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人民医院马王堆院区湖南长沙410000
【摘要】目的:对应用丹红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1日至2016年3月1日收治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共计60例,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患者。对两组患者均行常规治疗方法,对实验组患者加行丹红注射液疗法,对比两组患者的心绞痛改善情况、心电图变化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心绞痛改善情况、心电图变化情况显著性优于对照组,差异比较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丹红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显著,对患者的心绞痛症状、心电图情况均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关键词】丹红注射液;不稳定型心绞痛;治疗效果
不稳定型心绞痛是临床上常见的、多发的急性冠脉综合征之一,并且随着人们饮食结构的变化,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发病趋势向年轻化发展[1],且病情较复杂,治疗难度较大,严重时容易导致患者出现猝死的情况,给患者造成了极大的心理压力以及精神负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发病率较高[2],发病机制是由于患者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破裂,导致患者内皮下急性血栓形成,并伴有不同程度的表面血栓形成以及远端血管栓塞情况发生,导致患者的心肌供血不足,发生心肌缺氧,从而导致患者出现心脏疼痛感[3]。目前,临床上主要采取药物治疗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进行针对性治疗,控制患者的病情发展,缓解患者的心痛症状,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几率。本院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应用丹红注射液治疗的治疗效果进行如下研究。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我院2015年3月1日至2016年3月1日收治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选取6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实验组(n=30)与对照组(n=30)。所有患者均符合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相关临床诊断标准。其中实验组患者中男性为19例,女性为11例,最大年龄为63岁,最小年龄为42岁,平均年龄为(54.58±4.12)岁,最长病程是7年,最短病程是0.8年,平均病程是(5.4±2.1)年,合并高血压疾病的患者为15例,合并高血脂疾病的患者为10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为5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为20例,女性为10例,最大年龄为62岁,最小年龄为43岁,平均年龄为(52.25±5.25)岁,最长病程是6年,最短病程是1年,平均病程是(5.6±2.8)年,合并高血压疾病的患者为14例,合并高血脂疾病的患者为9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为7例。将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合并疾病类型等一般资料方面对比发现并无显著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临床研究价值。
1.2方法
对两组患者均行常规治疗方法,治疗方法是:取用5mg硝酸甘油与浓度为10%的250ml葡萄糖注射液(或生理盐水)进行混合稀释后对患者进行静脉滴注操作,并同时进行抗凝、抗血小板聚集、调脂、降血压疗法。
对实验组患者加行丹红注射液疗法,治疗方法是:取用20ml丹红注射液与浓度为10%的250ml葡萄糖注射液(或生理盐水)进行混合稀释后对患者进行静脉滴注操作,1次/日,连续10天治疗。
1.3疗效判定标准
采用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评定标准对患者的心绞痛改善情况进行判定。有效:治疗一个疗程后患者的心绞痛症状消失或者基本消失,发作次数至少减少80%;好转:治疗一个疗程后患者的心绞痛症状有明显减轻,发作次数减少50%~80%;无效:治疗一个疗程后患者的心绞痛症状无变化,发作次数减少50%以下。
采用《中国常见心脑血管疾病诊治指南》判定患者的心电图变化情况。有效:患者的心电图复查ST段以及T波基本恢复正常且运动试验转为阴性;好转:症状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且心电图复查ST段低平、T波倒置情况有所纠正;无效:症状基本无变化,心电图复查ST段低平且T波倒置情况无好转。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参与研究的6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所有临床数据均应用SPSS17.0软件进行分析,其中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心绞痛改善情况、心电图变化情况对比均用率的形式表示,行X2检验,当数据结果呈现为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心绞痛改善情况、心电图变化情况进行比较后发现,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的心绞痛改善情况、心电图变化情况均显著性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表2。
3讨论
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发病机制是粥样斑块继发病理改变引发患者局部血流量下降导致的缺血性心绞痛[4],容易导致患者出现血脂代谢异常以及炎性反应,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影响。目前,临床上主要采取丹红注射液药物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进行对症治疗,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
丹参可以有效的降低患者的血液粘滞度[5],抑制患者的血小板聚集,加快患者的血液流速,清楚患者体内的氧自由基。红花是一种重要的活血化瘀类中药,红花对抑制血小板的黏附、聚集均有较好的临床作用,同时可以对缺血再灌注损伤进行积极的防治。丹红注射液的主要成分是丹参以及红花,其不仅具有抗炎、祛除血管内斑块的药物作用,而且具有加快血管内流速、扩张血管、抑制血小板聚集、促进血栓溶解等药物作用[6],显著改善了患者的心脏血液微循环,抑制了患者体内血栓的形成。
通过对本次研究结果的分析发现,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行丹红注射液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显著,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的心绞痛改善情况、心电图变化情况均显著性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丹红注射液对改善患者的心绞痛症状、促进患者的心电图恢复正常方面均有较高的促进作用,提升了患者的临床疗效,控制了患者的病情发展。
综上所述,应用丹红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不仅临床疗效显著,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绞痛症状以及心电图变化情况,有效降低了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几率,而且药效持久稳定,并无不良反应情况发生,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张臣,刘翔,邢之华等.丹红注射液联合阿托伐他汀钙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2(1):46-47.
[2]缪玲,胡咏华.阿托伐他汀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1):78-80.
[3]董静,陈韵岱,刘红旭等.丹红注射液对不稳定型心绞痛血瘀证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围手术期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J].中医杂志,2014,55(13):1109-1112.
[4]王峰,姜贺,万江等.丹红注射液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合并抑郁状态的临床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4(12):1478-1479.
[5]刘晋利.丹红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6,14(8):884-886.
[6]郑敏茹.丹红注射液联合地尔硫卓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4(7):820-82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