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成华山东省高青县青城镇中心小学256304
生本教育:一种真正关注学生的理念,一种完全颠覆传统教学模式的理念,一种崇尚学生自学提高、教师和学生一同快乐成长的理念。最初面对生本理念心存太多的新鲜感,各所实验学校成功的案例、学习与快乐相融合的教学课堂、学生积极参与自学讨论的劲头、流利的言语与自信的展现……那种种实在令人羡慕不已。开始期望我的学生也可以这样,可自运用于自己课堂感慨甚多,那种新鲜感早已不复存在,接踵而至的是要面对层出不穷的困难和未曾处理过的新局面。课堂教学模式的转变、小组的建构、前置研究的设计……有意无意地考验着我们改革的前进之路,只得在实践中不断地发现、摸索与改进。
一、转变教师自身观念
自己也是从学生一路走到现在,深知知识的枯燥无味,老师要讲得详细到极点才会听得明白。亲临教学时时担忧,学生讲不放心,自己讲也害怕不够透彻、明了,致使学生不能真正领悟,于是课堂上总是卖力地讲解,渐渐的课堂成了我的天下。每堂公开课结束,命中率最高的评语就是“还是说得太多”。而这正是与生本教育背道而驰,梅鑫老师说过:“要彻底抛弃以前的师本做法,才能很快进入生本。”生本是要把课堂、知识归还给学生,我开始试探着慢慢放开握紧的手,放手让学生去做课前准备、大胆地想象、勇敢地提出问题、亲自动手实践、还要用心互相评价,时刻告诉要自己从心底里相信我的孩子们,相信他们会有出色的表现,完全可以做得很好。而身为教师应该做的是转身倾听并适时引导,开始思考有哪些具有开放且有价值的问题需要学生充分的探索与研究,课堂上如何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该以什么样的方式交流,学生泛泛而谈时又该如何引领孩子继续深入、当孩子遭遇到困难时,怎样拨开他眼前的迷雾……我不能代替学生学习的角色,但也不能褪去本该承担的角色。
二、充分发挥学生的作用
1.由两人向四人过渡。讨论时四人小组中有孩子不会说、不想说,没机会说、东瞧西看、不用心听,那么就从同桌两人合作、交流开始。两人一组,你说我听,我说你听。人少,听、说和想时注意力相对集中,分工比较简单,学生更容易领会老师的意思,操作起来比较容易,慢慢就会形成合作、讨论的气氛。有了好的合作规范之后再过渡到四人小组的交流讨论,这样才可更好地发挥应有的作用。
2.充分发挥组长的作用。在小组学习中,小组长容易出现两种极端情况:要么威力无比,要么没有角色意识或是没有组织能力。因此需要老师召集组长与其交谈根据小组情况进行具体细致的指导,包括组内讨论与班级汇报中的分工、如何让小组里的每个成员都积极参与、怎样与台下的学生进行互动、怎样去帮助组内的每一位同学,真正让小组发挥实效。
3.恰当而又及时的评价。每个孩子都喜欢被赏识被表扬,他们开始认真自学、踊跃回答问题、主动参与讨论交流,一句适时而又贴合实际的表扬会让他们更有前进的动力。自以为做得很好,同事对我的评价却是“还不够关注学生,吝啬你的评价而且生硬单一”,是啊,所以要更加用心的观察和倾听,当他们做得很好时你要发自内心的去表扬他们,鼓励他们,同时提倡要求学生之间进行互相评价,来自朋友间的问候会更有意义。
小组建设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应该给予时间、给予等待。当然,仍有很多的地方需要进一步研究改进,比如说:对于问题的探索与交流怎样才能让孩子去思考探索的更好?怎样去合作交流才能更到位?交流的过程中又要注意些什么?孩子没有想到的教师怎样去适时的点拨?怎样才能更好的“倾听”与“吸纳”?……借助于小组优势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意识,让学生在小组内茁壮成长。踏入生本自知坎坷无限,但心存梦想,理应快乐前行。
三、前置研究精细设计
前置学习首先是为了给予学生更多自主学习的空间,课外的充分研究可以让课内的学习更具深入,课内的交流更具宽泛。前置性学习的设计就学生心理层面应该是“接受并喜欢”,就教师设计层面应该是“开放并具价值”,就内容构筑层面应该是“少而精”。而处于摸索阶段我却感觉应从详细设计、深入挖掘开始,只有如此才能让学生领悟前置自学不仅仅是表面的功夫,而是要从各个方面去“深入”探究,当学生适应并发觉应该深层次研究时,在开始趋于“少而精”的设计。进而提高学生的自学意识,让学生喜欢自学、掌握自学的方法、更好地进行自学。
当然前置研究并不代表课堂教学的全部,还是应该按照一定规划的程序,大致预设的路径展开,在需要的时候前置学习的内容引入课内,充分交流,并提升新的认识。这样做,使得课内研究的深度与广度得到进一步拓展,同时也使得数学学习的学习需要、数学思想、逻辑化问题等都能得到有效解决。
教学的转变、孩子的适应都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而我也正在努力着……
前方那未知旅途或许是风雨不息
但总会展露阳光美景
未来那漫漫长路或许是坎坷荆棘
但更要彰显奋力拼搏
风正潮平,自当扬帆破浪
任重道远,更需快马加鞭
细看教育走向生本
静待教育激扬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