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目的:根据全国名老中医焦树德教授有关强直性脊柱炎肾虚督寒的理论,采用补肾强督治偻汤加减治疗肾虚督寒型强直性脊柱炎,对治疗前后临床及实验室检测指标进行分析评价,并从分子生物学角度对OPG/RANKL/RANK信号传导通路系统的认识来初步探讨该方对强直性脊柱炎骨质变化影响的机理。方法:对纳入本研究的30例辨证属肾虚督寒证的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患者予以名老中医焦树德教授经验方“补肾强督治偻汤”治疗24周。在严格按照临床研究设计的基础上,对纳入患者进行自身前后对照研究,通过分析治疗前后ASAS疗效指标、中医证候疗效指标、主要疗效指标、实验室炎症指标、及放射学、肝肾功能等情况的变化,进行治疗前后的比较,同时分析治疗前后实验室指标及血清OPG、RANKL等相关资料的变化关系,通过统计学分析、探讨补肾强督治偻汤对AS患者骨质改变的机理。结果:(1) ASAS疗效完成实验的30例AS患者在服用补肾强督治偻汤在疗程12时有12例临床缓解达ASAS20,占40.00%,ASAS50共10例,占33.33%,达ASAS70有2例,占总病人6.67%;在疗程24周时临床缓解达ASAS20有6例,占20.00%,共有15例患者达ASAS50,占50.00%,有4例达ASAS70,占13.33%。(2)中医证候疗效在疗程4周、12周、24周时中医证候疗效的总有效率分别为36.67%(11/30)、83.33%(25/30)、90.00%(27/30);疗程24周有4例临床痊愈,显效16例,有效7例,总有效率90.00%。(3)临床症状比较治疗后主要疗效指标(包括脊柱痛、晨僵时间、BASFI指数、BASDAI指数、患者对疾病的评分、医生对疾病的评分)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疗程24周时枕墙距、指地距、Schober试验与治疗前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胸廓活动度与治疗前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4)实验室指标比较疗程24周时与治疗前ESR、CRP、IgA、IgG及IgM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射学治疗前后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5) AS患者人与正常人血清OPG、RANKL数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S患者血清OPG、RANKL在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补肾强督治偻汤加减治疗肾虚督寒型AS患者在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证候分级量化上均有明显改善,能很好地控制AS病情;(2)补肾强督治偻汤加减治疗肾虚督寒型AS病人在治疗24周后,放射学检查及胸廓活动度与治疗前相比无明显差异,血清OPG、RANKL水平明显降低,反映补肾强督治偻汤能减缓或防止AS患者的骨质破坏,并在一定程度上有改善作用。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补肾强督治偻汤论文; 强直性脊柱炎论文; 肾虚督寒论文; 骨保护素论文; 核因子受体活化因子配体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