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至天癸颗粒论文-陈艳花,连方,张雪洛,柳俊珍,崔向荣

二至天癸颗粒论文-陈艳花,连方,张雪洛,柳俊珍,崔向荣

导读:本文包含了二至天癸颗粒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二至天癸颗粒,超排卵,GDNF,GFR-1mRNA

二至天癸颗粒论文文献综述

陈艳花,连方,张雪洛,柳俊珍,崔向荣[1](2019)在《二至天癸颗粒对超排卵小鼠GDNF、GFR-1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从卵母细胞生殖泡裂解(GVBD)、第一极体的排出(PB1)的角度,探讨二至天癸颗粒改善卵母细胞质量及优胚率的可能机制。方法:将165只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及对照组用注射用尿促性素(HMG)和注射用绒促性素(HCG)超排卵,连续灌胃给药(治疗组用二至天癸颗粒,对照组用等量生理盐水),空白组无超排卵及灌胃给药等治疗。3组又各分为1、2两组。治疗组与对照组腹腔注射HMG 48 h后,空白组于动情周期当天,全部1组脱颈处死小鼠,取GV期DOs,观察PB1排出,收集卵母细胞,之后成熟卵母细胞行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家族特异性受体a-1(GFR-1)mRNA的表达检测。治疗组与对照组2组5只小鼠腹腔注射HCG10 IU,按雌∶雄=1∶1比例分别合笼饲养,合笼次日作为妊娠第1天。取受精卵,观察卵裂率、成胚率。空白组于确定发现阴道动情周期当天为第0天,即合笼,第2天晨发现阴道栓后,取受精卵,观察卵裂率、成胚率。结果:治疗组GV期卵母细胞GVBD率、PB1排出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鼠受精卵卵裂率及成胚率,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卵母细胞GFR-1mRNA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二至天癸颗粒提高小鼠卵母细胞GFR-1mRNA的表达,促进卵母细胞GVBD和PB1的排出,改善了卵母细胞成熟度,提高卵细胞质量,从而提高胚胎质量。(本文来源于《山西中医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赵艳晓[2](2018)在《二至天癸颗粒对不孕症患者胚胎着床期子宫内膜H19表达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二至天癸颗粒治疗肾阴虚不孕症的疗效及其对患者胚胎着床期子宫内膜H19表达的影响。方法:将70例肾阴虚不孕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观察组在超促排卵长方案基础上接受二至天癸颗粒治疗,对照组超促排卵长方案基础上接受安慰剂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变化情况,比较两组患者HCG注射日子宫相关情况、H19双等位基因表达率、生化妊娠率和临床妊娠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88 2,P=0.699 1);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HCG)注射日,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显着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311 7,P=0.000 1)。HCG注射日,观察组A型子宫内膜比例显着高于对照组,子宫动脉阻力指数、搏动指数显着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化妊娠率、临床妊娠率显着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胚胎着床期子宫内膜H19双等位基因表达率显着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至天癸颗粒治疗肾阴虚不孕症的疗效确切,并且其可以改善子宫内膜印记基因H19的表达。(本文来源于《河南中医》期刊2018年03期)

连方,相珊[3](2017)在《二至天癸方对IVF-ET患者颗粒细胞凋亡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二至天癸方干预调节PI3K/Akt信号通路关键效应分子p-Akt、PI3K及与通路相关的Bad水平对肾气虚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患者卵细胞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行IVF-ET的肾气虚不孕症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二至天癸方结合IVF-ET治疗),安慰剂组(安慰剂颗粒结合IVF-ET治疗),每组40例,另选取40名因男方因素行IVF-ET的女性志愿者为健康对照组(安慰剂颗粒结合IVF-ET治疗)。3组患者均于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降调节的前一周期开始加服二至天癸方或安慰剂颗粒至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注射日停药。观察3组患者临床妊娠率、颗粒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法检测PI3K/Akt信号转导通路p-Akt、PI3K、Bad蛋白水平。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安慰剂组PI3K、p-Akt蛋白表达量降低,Bad蛋白表达量升高(P<0.05,P<0.01);与安慰剂组比较,治疗组PI3K、p-Akt蛋白表达量升高,Bad蛋白表达量降低(P<0.05,P<0.01)。与安慰剂组比较,健康对照组及治疗组卵巢颗粒细胞凋亡率均降低,临床妊娠率增高(P<0.05,P<0.01)。结论二至天癸方可能是通过PI3K/Akt信号转导通路,下调Bad因子表达,抑制颗粒细胞凋亡,从而提高IVF-ET患者卵细胞质量,最终改善肾气虚不孕症患者的IVF-ET结局。(本文来源于《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期刊2017年11期)

