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研究

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研究

论文摘要

现代社会,随着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作为社会信息重要来源的大众传媒也以其一日千里的速度发展和普及。大量媒介化信息(mediated information)已成为大学生信息来源最重要的渠道。同时,裹挟着不同意识形态的媒介信息也以不同方式改变着大学生的思想观念、行为模式、心理状态、价值判断,影响着大学生精神文化生活和思想道德的建设与养成。媒介已经成为影响大学生确立价值观及世界观的重要因素。因此,理性地认识媒介和辨别媒介信息,领会媒介及其信息的影响力,积极利用媒介促进自身发展、进步已成为当代大学生应面对信息时代的必然选择,也是当代高等教育的重要课题。媒介素养教育从20世纪30年代提出至今,经过近八十年的发展,在西方国家已经形成成熟的理论框架和实践体系,融入了从小学至大学各个阶段的课程体系之中。然而,由于我国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研究起步相对较晚,至目前为止,还处于理论摸索阶段,而且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重要性还未引起包括大学生群体在内的社会广泛认知和充分肯定。因此,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作为学术话语权的积极建构,本土化的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研究是当前开展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调查是实证研究的基础。文章从大学生媒介接触、媒介知识、媒介意识、媒介伦理、媒介能力五个维度来调查大学生的媒介素养现状,测量大学生的媒介素养,以期为高校媒介素养教育策略研究提供依据。结果显示,大学生媒介素养整体层次不高,尚处于自发、盲目状态,媒介素养综合能力亟待提高。文章采用思辨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结合教育学、心理学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学相关理论,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顺序,围绕研究的主要内容从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展开论述。第一,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理论基础,这是全文立论的基点。本文在总结国内外关于媒介素养、媒介素养教育基本概念、内涵的基础上对我国大学生媒介素养及媒介素养教育的内涵进行诠释。揭示我国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研究、实践的进展与不足,为本土化的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体系建构提供基本的理论支撑。第二,大学生媒介素养及其教育现状调查,这是文章的依据。文章从大学生媒介素养的五个维度出发,对我国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以安徽省高校为例)展开调查,总结结论,提出现阶段开展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同时,依据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开展现状,对当前我国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实践不足问题进行原因分析。第三,对我国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开展提出建议,这是本文的成’果。文章针对我国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不足,结合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借鉴国内外媒介素养教育成功模式,对开展本土化的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进行思考,提出建议。笔者认为,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有效开展离不开本土化的基础理论研究、教育理念的正确定位、教育主体建构的积极思考、教育内容的科学设计、教育途径的有效探索、科学的学科体系构建和优化的教学环节思考。积极建构社会教育系统,加强学科体系建设是开展、完善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之根本。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媒介素养与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
  • 1.1 基础理论概说
  • 1.1.1 媒介素养
  • 1.1.2 媒介素养教育
  • 1.2 我国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研究现状
  • 1.2.1 研究的进展
  • 1.2.2 研究的不足
  • 第2章 大学生媒介素养与媒介素养教育现状调查
  • 2.1 调查背景及目的
  • 2.2 调查样本与内容
  • 2.3 调查分析
  • 2.3.1 媒介接触呈现高频率、复合化态势
  • 2.3.2 媒介使用凸显理性与功利性色彩
  • 2.3.3 媒介知识尚处自发水平,缺乏科学性、系统性
  • 2.3.4 媒介工具意识较强,判断、反思意识薄弱
  • 2.3.5 媒介道德立场脆弱,自律意识缺乏
  • 2.3.6 媒介能力层次较浅、水平较低
  • 2.4 调查结论:教育实践不足是导致大学生媒介素养不高的根本原因
  • 2.4.1 大学生对媒介的依赖性日益增强
  • 2.4.2 媒介的负面效应逐渐凸显
  • 2.4.3 教育实践严重不足
  • 2.5 当前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实践不足的原因分析
  • 2.5.1 大学生内在需求不足
  • 2.5.2 社会外在认识欠缺
  • 2.5.3 教育体系构建缺失
  • 2.5.4 教育资源短缺
  • 2.5.5 教育保障体系不健全
  • 第3章 开展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几点建议
  • 3.1 教育基础理论研究
  • 3.2 教育理念探讨
  • 3.2.1 国外媒介素养教育价值取向分析
