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氨基乙酰丙酸高效表达体系的建立及其应用

5-氨基乙酰丙酸高效表达体系的建立及其应用

论文摘要

5—氨基乙酰丙酸(5-aminolevulinic acid,ALA),是四吡咯类化合物(例如:亚铁血红素、卟啉、叶绿素和维生素B12)的共同前体,也是调节四吡咯类物质生物合成的关键代谢中间物,广泛存在于微生物、植物和动物细胞中。近年来,发现ALA在农业上可用作杀虫剂、除草剂、病毒病制剂及生长调节因子;在医学领域,ALA作为第二代光动力药物,可用于治疗各种癌症,且副作用小、疗效确切。因此对ALA的工业化生产引起了学术界和产业界的重视。本文从嗜酸芽生红细菌Rhodoblastus acidophilus中克隆得到了ALA合成酶基因,构建了高产5—氨基乙酰丙酸的工程菌,通过对工程菌培养条件的优化,大幅度提高了ALA的产量。将胞外ALA应用于作物,发现外源ALA能有效提高作物体内叶绿素含量及干物质重,同时提高了作物的抗逆性。研究工作的主要创新点和进展包括:1.根据本实验室已报道R.acidophilus的ALAS基因(Genebank登录号:DQ288861)序列,设计分别带有SacⅠ和HindⅢ酶切位点的上下游引物ALAS-FOR和ALAS-REV,克隆了大小为1267bp的ALAS目的基因片段;将目的基因与表达载体pQE30分别经SacⅠ和HindⅢ双酶切后连接,构成了原核表达载体ALAS-pQE30。将表达载体分别转化E.coli JM109、M15和BL21(DE3)菌株,通过比较3个重组菌ALA合成酶比活力及积累ALA的能力,确定重组菌E.coli M15(ALAS-pQE30)为优势菌株。2.以重组菌E.coli M15(ALAS-pQE30)为研究对象,对其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包括诱导剂、底物及抑制剂的添加量、添加时间及添加方式,同时研究了间歇式的向摇瓶中补加培养基能增大胞外浓度,经发酵放大的E.coli M15(ALAS-pQE30)过夜培养后胞外ALA积累量达到5.3791g·L-1。3.将发酵液采取高温处理或SDS变性后,低温保存能降低ALA的降解。且1%SDS处理的效果最明显,在-20℃保存时,25d内降解的ALA只有24%,4℃保存时也只降解29%。4.用M15(ALAS—pQE30)发酵液上清处理烟草和辣椒,能有效提高体内叶绿素含量,同时叶片的比叶重得到很大提高,即外源ALA能提高植物的光合作用质量、增加作物产量。而且经外源ALA处理后的烟草经霜冻与干旱胁迫后,其体内POD和CAT活性提高,而MDA含量降低,证明外源ALA能明显提高烟草的抗逆性。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ALA的生理作用及其应用
  • 1.1 ALA的生理作用
  • 1.1.1 促进光合作用
  • 1.1.1.1 调节叶绿素的合成
  • 1.1.1.2 提高叶绿素和捕光系统Ⅱ(PSⅡ)的稳定性
  • 1.1.1.3 提高光合效率
  • 1.1.2 影响呼吸作用
  • 1.1.3 促进植物组织分化
  • 1.1.4 启动细胞过氧化反应
  • 1.1.4.1 直接启动脂质过氧化反应
  • 1.1.4.2 间接启动光氧化反应
  • 1.1.5 生物体内运输
  • 1.1.6 其他方面的作用
  • 1.2 ALA的功能和应用
  • 1.2.1 农业领域的应用
  • 1.2.1.1 新型光活化杀虫除草农药
  • 1.2.1.2 促进作物生长并提高产量
  • 1.2.1.3 提高植物抗逆性
  • 1.2.1.4 促使草皮生长和绿化利用
  • 1.2.1.5 促进苹果果实着色
  • 1.2.1.6 防治病毒病
  • 1.2.1.7 其它
  • 1.2.2 ALA在医学领域的应用
  • 1.2.2.1 光动力疗法治疗皮肤癌
  • 1.2.2.2 检验铅中毒的主要试剂
  • 2.ALA生产方法
  • 2.1 化学方法合成ALA
  • 2.1.1 以马尿酸和琥珀酸为原料的合成工艺
  • 2.1.2 以吡啶,糠醛等杂环物质的衍生物为反应原料
  • 2.1.3 以乙酰丙酸或其衍生物为原料的合成工艺
  • 2.2 微生物转化合成ALA
  • 2.2.1 生物合成5—氨基乙酰丙酸的机理
  • 2.2.1.1 碳四途径LA合成的调节机理
  • 2.2.1.2 碳五途径ALA合成的调节机理
  • 2.2.2 ALA的生物合成
  • 2.2.2.1 诱变育种法
  • 2.2.2.2 基因工程菌生产ALA
  • 2.2.3 生理和环境因素对生物合成ALA的影响
  • 2.2.3.1 生物节律
  • 2.2.3.2 细胞(器)发育
  • 2.2.3.3 光和光敏素调节
  • 2.2.3.4 代谢产物的反馈调节
  • 2.2.3.5 温度效应
  • 2.2.3.6 外源激素的效应
  • 3.拟研究内容和方向
  • 第二章 ALAS基因的克隆及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 1.实验材料
  • 1.1 菌株及质粒
  • 1.2 ALAS基因特异PCR扩增引物
  • 1.3 酶和试剂盒
  • 2.实验方法
  • 2.1 光合细菌菌种嗜酸柏拉红菌的培养与纯化
  • 2.2 目的基因的克隆
  • 2.2.1 嗜酸柏拉红菌总DNA的抽提
  • 2.2.2 PCR引物设计
  • 2.2.3 PCR反应体系
