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助词“过”研究综述

动态助词“过”研究综述

论文摘要

动态助词“过”是现代汉语中的一个高频虚词。半个世纪以来,动态助词“过”的研究逐渐深入与多样化,从各种角度进行研究动态助词“过”的论文近百篇。由于动态助词具有独特的灵活多变性,动态助词“过”的研究还存在着不少有争议的问题需要归纳、总结与统一,便于今后的语言研究、使用和教学。本文旨在从“过”的语法化、性质、语法意义、“过”的相关搭配以及“过”和“了”的比较等角度对原始研究论文中的观点进行搜集、分析、梳理、归纳与总结,将动态助词“过”的研究成果尽量全面、客观地呈现出来,给学术界提供一些思考和借鉴。全文主要内容包括五部分:一、关于动态助词“过”的语法化首先,“过”的语法化的过程中,萌芽阶段主要分为木霁弘(1989)代表的“魏晋南北朝”说,王力(1980)、刘坚等(1992)、杨永龙(2001)代表的“唐代”说和太田辰夫(1958)代表的“宋代”说。发展阶段主要通过王力(1980)、木霁弘(1989)、吴福祥(1996)、林新年(2004)综述了“过”的虚化过程以及在当时的使用情况。成熟阶段主要包括木霁弘(1989)的“宋代”说和石毓智(2004)、刘坚等(1992)的“元代”说。其次,从句法结构、认知、语义三个角度总结了曹广顺(1995)、俞光中,植田均(1999)、林新年(2004)、彭睿(2009)、李永(2005)、吴云(2004)等对于“过”的语法化机制方面的阐释。二、关于“过”的性质“过”的性质主要分为以黎锦熙(1924)、陆志韦(1951)为代表的“后附副词”说;以杨伯峻(1956)为代表“小品词”说;以王力(1982)为代表“记号”说;以陆宗达,俞敏(1954)、吕叔湘,孙德宣(1956)、龙果夫(1958)、赵元任(1968)、朱德熙(1979)、张静(1980)为代表的“词尾(词缀)”说以及太田辰夫(1958)、胡裕树(1962)、黄伯荣,廖序东(1979)、张志公(1982)为代表“助词”说。三、关于“过”的语法意义“过”的义项划分方面,学界上主要有“一分法”以龙果夫(1958)、胡裕树(1965)为代表和“二分法”以孔令达(1995)、张晓铃(1986A)、刘月华(1988)为代表。在综述“过”的语法意义时,本文以孔令达(1995)等人的“二分法”为标准,总结“过1”和“过2”的语法意义以及二者的区分方法。四、关于“过”的相关搭配根据孔令达(1986AB)、刘月华(1988)、张晓铃(1986A)等文献通过谓词性词语和短语两方面综述“过”的相关搭配。各家关于“过”搭配的论述基本相近,只是详略稍有不同。五、关于“过”和“了”的比较根据吕叔湘(1980)、贾双虎(1983)、张谊生(2000)、刘月华(1988)等文献分别综述“过”和“了”的互换与共现关系以及二者语法意义和结构形式上的差异。此外,本文还对“过”的方言研究、“过”的对外汉语研究以及“过”的专书研究进行了简要的总结,以期综述更加丰富与全面。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关于动态助词“过”的语法化
  • 1.1 关于“过”的语法化过程
  • 1.1.1 动态助词“过”的萌芽阶段
  • 1.1.2 动态助词“过”的发展阶段
  • 1.1.3 动态助词“过”的成熟(基本使用)阶段
  • 1.2 关于“过”语法化机制的阐释
  • §2.关于“过”的性质
  • 2.1 “后附副词”说
  • 2.2 “小品词”说
  • 2.3 “记号”说
  • 2.4 “词尾(词缀)”说
  • 2.5 “助词”说
  • §3.关于动态助词“过”的语法意义
  • 3.1 一分法
  • 3.2 二分法
  • 1”和“过2”'>3.2.1 “过1”和“过2
  • 1”和“过2”的区分方法'>3.2.2 “过1”和“过2”的区分方法
  • §4.关于“过”的相关搭配
  • 4.1 能与动态助词“过”搭配的谓词性词语
  • 4.1.1 能与动态助词“过”搭配的动词
  • 4.1.2 能与动态助词“过”搭配的形容词
  • 4.2 能与动态助词“过”搭配的短语
  • 4.2.1 能与动态助词“过”搭配的动词性短语
  • 4.2.2 能与动态助词“过”搭配的时间状语
  • §5.关于“过”与“了”的比较
  • 5.1 关于“了”
  • 5.2 “过”与“了”的关系
  • 5.2.1 “过”和“了”可以互换
  • 5.2.2 “过”和“了”可以共现
  • 5.3 “过”与“了”的差异
  • 5.3.1 语法意义方面
  • 5.3.2 结构形式方面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 [1].刘月华作品[J]. 人民公交 2019(01)
    • [2].为打工子弟建书屋[J]. 新天地 2017(05)
    • [3].“刘姥姥”为打工子弟搭建温馨小屋[J]. 金秋 2017(19)
    • [4].“了”的语法意义研究综述[J]. 山海经 2016(04)
    • [5].二胎剖顺不纠结[J]. 家庭医学 2016(01)
    • [6].与副词“还”相关的强调标记[J].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 2016(07)
    • [7].“V起”、“V来”、“V起来”的两点考察[J]. 青年文学家 2018(06)
    • [8].“V不C”构式研究综述[J].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 2015(04)
    • [9].童心绘梦[J]. 小星星(高年级版) 2014(Z2)

    标签:;  ;  ;  

    动态助词“过”研究综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