连方,宁桂君[4](2017)在《二至天癸颗粒对高龄肾阴虚型IVF患者AGEs、RAGEmRNA及治疗结局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补肾中药对高龄肾阴虚型不孕女性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过程中治疗结局的影响,并通过检测卵泡液中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浓度以及颗粒细胞上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mRNA的表达,从细胞衰老及卵泡液微环境的角度探讨补肾中药对改善高龄肾阴虚型不孕患者卵细胞质量及提高临床妊娠率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选取于本中心就诊的72例因输卵管因素行IVF-ET治疗的高龄肾阴虚型不孕女(本文来源于《第9届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妇产科专业委员会第二次学术会议论文集》期刊2017-09-14)

连方,宁桂君[5](2017)在《二至天癸颗粒对高龄肾阴虚型IVF患者AGEs、RAGEmRNA及治疗结局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高龄不孕发病率在呈上升趋势,辅助生殖技术(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y,ART)的发展为这部分高龄不孕患者带来了一定的希望,然而高质量的卵母细胞数量的欠缺使得其临床妊娠率并未得到满意的提高,本研究以卵泡液及颗粒细胞为靶点,将补肾中药二至天癸颗粒与ART相结合,通过检测卵泡液中AGEs及颗粒细胞RAGEm RNA的表达,从细胞衰老及卵泡液微环境的角度探讨补肾中药对改善高龄肾阴虚型不孕患者卵细胞质量及提高临床妊娠率的可能作用机制。(本文来源于《第9届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妇产科专业委员会第二次学术会议论文集》期刊2017-09-14)

邵元惠[6](2017)在《基于Wnt/β-catenin通路探讨二至天癸颗粒改善肾阴虚IVF患者治疗结局的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本课题通过研究二至天癸颗粒对卵巢颗粒细胞Wnt/β-catenin通路中关键效应分子Wnt2、Cx43、β-catenin表达水平及卵细胞成熟过程的影响,以细胞增殖为视角,探究补肾中药改善肾阴虚型IVF不孕症患者胚胎质量及妊娠结局的作用机制。方法:从2015年8月-2016年12月于本中心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术治疗的患者中,选取70例因输卵管因素行IVF的肾阴虚不孕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二至天癸颗粒治疗组与安慰剂组各35例。分组方法是随机的。另外,选取35例正常女性作为正常对照组(男方因素)。治疗组患者于进入COH方案前叁个月经周期的卵泡期始口服二至天癸颗粒14日。安慰剂组及正常对照组患者口服安慰剂(具体用法同上)。进入IVF周期后均联合西药促排卵治疗。比较两组肾虚患者治疗前后肾阴虚症候积分有无差异;比较叁组患者HCG日血E2、LH、P水平是否有差异;取卵后比较叁组患者的受精率、优质胚胎率、临床妊娠率以及取卵日卵巢颗粒细胞Wnt/β-catenin通路中Wnt2、Cx43、β-catenin在蛋白水平的表达差异。结果:1、二至天癸颗粒组患者的肾阴虚症状经过治疗后有非常明显的改善(P<0.01),与安慰剂组相比,其效果更佳(P<0.01)。2.二至天癸颗粒组患者的受精率、优质胚率和临床妊娠率较安慰剂组均有较为明显的增高(P<0.05);3.通过对比发现,叁组患者卵巢颗粒细胞Wnt信号通路中关键效应分子Wnt2、Cx43、β-catenin蛋白表达有差异。治疗组患者颗粒细胞Wnt2、Cx43、β-catenin的表达水平较安慰剂组均有明显上调。与正常对照组相较,安慰剂组中Wnt2、Cx43、β-catenin表达均明显下调。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二至天癸颗粒可明显改善肾阴虚型不孕症患者的肾虚症状;2、二至天癸颗粒可能是通过调控卵巢颗粒细胞Wnt/β-catenin通路,上调通路中关键因子Wnt2、Cx43、β-catenin蛋白的表达,促进颗粒细胞增殖,提高患者的受精率、优质胚率,最终改善其临床受孕率,从而达到治疗目的;3、以Wnt/β-catenin通路为媒介,将现代医学理论与传统医学理论相结合,从细胞增殖角度证实了“肾主生殖”理论的科学性。在现代辅助生殖技术中发挥了传统中医的优势。(本文来源于《山东中医药大学》期刊2017-06-20)

