酰基-β-D-吡喃葡萄糖)-对-香豆酸(1),4-O-(2″-O-乙酰基-6″-O-对-香豆酰基-β-D-吡喃葡萄糖)-对-香豆酸(2)及4-O-(2″,4″-O-二乙酰基-6″-O-对-香豆酰基-β-D-吡喃葡萄糖)-对-香豆酸(3),其中(3)为一新化合物.同时还得到5个已知化合物,(顺)-6-O-(4″,6″-二乙酰基-β-D-吡喃葡萄糖)-6,7,3′,4′-四羟基橙酮(4),胡萝卜甙(5),豆甾醇葡萄糖甙(6),丁二酸(7)和3-β-D-吡喃葡萄糖-1-羟基-6(反)-十四烯-8,10,12-三炔(8).(本文来源于《云南植物研究》期刊1997年03期)
婆婆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保护野生资源,满足栽培需求,以婆婆针嫩茎为材料,进行了愈伤组织培养和分化培养、不定芽生根和生根继代繁殖培养以及试管苗移栽和定植的研究。结果表明:MS+蔗糖30 g/L+BA 0.4 mg/L+2,4-D 1.8 mg/L是嫩茎段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和继代繁殖培养的理想培养基;1/2MS+AgNO31.0 mg/L+ZT 0.4 mg/L+NAA 0.1 mg/L是嫩茎愈伤组织分化不定芽培养的理想培养基。White+ABT 2号1.4 mg/L+蔗糖12 g/L+IAA 0.3 mg/L是不定芽生根培养和试管苗生根继代繁殖培养的理想培养基;试管苗移栽和定植容易成活;定植的试管苗保持了野生婆婆针的所有植物学性状。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婆婆针论文参考文献
[1].张清华,刘玉红,蒋海强.正交设计优选婆婆针中聚炔苷的提取工艺研究[J].食品与药品.2013
[2].孙佳,柏彦伸,朱雪峰,李洪艳,姜长阳.婆婆针愈伤组织及试管苗培养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3
[3].李昉.野生植物婆婆针营养成分的研究及应用[J].浙江化工.2007
[4].马明,王建平,徐凌川.婆婆针化学成分的研究[J].中草药.2005
[5].马明.婆婆针有效部位化学成分的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3
[6].王佳,杨辉,林中文,孙汉董.婆婆针的化学成分[J].云南植物研究.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