卟吩模型论文-张俊龙

卟吩模型论文-张俊龙

导读:本文包含了卟吩模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稀土,近红外发光,仿生敏化,配位化学

卟吩模型论文文献综述

张俊龙[1](2017)在《卟吩内酯:新型仿生四吡咯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四吡咯分子是金属酶中常见的金属辅酶。寻找合适的化学模型模拟自然界中的四吡咯金属辅酶不仅有利于深化对金属酶和金属蛋白的基本认识,也有利于拓展四吡咯化学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实验室在2009年发现金氧化卟啉为卟吩内酯以来,围绕卟吩内酯的合成、表征、催化和生物应用等方面开展了较为系统的工作。在催化方面,我们主要以共轭饱和度为出发点,实现了高效氮、氢原子转移反应。在敏化方面,我们针对近红外发光稀土离子的内量子产率低的问题,从传能效率和发光内量子产率两方面,设计具有高量子产率的近红外稀土配合物。近年来,获得的创新成果主要包括:1)实现近红外区域光物理性质的精准调控,优化稀土近红外发光的敏化过程,获得迄今为止最高量子产率的稀土(镱)配合物3;2)发展碳氟键修饰的新方法,为合成高亮度稀土配合物生物探针提供方法学基础4;3)揭示内酯化结构与细胞行为的关系,探索金属配合物在细胞成像、光动力治疗等领域的生物应用5。(本文来源于《中国化学会第四届卟啉与酞菁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17-07-06)

朱燕[2](2009)在《托尼卟吩结构模型中B-C二吡咯结构单元的合成》一文中研究指出托尼卟吩是一类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天然环状四吡咯化合物,它在抗肿瘤方面,癌症的化学治疗和光动力治疗方面都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其合成和应用研究是目前天然产物化学的重要研究内容和热点。本论文通过对卟吩化合物及吡咯类单体化合物的各种合成方法进行分析与比较,为托尼卟吩化合物的全合成路线及其中各结构单元的合成路线的设计提供了依据。根据“3+1”合成法,设计出托尼卟吩结构模型的全合成路线,对托尼卟吩结构模型B环结构单元3-甲基-2-氧杂-1H-吡咯,C环结构单元2-乙氧羰基-3-溴-4-甲基-5-甲酰基吡咯以及B-C-二吡咯结构单元2-乙氧羰基-3-溴-4-甲基-5-((4-甲基-5-氧杂-1H-吡咯-2(5H)-乙撑)甲基-1H-吡咯等吡咯衍生物的合成进行了研究。B-C二吡咯结构单元的合成是由有α位空位的B环结构单元与α位上有甲酰基的C环结构单元在碱性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的。其中B环结构单元是由草酰乙酸二乙酯与氨基丙酮通过Knorr缩合生成2-羧基-3-乙氧羰基-4-甲基吡咯,再经由脱羧和氧化得到,该环总收率为20.4%;C环结构单元是由乙酰乙酸乙酯、甲酸乙酯及丁酮等原料经过亚硝化、克莱森缩合、Knorr缩合成环得到2-乙氧羰基-4,5-二甲基-吡咯,再溴化和甲酰化反应得到,该环总收率为46.4%。在上述合成过程中,通过红外光谱(IR)、~1H核磁共振光谱(~1H NMR)、气质连用(GC-MS)以及质谱(MS)等检测手段对所合成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在有些反应步骤中研究了不同反应条件对产物得率的影响,确定了较佳工艺条件。研究结果表明,各目标化合物的合成路线科学合理而且简捷、反应条件温和。(本文来源于《南京理工大学》期刊2009-05-01)

蔡超君,胡炳成,吕春绪,刘登红[3](2007)在《托尼卟吩结构模型中D环结构单元的合成》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乙酰乙酸乙酯(1)为原料经过肟化、还原缩合成环等反应首先合成knorr吡咯(4),然后再由knorr吡咯经氧化反应得到2,4-二乙氧羰基-3-甲基-5-甲酰基吡咯(5),5经皂化反应得到2-羧基-3-甲基-4-乙氧羰基-5-甲酰基吡咯(6),6再经溴化反应得到2-溴-3-甲基-4-乙氧羰基-5-甲酰基吡咯(7),最后,7通过皂化及脱羧得到托尼卟吩结构模型的重要中间体D环结构单元2-溴-3-甲基-5-甲酰基吡咯(Ⅴ)。合成产物的结构都通过1HNMR、IR和GC-MS或MS得到了表征。同时对第二步中氧化反应中的氧化剂以及第四步溴化反应中的溶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氧化反应中的最佳氧化剂为硝酸铈铵,产率达到91.5%,溴化反应中的最佳溶剂为甲醇,反应产率达到58%。(本文来源于《精细化工》期刊2007年03期)

卟吩模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托尼卟吩是一类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天然环状四吡咯化合物,它在抗肿瘤方面,癌症的化学治疗和光动力治疗方面都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其合成和应用研究是目前天然产物化学的重要研究内容和热点。本论文通过对卟吩化合物及吡咯类单体化合物的各种合成方法进行分析与比较,为托尼卟吩化合物的全合成路线及其中各结构单元的合成路线的设计提供了依据。根据“3+1”合成法,设计出托尼卟吩结构模型的全合成路线,对托尼卟吩结构模型B环结构单元3-甲基-2-氧杂-1H-吡咯,C环结构单元2-乙氧羰基-3-溴-4-甲基-5-甲酰基吡咯以及B-C-二吡咯结构单元2-乙氧羰基-3-溴-4-甲基-5-((4-甲基-5-氧杂-1H-吡咯-2(5H)-乙撑)甲基-1H-吡咯等吡咯衍生物的合成进行了研究。B-C二吡咯结构单元的合成是由有α位空位的B环结构单元与α位上有甲酰基的C环结构单元在碱性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的。其中B环结构单元是由草酰乙酸二乙酯与氨基丙酮通过Knorr缩合生成2-羧基-3-乙氧羰基-4-甲基吡咯,再经由脱羧和氧化得到,该环总收率为20.4%;C环结构单元是由乙酰乙酸乙酯、甲酸乙酯及丁酮等原料经过亚硝化、克莱森缩合、Knorr缩合成环得到2-乙氧羰基-4,5-二甲基-吡咯,再溴化和甲酰化反应得到,该环总收率为46.4%。在上述合成过程中,通过红外光谱(IR)、~1H核磁共振光谱(~1H NMR)、气质连用(GC-MS)以及质谱(MS)等检测手段对所合成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在有些反应步骤中研究了不同反应条件对产物得率的影响,确定了较佳工艺条件。研究结果表明,各目标化合物的合成路线科学合理而且简捷、反应条件温和。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卟吩模型论文参考文献

[1].张俊龙.卟吩内酯:新型仿生四吡咯模型[C].中国化学会第四届卟啉与酞菁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7

[2].朱燕.托尼卟吩结构模型中B-C二吡咯结构单元的合成[D].南京理工大学.2009

[3].蔡超君,胡炳成,吕春绪,刘登红.托尼卟吩结构模型中D环结构单元的合成[J].精细化工.2007

标签:;  ;  ;  ;  

卟吩模型论文-张俊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