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对牡丹的生物学特性及品种资源的研究,是牡丹研究的重要领域。不管是基础研究还是栽培实践,都必须建立在对其生物学特性和生长发育习性的深入研究基础之上。中原牡丹(Paeonia×suffruticosa Zhongyuan Group)是我国传统牡丹的代表,也是全世界17个栽培牡丹品种群中栽培应用最广泛的品种群。本研究通过对洛阳国家牡丹园196个中原牡丹品种物候期的周年观测,及17个品种枝、叶、蕾等相关生长量的观测,分析其物候特点及生长发育规律;同时,通过对株型、枝、叶、花等相关形态性状的调查,根据其不同的应用目的对品种资源进行了评价。本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牡丹在洛阳于2月上旬至3月上旬芽开始萌动;2月中旬至3月中旬芽萌发;2月下旬至3月中旬显叶;3月上旬至3月下旬张叶;3月中旬至4月上旬展叶;3月下旬至4月上旬进入风铃期;4月上旬至中旬进入透色期;4月上旬至下旬进入开花初期;6月下旬开始进入花芽分化期,至10月中旬完成花芽形态分化;9月上旬至11月上旬叶子枯黄,之后进入休眠,休眠期继续花芽分化,进程缓慢。因此,牡丹的年周期可分为11个物候期,依次为萌动期、萌发期、显叶期、张叶期、展叶期、风铃期、透色期、开花期、鳞芽生长分化期、枯叶期、相对休眠期。其中萌动期至展叶期各物候期出现日期在品种间变幅较大,风铃期、透色期、开花期各品种基本相同,枯叶期变幅大。开花所需有效积温晚花品种最高,其次是中花品种,早花品种最低;花型高级花瓣多的品种较花瓣少的品种所需有效积温高。2.中原牡丹品种的枝、叶、蕾在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表现为缓慢、快速、缓慢、停止生长四个阶段,基本都是在张叶期至风铃期快速生长。其生长发育与气温密切相关,张叶期开始气温波动较小,并逐渐升高,有效积温积累快,生长发育速度加快。3.大多数中原牡丹品种在洛阳于6月25日已分化出苞片原基,苞片原基分化期持续时间较长;8月9日分化出萼片原基,此时进入快速分化期,各阶段持续时间缩短;8月24日大多数品种分化出花瓣原基,10月19日所有品种的花器官原基完成形态分化,有部分品种雄、雌蕊原基开始瓣化。在植株休眠后,花芽分化并没有完全停止,仍然在缓慢推进。4.中原牡丹花芽分化的特点因品种花型而异,单瓣型、荷花型、菊花型品种的花瓣基本都是花瓣自然增生而成,雄、雌蕊原基正常;蔷薇型、托桂型、皇冠型、绣球型、台阁型品种花瓣一部分是花瓣自然增生形成,一部分是雄、雌蕊原基瓣化而成。台阁型其上方花的形成部分品种是雌蕊原基数量剧增且同源异形化发育而来,部分品种是在下方花雌蕊原基内侧继续分化出花瓣、雄蕊、雌蕊原基而成。5.中原牡丹花色的基本色彩是红色、紫色、白色,现有品种可划分为白色、红色、红紫色、紫色、黑色和复色等6大色系。另外,在红色、红紫色与紫色系内又可以根据花色深浅不同各自划分出一个粉色亚系。中原牡丹缺乏纯正的黄色、橙色、蓝色及黑色品种。6.中原牡丹花期主要集中在4月中旬,初花期最早为4月10日,谢花期最晚为5月10日,前后总共1个月。各品种中单朵花期最长为9d,最短为2d,大多数为5~6d,菊花型的品种单朵花期相对较长;单株花期最长为20d,最短为4d,大多数为7~8d。单株上花量大的品种其单株花期相对较长,花型高级的品种花期相对较长。7.针对不同应用目的对中原牡丹进行组合评价,表明‘豆蔻年华’、‘邙岭春色’、‘迎日红’、‘红霞争辉’等42个品种综合性状表现优异,适合在园林中推广应用,‘满江红’、‘紫凤朝阳’、‘蓝宝石’等24个品种适合盆花栽培,‘红霞争辉’、‘豆蔻年华’、‘洛阳红’等6个品种当年生枝长大于30cm,适合切花栽培。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西北牡丹品种在北京地区的生物学习性观察[J]. 现代农业科技 2019(20)
- [2].9个西北牡丹品种在北京西南山区引种表现[J]. 安徽农业科学 2020(01)
- [3].徐州适生优良牡丹品种引进筛选[J]. 现代园艺 2020(18)
- [4].牡丹品种命名特点及英译策略[J]. 海外英语 2019(06)
- [5].地方优良二乔牡丹品种的繁育技术要点[J]. 山东林业科技 2019(02)
- [6].拥有资源 拥有未来[J]. 生命世界 2018(07)
- [7].不同牡丹品种光合生理特性比较[J]. 广东农业科学 2016(10)
- [8].福建政和县6种名优牡丹品种的引种适宜性综合评价[J]. 贺州学院学报 2016(04)
- [9].观赏牡丹嫁接繁育技术[J].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17(08)
- [10].3个牡丹品种对高温胁迫的生理响应[J]. 江苏农业科学 2017(12)
- [11].42个牡丹品种叶部抗病性选育试验[J]. 湖北林业科技 2017(04)
- [12].13个牡丹品种花粉形态及萌发率比较[J].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17(10)
- [13].6个牡丹品种盛花期光合特性研究[J]. 河南农业科学 2016(07)
- [14].35个栽培牡丹品种油用特性的评价研究[J]. 中国粮油学报 2016(10)
- [15].比拟法在牡丹品种命名上的应用[J]. 花卉 2016(23)
- [16].中国牡丹品种的分类[J]. 花卉 2015(02)
- [17].3个牡丹品种花芽分化过程形态及叶片碳水化合物质量分数变化[J].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20(07)
- [18].洛阳高山地区牡丹品种的综合性状评价[J]. 南方农业学报 2019(04)
- [19].不同牡丹品种油用特性的评价研究[J]. 菏泽学院学报 2018(02)
- [20].长沙地区引种牡丹品种综合性状评价[J]. 经济林研究 2015(04)
- [21].适合长季节容器栽培牡丹品种的筛选[J]. 江西农业学报 2013(08)
- [22].湖南牡丹品种资源的调查[J]. 湖南林业科技 2010(01)
- [23].日本牡丹品种花粉超低温保存[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10(04)
- [24].中原牡丹品种可推广地区及相关栽培技术[J]. 武汉植物学研究 2008(S1)
- [25].滇中地区牡丹品种引种适应性的综合评价[J]. 四川林业科技 2019(04)
- [26].云想衣裳花想容 春风拂槛露华浓——牡丹品种识别[J]. 花木盆景(花卉园艺) 2017(04)
- [27].西北牡丹品种瓣基色斑形态的初步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13(16)
- [28].菏泽市牡丹品种市场定位筛选研究[J]. 现代农业科技 2012(01)
- [29].恩施州牡丹品种资源调查及生长分析[J]. 湖北农业科学 2011(18)
- [30].湖南牡丹品种资源与园林应用初探[J]. 湖北林业科技 20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