  • 2.2.4 反应参数设置
  • 2.2.5 电泳检测
  • 2.2.6 PCR产物割胶回收纯化
  • 2.3 原核表达载体构建、转化
  • 2.3.1 原核表达载体ALAS-pQE30的构建
  • 2.3.1.1 PCR产物和原核表达载体pQE30的双酶切
  • 2.3.1.2 电泳检测
  • 2.3.1.3 产物割胶纯化回收
  • 2.3.1.4 表达载体的连接
  • 2.3.2 表达载体ALAS-pQE30转化大肠杆菌
  • 2.3.2.1 表达菌株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 2.3.2.2 表达载体ALAS-pQE30转化感受态细胞
  • 2.4 重组质粒的筛选
  • 2.4.1 重组质粒PCR筛选
  • 2.4.1.1 重组质粒的抽提
  • 2.4.1.2 重组质粒PCR鉴定
  • 2.4.2 重组质粒的限制性酶切鉴定
  • 3.结果与分析
  • 3.1 ALAS基因的PCR扩增
  • 3.2 ALAS-pQE30结构和构建
  • 3.3 重组质粒鉴定
  • 4.讨论
  • 第三章 重组质粒的诱导表达及蛋白的纯化与检测
  • 1.实验材料
  • 1.1 菌株
  • 1.2 培养基
  • 1.3 试剂
  • 2.实验方法
  • 2.1 ALAS基因的诱导表达
  • 2.2 细胞总蛋白的提取
  • 2.3 表达蛋白的纯化
  • 2.3.1 Ni-NTA纯化示意图
  • 2.3.2 ALA的纯化
  • 2.4 外源基因所编码蛋白的SDS-PAGE分析
  • 2.4.1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的制备
  • 2.4.1.1 胶的配制比例
  • 2.4.1.2 SDS—PAGE过程
  • 2.5 聚丙烯酸胺的染色
  • 2.6 总蛋白含量测定
  • 2.6.1 制作标准曲线
  • 2.6.2 检测样品的蛋白含量
  • 2.7 ALAS酶活性测定
  • 2.8 胞外ALA测定
  • 2.8.1 ALA标准曲线的制作
  • 2.8.2 样品中ALA含量的测定
  • 3.结果与分析
  • 3.1 重组ALAS-pQE30质粒的诱导表达及蛋白的纯化与检测结果
  • 3.2 不同菌株总蛋白含量及酶活性测定结果
  • 3.2.1 蛋白质标准曲线
  • 3.2.2 ALA标准曲线
  • 3.2.3 重组菌胞外ALA产量及ALAS的活性
  • 4.讨论
  • 第四章 工程菌产ALA培养条件优化
  • 1.试验材料
  • 1.1 菌株
  • 1.2 培养基
  • 1.3 试剂
  • 2.实验方法
  • 2.1 条件优化
  • 2.2 稳定性测评
  • 3.结论与讨论
  • 3.1 培养基的初步择定
  • 3.2 诱导条件的优化
  • 3.2.1 诱导剂的添加时机
  • 3.2.2 诱导剂的添加量
  • 3.3 诱导后的培养时间
  • 3.4 前体的优化
  • 3.4.1 琥珀酸的初始浓度对胞外ALA积累的影响
  • 3.4.2 甘氨酸的初始浓度对菌体生长和胞外ALA积累的影响
  • 3.5 乙酰丙酸(LA)对工程菌胞外ALA积累的影响
  • 3.5.1 LA添加时间对胞外ALA积累的影响
  • 3.5.2 LA添加量及添加时间对胞外ALA积累的影响
  • 3.6 发酵放大
  • 3.7 发酵液中ALA稳定性初评
  • 第五章 外源ALA在植物上的初步应用
  • 1.试验材料与试验设计
  • 1.1 试验材料与培养
  • 1.2 试验设计
  • 1.2.1 外源ALA处理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 1.2.1.1 外源ALA处理对植物体内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1.2.1.2 外源ALA处理对植物比叶重的影响
  • 1.2.2 逆境胁迫下植物体内保护酶的变化
  • 1.2.2.1 霜冻胁迫试验
  • 1.2.2.2 干旱胁迫试验
  • 1.3 试验方法
  • 1.3.1 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 1.3.2 比叶重的测定
  • 1.3.3 过氧化氢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的测定
  • 1.3.3.1 酶液制备
  • 1.3.3.2 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测定
  • 1.3.3.3 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测定
  • 1.3.4 丙二醛(MDA)的提取与测定
  • 2.结果与分析
  • 2.1 外源ALA处理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
  • 2.1.1 外源ALA处理对植物体内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2.1.2 外源ALA处理对植物比叶重的影响
  • 2.2 外源ALA处理在霜冻胁迫下引起的体内POD及CAT活性变化
  • 2.3 外源ALA处理在干旱胁迫下对烟草的影响
  • 2.3.1 不同处理在干旱胁迫下引起的体内POD及CAT活性变化