李婷婷,连方,孙振高,郭颖,吴海萃[7](2017)在《二至天癸颗粒对肾气虚不孕患者颗粒细胞Fas通路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补肾益天癸之二至天癸颗粒对肾气虚不孕患者颗粒细胞Fas通路的影响。方法:分析2013年12月—2015年9月就诊于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生殖与遗传中心,符合病例选择标准的肾气虚不孕症患者7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二至天癸颗粒+IVF标准长方案)和对照组(安慰剂+IVF标准长方案),取卵日收集卵泡GC,采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颗粒细胞Fas L、Fas、Caspase8、Caspase3蛋白的含量,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mRNA含量,观察组间差异。结果:两组患者GC中均有Fas L、Fas、Caspase8、Caspase3的mRNA和蛋白表达,且在治疗组的表达均低于对照组(P<0.05);与未妊娠者相比,妊娠者GCFas L、Fas、Caspase8、Caspase3的mRNA和蛋白表达均较低(P<0.05)。结论:二至天癸颗粒可以下调Fas通路四个蛋白的表达。推测这可能是其抑制颗粒细胞凋亡,提高卵细胞质量和胚胎质量从而提高临床妊娠率的机制之一。(本文来源于《辽宁中医杂志》期刊2017年03期)

连方,张心耸,肖征[8](2017)在《二至天癸颗粒治疗肾阴虚低促性腺激素性腺功能减退症的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二至天癸颗粒治疗肾阴虚低促性腺激素性腺功能减退症(HH)的作用机理。方法 60例肾阴虚低促性腺激素性腺功能减退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口服二至天癸颗粒治疗,对照组口服六味地黄颗粒,并选取同期门诊30例育龄妇女作空白对照。测定3组患者月经期2~3天性激素和子宫长度、内膜厚度、卵巢平均体积、窦卵泡个数以及子宫、卵巢血流动力学;测定研究组和对照组HCG注射日子宫、卵巢动脉血流动力学,血清LH、E2、P、VEGF水平以及子宫内膜厚度、类型、内膜血流分布;比较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月经变化、基础内分泌水平和肾阴虚证候变化。结果 (1)HCG注射日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子宫、卵巢血流为高速低阻型,E2、LH、VEGF水平比对照组高,子宫内膜厚度、类型、内膜血管形态比对照组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月经期FSH、LH、E2水平升高幅度,月经量及周期改善程度,肾阴虚证候改善程度,研究组比对照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研究组排卵率、妊娠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至天癸颗粒可以提高HH患者卵泡期FSH、LH、E2水平,提高围排卵期VEGF水平,提高排卵前LH水平,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促进卵泡生长发育、成熟及排出,进一步提高胚胎着床率及妊娠率。(本文来源于《中国现代医药杂志》期刊2017年02期)

李婷婷,连方,孙振高[9](2017)在《二至天癸颗粒对小鼠卵细胞及胚胎质量的影响及其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二至天癸颗粒提高小鼠卵细胞及胚胎质量的机制。方法将180只7周龄雌性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叁组各60例。二至天癸组予二至天癸颗粒加注射用尿促性素(HMG)超排卵;注射用绒毛膜促性素(HCG)组予HMG及HCG超排卵;空白组不干预。每组各30只取卵及颗粒细胞,解剖镜下观察卵母细胞形态,有极体排出计为MⅡ卵,计算优质卵率(MⅡ卵/获卵数)。剩余30只小鼠取胚胎行形态学观察,记录优质胚胎数、计算优质胚胎率。Western blotting法和RT-PCR法分别检测颗粒细胞Fas L、Fas、Caspase8、Caspase3 mRNA及其蛋白表达;荧光素酶法检测MⅡ卵及胚胎ATP。分析Fas L、Fas、Caspase8、Caspase3表达与MⅡ卵及胚胎平均ATP的相关性。结果叁组获卵数和MⅡ卵数比较,结果均为二至天癸组>HCG组>空白组,但二至天癸组与HCG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与空白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叁组优质卵率和MⅡ卵平均ATP含量比较,结果均为二至天癸组>空白组>HCG组,且二至天癸组明显高于HCG组(P<0.05),但二至天癸组和空白组相比、空白组和HCG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叁组胚胎数比较,二至天癸组>HCG组>空白组,但HCG组和空白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优质胚胎数二至天癸组>空白组>HCG组,但叁组间两两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优质胚胎率和胚胎平均ATP空白组与二至天癸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均明显高于HCG组(P均<0.01)。二至天癸组Fas和Caspase3蛋白及mRNA表达均低于HCG组(P均<0.05),与空白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Fas L蛋白及mRNA叁组间表达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二至天癸组Caspase8 mRNA与HCG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但Caspase8蛋白表达低于HCG组(P>0.05)。Caspase3蛋白和mRNA的表达与MⅡ卵及胚胎平均ATP含量均呈负相关(P均<0.05)。结论二至天癸颗粒可提高卵细胞质量和胚胎质量,其机制可能为下调颗粒细胞Fas、Caspase3表达。(本文来源于《山东医药》期刊2017年04期)