  • 3.2.2 我国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理念思考
  • 3.3 教育主体构建
  • 3.3.1 大学生主体—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在动因
  • 3.3.2 高校—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主要承担者
  • 3.3.3 社会—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多元化网络
  • 3.4 教育内容设计
  • 3.4.1 媒介行为管理
  • 3.4.2 媒介知识教育
  • 3.4.3 媒介意识教育
  • 3.4.4 媒介伦理道德教育
  • 3.4.5 媒介能力教育
  • 3.5 教育途径选择
  • 3.5.1 国外媒介素养教育发展经验借鉴
  • 3.5.2 我国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途径探究
  • 3.6 学科体系建构
  • 3.6.1 学科建构模式
  • 3.6.2 师资培养
  • 3.6.3 教材编写
  • 3.7 教学环节设计
  • 3.7.1 课程模式构建
  • 3.7.2 教学方法探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法国义务教育阶段媒介素养教育及启示[J]. 民办高等教育研究 2016(01)
    • [2].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解析[J]. 唐山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03)
    • [3].未成年人道德养成与媒介素养教育[J]. 西南科技大学高教研究 2017(03)
    • [4].推广网络媒介素养教育提升医学研究生人文素质[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0(02)
    • [5].媒介文化语境中的大学生新媒介素养教育有效路径研究[J]. 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上旬刊) 2020(01)
    • [6].媒介素养教育在高等院校开展的实践研究[J]. 传媒论坛 2020(05)
    • [7].电影媒介素养教育:高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新视角[J]. 电影文学 2020(07)
    • [8].国外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综述[J]. 青年记者 2020(02)
    • [9].高校媒介素养教育的课程实践探讨——评《融合式媒介素养教育研究》[J]. 林产工业 2020(01)
    • [10].新媒介素养教育的推进策略探析[J]. 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20(01)
    • [11].高职院校媒介素养教育研究[J].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02)
    • [12].交互式纪录项目的媒介素养教育效能研究[J]. 传媒 2020(12)
    • [13].媒介社会化背景下藏族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体系研究[J]. 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02)
    • [14].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现状与提升策略研究[J]. 传媒论坛 2020(14)
    • [15].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及提升策略——基于思想政治教育视域[J]. 机械职业教育 2020(07)
    • [16].协同理论视角下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探析[J]. 福建商学院学报 2020(02)
    • [17].网络媒介素养教育与青少年道德建设[J].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2020(09)
    • [18].回放与展望:中国媒介素养发展的20年[J]. 新闻与写作 2020(08)
    • [19].数字环境下媒介素养教育研究的历史坐标和时代使命[J].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2020(09)
    • [20].高校媒介素养教育与现代化公民的培养[J]. 视听 2020(10)
    • [21].“信息疫情”下的媒介素养教育探索[J]. 新闻传播 2020(14)
    • [22].高校图书馆嵌入式媒介素养教育的实现路径和实施方式研究[J].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20(09)
    • [23].后疫情时代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的机遇和挑战[J]. 青年记者 2020(23)
    • [24].新媒介素养教育的议题建构与教学探索[J]. 青年记者 2020(23)
    • [25].师范生媒介素养教育研究[J]. 教育评论 2018(11)
    • [26].高校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研究与探索[J]. 电脑与电信 2018(10)
    • [27].新媒体语境下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研究[J]. 新闻爱好者 2018(11)
    • [28].欧美媒介素养教育的内涵、范式与借鉴[J]. 传媒 2018(24)
    • [29].中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应处理好几对关系[J].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2019(01)
    • [30].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探析[J].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2019(01)

    标签:;  ;  ;  ;  

    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