  • 2.3.2 在干旱胁迫下不同处理对烟草生长的影响
  • 3.讨论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1.结论
  • 1.1 R.acidophilus中ALAS基因的克隆
  • 1.2 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表达菌株的选择
  • 1.3 培养条件的优化
  • 1.4 发酵液中ALA的稳定性初探
  • 1.5 外源ALA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及提高抗逆性研究
  • 2.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5-氨基乙酰丙酸对奶油白菜产量与品质的影响[J]. 湖北农业科学 2020(14)
    • [2].保健食品中5-氨基乙酰丙酸磷酸盐的离子对高效液相色谱法及稳定性试验[J].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16(10)
    • [3].5-氨基乙酰丙酸对胡萝卜产量及效益的影响[J]. 园艺与种苗 2020(05)
    • [4].5-氨基乙酰丙酸的生理功能及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J]. 饲料工业 2017(01)
    • [5].生物法合成5-氨基乙酰丙酸的研究进展[J]. 发酵科技通讯 2017(03)
    • [6].微生物发酵生产5-氨基乙酰丙酸研究进展[J]. 生物工程学报 2013(09)
    • [7].发酵产生5-氨基乙酰丙酸的科氏葡萄球菌的筛选[J]. 福建农业学报 2012(09)
    • [8].氨基乙酰丙酸的生理作用及其在猪饲料中的应用[J]. 饲料广角 2010(15)
    • [9].外源5-氨基乙酰丙酸对盐胁迫下花椰菜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J]. 天津农业科学 2019(12)
    • [10].5-氨基乙酰丙酸对甜叶菊产量和糖含量的影响[J]. 中国糖料 2017(02)
    • [11].五氨基乙酰丙酸对逆境下草地早熟禾萌发及生长的影响[J]. 草地学报 2017(04)
    • [12].氨基乙酰丙酸对畜禽生产性能的影响[J]. 饲料广角 2013(20)
    • [13].5-氨基乙酰丙酸介导的光动力学治疗人脑胶质瘤[J]. 广东医学 2010(02)
    • [14].5-氨基乙酰丙酸在农业中的作用及应用[J]. 山东化工 2016(22)
    • [15].5-氨基乙酰丙酸对枣树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10(03)
    • [16].光敏剂5-氨基乙酰丙酸的临床应用[J]. 世界临床药物 2012(10)
    • [17].5-氨基乙酰丙酸对蔬菜生理作用的研究进展[J]. 金陵科技学院学报 2010(04)
    • [18].5-氨基乙酰丙酸对日光温室油麦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8(03)
    • [19].5-氨基乙酰丙酸在动物铁代谢调控中的应用进展[J]. 中国农学通报 2012(29)
    • [20].5-氨基乙酰丙酸光动力疗法治疗痤疮的作用机理[J]. 齐鲁药事 2009(06)
    • [21].外源5-氨基乙酰丙酸对盐胁迫下南瓜种子萌发及耐盐性的影响[J]. 种子 2016(12)
    • [22].日本将推出含有5-氨基乙酰丙酸磷酸盐成分的降糖保健食品[J]. 食品与机械 2016(01)
    • [23].5-氨基乙酰丙酸促进桃果皮提前着色机制研究[J]. 园艺学报 2013(06)
    • [24].5-氨基乙酰丙酸的生物合成及其应用[J]. 氨基酸和生物资源 2012(02)
    • [25].5-氨基乙酰丙酸对小球藻生长及油脂积累的影响[J].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2014(03)
    • [26].δ-氨基乙酰丙酸和维生素C对产蛋鸡铁营养状况、生产性能、血液特性和蛋品质的影响[J]. 饲料博览 2011(11)
    • [27].反相离子对液相色谱法分离分析5-氨基乙酰丙酸及4种相关组分[J].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2013(09)
    • [28].5-氨基乙酰丙酸促进水稻耐低温光抑制与抗氧化酶活性有关[J]. 中国水稻科学 2008(04)
    • [29].外源5-氨基乙酰丙酸对盐胁迫下决明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J]. 广西植物 2013(01)
    • [30].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检测低浓度5-氨基乙酰丙酸[J]. 中国农学通报 2013(12)

    标签:;  ;  ;  ;  ;  

    5-氨基乙酰丙酸高效表达体系的建立及其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