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居民感知的乡村旅游地政府职能转变 ——以武汉市木兰天池景区为例

基于居民感知的乡村旅游地政府职能转变 ——以武汉市木兰天池景区为例

论文摘要

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居民对旅游的感知不断变化;在旅游发展不同阶段,乡村旅游地政府职能侧重点不同。居民作为分散的个体,自身能力有限,无法解决旅游发展带来的诸多问题,因此对政府充满期望和企盼。在此背景下,从景区居民对旅游发展感知的角度出发,如何合理地确定政府的角色、转变政府的职能,是为本文所关注的要点。本研究以武汉市黄陂区木兰天池景区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和现场访谈法收集有效数据,剖析居民感知和政府职能之间的相互关系,探寻乡村旅游地政府职能转变的方向和策略。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乡村旅游地政府的职能在旅游发展初始阶段主要是规划开发,在成长阶段主要是规范管理,在成熟阶段主要是协调服务。(2)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乡村旅游地的农民、农村对政府职能需求发生了较大变化,呼唤地方政府尽快转变职能,从管理农业发展向引导服务旅游业发展转变。(3)合理地确定政府的角色、划分政府的职责、转变政府的职能,将在保护居民的实际利益上发挥重要的作用,有助于提高居民对旅游开发的热情和参与意识,有助于树立政府的威信和权力地位。(4)居民感知的乡村旅游地政府职能转变的契合点为:基于居民经济效益感知的政府经济职能转变、基于居民社会文化感知的政府文化职能转变和基于居民生态环境感知的政府社会职能转变。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2. 相关研究综述和本研究的意义
  • 2.1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2.1.1 国内外对旅游地居民感知和态度的研究
  • 2.1.2 国内外对旅游地居民与政府关系的研究
  • 2.1.3 国内对正股职能的研究
  • 2.2 选题依据和意义
  • 3. 基本概念、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
  • 3.1 基本概念
  • 3.1.1 乡村旅游
  • 3.1.2 居民
  • 3.1.3 感知
  • 3.1.4 政府职能转变
  • 3.2 理论基础
  • 3.2.1 利益相关者理论
  • 3.2.2 公共利益理论
  • 3.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3.2.4 旅游地发展阶段理论
  • 3.2.5 理论评述
  • 3.3 研究方法
  • 4. 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的政府职能分析
  • 4.1 乡村旅游地政府职能的内容
  • 4.2 乡村旅游发展中的政府职能定位
  • 4.2.1 初始阶段规划开发
  • 4.2.2 成长阶段规范管理
  • 4.2.3 成熟阶段协调服务
  • 4.3 乡村旅游地政府职能转变与居民的关系
  • 5. 基于居民感知的乡村旅游地政府职能转变
  • 5.1 基于居民经济效益感知的政府经济职能转变
  • 5.1.1 转变目标
  • 5.1.2 转变策略
  • 5.1.2.1 科学旅游规划,引导旅游经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 5.1.2.2 打造旅游品牌,提升产品档次,延续旅游发展生命力
  • 5.1.2.3 引导景区经营,鼓励居民参与,增加居民经济收入
  • 5.2 基于居民社会文化感知的政府文化职能转变
  • 5.2.1 转变目标
  • 5.2.2 转变策略
  • 5.2.2.1 培养旅游从业人才,传承地区文化风俗
  • 5.2.2.2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社会公共服务
  • 5.3 基于居民生态环境感知的政府社会职能转变
  • 5.3.1 转变目标
  • 5.3.2 转变策略
  • 5.3.2.1 开展环境教育,全员参与环境保护
  • 5.3.2.2 立法保护环境,经济、生态综合决策
  • 5.3.2.3 居民参与决策,妥善处理居民和政府的关系
  • 6. 实证研究——以武汉市木兰天池景区为例
  • 6.1 景区地理概况
  • 6.2 景区经济发展状况
  • 6.3 研究结果
  • 6.3.1 居民个人属性特征
  • 6.3.2 家庭收入来源
  • 6.3.3 居民旅游影响感知
  • 6.3.4 政府职能转变的成效
  • 7. 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胁迫视角下乡村旅游地文化影响研究进展与框架构建[J]. 人文地理 2019(06)
    • [2].乡村旅游地形象塑造提升策略研究——以泰安市为例[J]. 大众标准化 2020(14)
    • [3].广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地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J].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7)
    • [4].乡村旅游地的环境管理研究——评《乡村旅游目的地环境生态性规划与管理》[J]. 环境工程 2020(08)
    • [5].乡村旅游地供给感知、品牌价值与重游意愿[J]. 旅游学刊 2019(05)
    • [6].福建山区乡村旅游地空间分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5)
    • [7].贵州省乡村旅游地空间分布、阶段演进及其发展路径研究[J]. 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5)
    • [8].福建省星级乡村旅游地空间分异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J]. 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7(04)
    • [9].后审美时代乡村旅游地的墙绘设计——以广州为例[J].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8)
    • [10].乡村旅游形象的提升策略分析[J]. 旅游纵览(下半月) 2016(16)
    • [11].安养乡村、乐享田园:养老型乡村旅游地新机遇基于养老旅游、乡村旅游与生态旅游的融合发展[J].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15(04)
    • [12].乡村旅游地品牌形象与游客重游意愿关系研究[J]. 湖南农业科学 2015(08)
    • [13].乡村振兴战略下“旅游地生产”发凡探索[J]. 中国旅游评论 2019(03)
    • [14].桂林乡村旅游地户外广告的空间规划研究[J]. 青年文学家 2016(24)
    • [15].不同乡村旅游地游客重游意愿的影响因素实证研究——基于江苏省苏南地区[J]. 旅游科学 2013(06)
    • [16].贵州乡村旅游地游客满意度调查研究[J]. 魅力中国 2010(10)
    • [17].安徽省乡村旅游地游客满意度评估及影响因素分析[J]. 大理大学学报 2020(05)
    • [18].乡村旅游地居民获益性感知与参与态度、——以十堰市樱桃沟村为例[J]. 江苏商论 2020(07)
    • [19].安徽乡村旅游地传统文化保护与开发研究[J]. 中国商论 2019(05)
    • [20].乡村旅游地可持续发展的实现进路[J]. 重庆社会科学 2018(05)
    • [21].湘西州乡村旅游地居民服务能力提升研究[J].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8(13)
    • [22].信息时代乡村旅游地空间演变特征——从地方空间到流动空间[J].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学报 2018(03)
    • [23].“旅游飞地”对乡村旅游地区的影响及应对对策[J]. 旅游纵览(下半月) 2018(09)
    • [24].养生型乡村旅游地模糊感知研究——以坡月村为例[J].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2)
    • [25].基于生命周期理论的乡村旅游地比较研究——以马嵬驿和上王村为例[J].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6(02)
    • [26].两型乡村旅游地的模型构建与要务[J]. 求索 2013(01)
    • [27].基于游客感知的乡村旅游地实证评价研究——以珠三角地区为例[J]. 旅游研究 2013(01)
    • [28].乡村旅游地食宿设施建设问题研究[J]. 现代经济信息 2012(13)
    • [29].城市化进程对乡村旅游地生态的影响探析[J]. 科技信息 2011(12)
    • [30].后疫情时代山东省乡村旅游地升级转型路径选择[J]. 人文天下 2020(07)

    标签:;  ;  ;  ;  

    基于居民感知的乡村旅游地政府职能转变 ——以武汉市木兰天池景区为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