连方,张君探,赵地,孙振高,张良[10](2016)在《复方二至天癸颗粒预处理对IVF降调周期子宫内膜CD4、CD8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复方二至天癸颗粒与复方六味地黄颗粒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准备周期子宫内膜T淋巴细胞(CD4、CD8)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提高临床妊娠率的可能机制。方法按双盲随机数字表法将进入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准备周期的不孕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31例,对照组31例,分别予二至天癸颗粒、六味地黄颗粒预处理两个周期,并在第二周期(即降调节周期)月经第21天左右(即着床期),吸取内膜组织少许,检测T淋巴细胞(CD4、CD8);同时分别对两组患者肾气阴两虚证候积分变化、临床妊娠率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肾虚证候均有改善,治疗组改善更加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子宫内膜T淋巴细胞(CD4、CD8)表达比较,治疗组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临床妊娠率比较,治疗组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二至天癸颗粒能更好地提高IVF周期患者临床妊娠率,可能与降低T淋巴细胞(CD4、CD8)在子宫内膜中的表达,抑制子宫内膜免疫及改善其容受性有关,且效果优于复方六味地黄颗粒。(本文来源于《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期刊2016年11期)

二至天癸颗粒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观察二至天癸颗粒治疗肾阴虚不孕症的疗效及其对患者胚胎着床期子宫内膜H19表达的影响。方法:将70例肾阴虚不孕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观察组在超促排卵长方案基础上接受二至天癸颗粒治疗,对照组超促排卵长方案基础上接受安慰剂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变化情况,比较两组患者HCG注射日子宫相关情况、H19双等位基因表达率、生化妊娠率和临床妊娠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88 2,P=0.699 1);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HCG)注射日,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显着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311 7,P=0.000 1)。HCG注射日,观察组A型子宫内膜比例显着高于对照组,子宫动脉阻力指数、搏动指数显着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化妊娠率、临床妊娠率显着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胚胎着床期子宫内膜H19双等位基因表达率显着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至天癸颗粒治疗肾阴虚不孕症的疗效确切,并且其可以改善子宫内膜印记基因H19的表达。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二至天癸颗粒论文参考文献

[1].陈艳花,连方,张雪洛,柳俊珍,崔向荣.二至天癸颗粒对超排卵小鼠GDNF、GFR-1的影响[J].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19

[2].赵艳晓.二至天癸颗粒对不孕症患者胚胎着床期子宫内膜H19表达的影响[J].河南中医.2018

[3].连方,相珊.二至天癸方对IVF-ET患者颗粒细胞凋亡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

[4].连方,宁桂君.二至天癸颗粒对高龄肾阴虚型IVF患者AGEs、RAGEmRNA及治疗结局的影响[C].第9届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妇产科专业委员会第二次学术会议论文集.2017

[5].连方,宁桂君.二至天癸颗粒对高龄肾阴虚型IVF患者AGEs、RAGEmRNA及治疗结局的影响[C].第9届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妇产科专业委员会第二次学术会议论文集.2017

[6].邵元惠.基于Wnt/β-catenin通路探讨二至天癸颗粒改善肾阴虚IVF患者治疗结局的机制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7

[7].李婷婷,连方,孙振高,郭颖,吴海萃.二至天癸颗粒对肾气虚不孕患者颗粒细胞Fas通路的影响[J].辽宁中医杂志.2017

[8].连方,张心耸,肖征.二至天癸颗粒治疗肾阴虚低促性腺激素性腺功能减退症的机理研究[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7

[9].李婷婷,连方,孙振高.二至天癸颗粒对小鼠卵细胞及胚胎质量的影响及其机制[J].山东医药.2017

[10].连方,张君探,赵地,孙振高,张良.复方二至天癸颗粒预处理对IVF降调周期子宫内膜CD4、CD8影响研究[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

标签:;  ;  ;  ;  

二至天癸颗粒论文-陈艳花,连方,张雪洛,柳俊珍,崔向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