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连贯性是语篇的主要特征之一。连贯研究一直是语篇分析的一个重要方面,它不仅具有理论价值,而且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连贯研究有利于我们进一步认识语篇的结构以及语言在语篇层次上如何实现语言的多重功能。连贯是决定语义结构的主要因素,在以语篇为基础的翻译活动中显得尤为重要。翻译的直接对象和最终产品都是语篇,而语篇翻译的过程可以说就是连贯的识别和重构的过程。在翻译中,语篇连贯的实现与否直接关系到译文的交际功能的成败,并影响着译者对翻译策略的选择。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在充分理解原文连贯模式的前提下,以实现原文的交际功能为目的,以原文的连贯结构为参照系,根据目的语的要求采取不同的策略,来重构译文的连贯性。全文分为六个章节。第一章介绍了语篇连贯与英语诗歌翻译,并阐释了本文研究的意义和目的。第二章是对国内外语篇连贯研究的回顾,提出语篇连贯性研究存在的问题,详细地论述了衔接和连贯的关系,明确了连贯概念的理论定义,并提出从韩礼德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角度来研究英语诗歌翻译中语篇连贯性的理论框架。第三章借助连贯显性和隐性的分类,以可以反映显性和隐性连贯特性的英语诗歌为例,从系统功能语言学角度分析了影响原语语篇连贯性的因素,从而说明原语连贯的识别对英语诗歌翻译的重要性。其中显性因素主要有语篇及物性系统、主述位、信息结构、非结构衔接以及语音语调,而隐性因素主要集中在语境、诗歌中广泛运用的隐喻和互文性。第四章分析了英汉诗歌连贯的区别,并且以理解原诗连贯结构为前提,提出了一些翻译中可以借鉴的策略,如保留或修正原文连贯模式,来重构译文连贯性。第五章通过对一首小诗的原文和两个译文的全面对比分析表明,以系统功能语言学为基础的语篇连贯性研究在英语诗歌翻译中具有可操作性。它能够为诗歌翻译提供客观的衡量标准,从而获得最佳译文。第六章总结了全文阐释的内容,简要地归纳了本文对连贯研究作出的新贡献以及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小议诗歌翻译[J]. 品位经典 2020(02)
- [2].读者主体性原则在儿童诗歌翻译中的应用[J]. 海外英语 2020(08)
- [3].诗歌翻译研究的理论创新:从“以顿代步”到“以平仄代抑扬”[J].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20(03)
- [4].生态翻译学视域下诗歌翻译的形式之思——以《英韵三字经》为例[J]. 民族翻译 2018(01)
- [5].赵萝蕤诗歌翻译策略初探——以《我自己的歌》为例[J]. 现代交际 2017(04)
- [6].诗歌翻译中的审美转移——以白居易《长相思》的英译为例[J]. 东方翻译 2017(03)
- [7].论“三步译法”在英汉诗歌翻译中的运用[J]. 才智 2016(22)
- [8].浅析苏曼殊诗歌翻译思想[J]. 赤子(上中旬) 2015(06)
- [9].戴着镣铐起舞——诗歌翻译为何难的几点分析[J].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5(12)
- [10].试论现代诗歌翻译的“信、达、雅”——以小池昌代诗歌汉译为例[J]. 大观(论坛) 2019(12)
- [11].诗歌翻译[J]. 英语知识 2011(10)
- [12].英汉诗歌翻译原则浅探[J]. 中国校外教育 2011(16)
- [13].英汉诗歌翻译中的意象比较[J]. 文教资料 2008(11)
- [14].从李清照诗词看诗歌翻译的创造性[J]. 短篇小说(原创版) 2017(05)
- [15].泰戈尔诗歌翻译中的意象研究[J]. 翻译论坛 2016(03)
- [16].浅析影响诗歌翻译的因素——以《西风颂》为例[J]. 青年文学家 2017(12)
- [17].从赵彦春英译诗歌探究汉诗英译之方法论[J]. 校园英语 2017(04)
- [18].主持人语[J]. 江南(江南诗) 2017(04)
- [19].古典诗歌翻译方法探析[J]. 课外语文 2017(15)
- [20].从朱光潜的“音律说”看诗歌翻译中的音律翻译——以许渊冲的《诗经》翻译为例[J]. 校园英语 2017(21)
- [21].从A Psalm of Life汉译本中看诗歌翻译中的韵律[J]. 北方文学 2017(23)
- [22].拿汉语读,用英文写——说说中文诗歌翻译中存在的问题及策略[J]. 明日风尚 2017(05)
- [23].“诗歌翻译三美论”的艺术性再现——以杨宪益英译《葬花吟》为例[J]. 牡丹 2017(18)
- [24].美国汉学家华兹生的诗歌翻译思想评析[J]. 复旦外国语言文学论丛 2017(01)
- [25].探讨文化移入中的英汉诗歌翻译对比[J]. 长江丛刊 2017(29)
- [26].查良铮诗歌翻译之“选择适应论”阐释[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12)
- [27].诗歌翻译策略的“分”与“合”——以《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四个英译本为例[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6)
- [28].诗歌翻译的移情研究[J]. 外国语文 2013(05)
- [29].浅谈中国诗歌翻译的历史与现状[J]. 作家 2011(18)
- [30].《浮士德》译后感言[J]. 东方翻译 201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