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目: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鉴定及加固方法的应用研究
论文类型: 硕士论文
论文专业: 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
作者: 王厂
导师: 杨溥,李英民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鉴定标准,抗震鉴定,抗震加固,抗震性能
文献来源: 重庆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我国是一个多地震国家,地震区分布范围广,历次大地震造成了极大的损失,现有的大量建筑物迫切需要抗震鉴定及加固,原因在于:1)抗震设防烈度有所提高,或原结构设计未进行抗震设计;2)我国50~60 年代甚至更早建造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已接近或超过其服役基准期,结构的安全性下降,是否满足抗震要求,需要进行抗震鉴定;3)经受过地震的结构,需要进行抗震鉴定。我国《建筑抗震鉴定标准》(GB50023-95)自1995 年颁布实施已近十年,其设防目标、鉴定方法等方面尚存诸多不尽合理之处,亟待重新修订。在结构加固方面,虽然工程界及研究者已意识到基于构件承载力的加固将会影响结构整体性能,但目前的现状仍是针对承载力不足的单根构件。鉴于此,本文首先依照我国现行抗震鉴定标准编制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鉴定程序,然后从现行鉴定标准中的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房屋抗震鉴定理论背景出发,对两级鉴定方法的重要性及存在的诸多问题进行探讨研究;并通过结构算例分析指出抗震鉴定过程中进行弹塑性变形验算的必要性。另一方面,本文建立了常用构件抗震加固方法的计算理论公式,同时从安全可靠性、施工方便性和经济适用性等方面对各种加固方法特点进行总结,为抗震加固方法的选择提供依据;最后,本文采用静力非线性分析方法和动力时程分析方法对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在多遇地震、常遇地震和罕遇地震下加固前后的抗震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总结了基于承载力的构件加固应当注意的诸多问题,指出在对截面承载力验算不够的构件进行加固之后从加固结构整体性出发对楼层刚度和强度均匀性进行控制的重要性。本文研究工作期望成为抗震鉴定标准修订的参考依据,并且能为实际抗震加固工程提供有价值的建议。
论文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我国抗震鉴定及加固的发展历史
1.2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鉴定及加固现状
1.2.1 抗震鉴定的现状
1.2.2 抗震加固技术的现状
1.2.3 我国抗震鉴定的过程和实际中常用的抗震加固技术
1.3 本文的研究目的和主要内容
2 抗震鉴定程序编制及若干问题研究
2.1 引言
2.2 鉴定程序的编制
2.2.1 第一级鉴定程序的编制原理
2.2.2 第一级鉴定程序界面及其应用介绍
2.2.3 第二级鉴定程序的编制原理
2.2.4 第二级鉴定程序界面及其应用介绍
2.3 抗震鉴定的理论背景及现存问题的研究
2.3.1 抗震鉴定的思路
2.3.2 局部影响系数和体系影响系数的确定
2.3.3 楼层现有受剪承载力计算
2.3.4 弹塑性变形验算的必要性探讨
2.4 抗震鉴定修订建议
2.4.1 美国联邦紧急救援署的作法
2.4.2 现行抗震规范的作法
2.4.3 本文建议的作法
2.4.4 结构抗倒塌变形验算的进一步探讨
2.4.5 基于抗震性能(变形)抗震鉴定方法设想
2.5 小结
3 抗震加固计算和技术的实用性研究
3.1 引言
3.2 抗震加固途径及其分类
3.3 常用构件加固方法的特点及承载力计算
3.3.1 加固方法的特点
3.3.2 构件加固后截面承载力验算
3.3.3 在构件加固中应注意问题
3.4 小结
4 抗震加固算例
4.1 引言
4.2 建筑结构抗震加固
4.2.1 建筑结构概况
4.2.2 结构加固方案
4.3 结构加固前后的弹性及弹塑性时程分析
4.3.1 时程分析法原理
4.3.2 多遇地震下计算结果分析
4.3.3 基本设防地震下结构抗震性能对比分析
4.3.4 罕遇地震下结构抗震性能对比分析
4.4 结构加固前后罕遇地震下的静力非线性分析
4.4.1 非线性静力分析方法的原理
4.4.2 初始弹性需求谱的确定和侧向力的施加
4.4.3 分析过程及结果
4.5 罕遇地震下静力非线性分析与动力弹塑性时程分析结果对比
4.6 小结
5 结束语
5.1 本文所取得的初步成果
5.2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工作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发布时间: 2005-11-07
参考文献
- [1].沈阳某车站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检测鉴定与加固[D]. 高维泽.辽宁科技大学2013
- [2].防屈曲支撑在框架结构整体加固中的性能研究和应用[D]. 宋东良.河北工程大学2017
- [3].某框架结构两种加固方案的对比研究[D]. 张腾.河北工程大学2015
- [4].基于整体性能的框架增层改造与加固方法研究[D]. 邱彦升.华中科技大学2011
- [5].基于ANSYS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加固后整体抗震性能研究[D]. 刘占元.河北工业大学2012
- [6].粘贴加固中粘贴材料用量及其利用程度的研究[D]. 谭宇昂.湖南大学2005
- [7].CFRP加固钢筋混凝土T形梁的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D]. 汪冬生.武汉理工大学2005
- [8].邯郸市某工程加固实例分析[D]. 王敏.河北工程大学2014
- [9].基于实际工程的结构加固改造技术研究[D]. 冯琛.北京建筑大学2014
- [10].高层建筑结构加固改造研究[D]. 吴仕岩.天津大学2004
相关论文
- [1].钢筋混凝土单层厂房抗震鉴定及加固方法研究[D]. 丁孙玮.同济大学2008
- [2].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鉴定及消能减震加固方法的研究[D]. 肖志.重庆大学2006
- [3].砌体结构房屋可靠性鉴定与加固方法及实例[D]. 何建.重庆大学2006
- [4].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实用抗震鉴定方法及其应用[D]. 张付可.重庆大学2004
- [5].多层砌体房屋的抗震鉴定研究[D]. 张行.华中科技大学2004
- [6].现有小高层钢筋混凝土房屋的抗震鉴定与加固[D]. 钱斌.华中科技大学2004
- [7].加层改造砌体房屋的抗震鉴定与加固研究[D]. 张杰.华中科技大学2004
- [8].中美抗震规范的地震作用计算与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措施的比较研究[D]. 李剑.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2005
- [9].既有建筑物结构检测鉴定技术及加固措施研究[D]. 许本东.西南交通大学2005
- [10].结构抗震加固和消能减震优化设计方法[D]. 白雪霜.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2002
标签: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论文; 抗震鉴定标准论文; 抗震鉴定论文; 抗震加固论文; 抗震性能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