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目的调查1993.3-2007.12分离自我国东南地区115株新生临床株的基因型组成、配型组成、地域分布等进行分析,为我国隐球菌病的预防、诊疗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1.PCR指纹分型:以野生噬菌体M13的小卫星核心序列为单引物对模板DNA进行PCR扩增,参照标准菌株将临床株鉴定至8种基因型;2.多位点基因序列及系统进化学分析:对115株新生隐球菌临床株的ITS和CAP59基因进行PCR扩增、测序、序列分析;CLUSTALW1.83软件多重比对分析ITS序列的差别,MEGA3.1软件处理数据NJ法绘制系统进化树,bootstrapping法对系统进化树结果进行统计学检验,区分新生隐球菌grubii变种、neoformans变种及gattii变种菌株;对不同血清型隐球菌菌株的CAP59基因序列进行比对及系统发育学分析,探索区分新生隐球菌血清型的可行性;利用MLST技术,分析S8012与国外格特菌株的遗传进化关系;3.根据Chaturvedi et al等描述的方法选用特异性引物PCR特异性扩增相关基因:鉴定α和a配型。结果1.分离自东南地区115株隐球菌临床株中,88株(76.5%)为VNⅠ基因型菌株;17株(14.8%)为VNⅡ基因型菌株;3株(2.6%)为VNⅢ基因型菌株;1株(0.87%)为VNⅣ基因型菌株;5株(4.3%)为VGⅠ基因型;1株(0.87%)为VGⅡ基因型;2.ITS序列分析可以明确的将各临床株鉴定至变种水平;CAP59部分基因序列分析不能明确鉴定新生隐球菌血清型;3.国内115株隐球菌临床分离株112株为α配型菌株,占97.4%;1株为α/a配型菌株;2株为α/-配型菌株;4.分离到5株2种基因型新生隐球菌格特变种菌临床株,见于上海、江苏南部、浙江北部及广东省地区。结论1.分离自中国东南地区的新生隐球菌临床株以α配型,VNⅠ基因型菌株为主;分离自该地区AIDS患者的临床株亦以α,VNⅠ基因型菌株为主,但也有α/a,VNⅢ基因型菌株;2.中国新生隐球菌临床株存在一定的遗传多态性,其中格特变种临床株主要分离自上海、江苏南部、浙江北部和广东等地区;3.中国新生隐球菌临床株配型中α配型占绝大部分;4.ITS结合CAP59基因序列及系统发育学分析可将新生隐球菌鉴定至变种水平。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一种制备新生隐球菌单细胞的方法[J]. 微生物学报 2019(02)
- [2].肾病综合征合并播散性新生隐球菌病1例[J].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16(05)
- [3].云南省艾滋病患者分离新生隐球菌的药物敏感性检测与分析[J].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2019(04)
- [4].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合并新生隐球菌感染1例报道[J]. 检验医学 2020(05)
- [5].新生隐球菌研究进展[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8(17)
- [6].靶向治疗新生隐球菌病的研究进展[J].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2018(08)
- [7].新生隐球菌毒力因子研究进展[J].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0(01)
- [8].新生隐球菌引起脑膜炎1例[J].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08(19)
- [9].新生隐球菌通过血脑屏障的机制[J]. 中国真菌学杂志 2014(02)
- [10].新生隐球菌对角质形成细胞活力的作用研究[J]. 中国真菌学杂志 2011(01)
- [11].新生隐球菌交配与致病性的关系[J].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2008(02)
- [12].新生隐球菌荚膜多糖的临床诊断研究[J].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18(24)
- [13].吉林地区临床新生隐球菌微卫星分型分析[J]. 中国伤残医学 2013(11)
- [14].新生隐球菌漆酶的原核表达[J]. 中国真菌学杂志 2018(04)
- [15].巨噬细胞在新生隐球菌感染过程中的作用及机制概述[J].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2020(04)
- [16].中国和巴西临床新生隐球菌格鲁比变种菌株的种群和基因型比较分析[J].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10(03)
- [17].新生隐球菌格鲁比变种国内菌株的多位点微卫星灶分型[J]. 基础医学与临床 2009(10)
- [18].新生隐球菌感染现状与相关抗菌药物使用[J]. 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 2018(04)
- [19].移植肾功能衰竭患者播散性新生隐球菌病1例并文献复习[J]. 中国真菌学杂志 2017(05)
- [20].新生隐球菌一个新的产孢相关蛋白Srp1的鉴定与功能分析[J]. 微生物学报 2019(07)
- [21].34例HIV患者新生隐球菌感染分子流行病学及临床特点分析[J]. 中国真菌学杂志 2018(03)
- [22].免疫正常宿主新生隐球菌肺炎2例[J]. 中日友好医院学报 2019(03)
- [23].miR-155-5p靶向核因子κB抑制蛋白E在人单核巨噬细胞抗新生隐球菌免疫反应中的机制研究[J].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19(05)
- [24].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新生隐球菌病7例分析并文献复习[J]. 疑难病杂志 2016(10)
- [25].新生隐球菌RBP1基因克隆与功能分析[J]. 菌物学报 2018(11)
- [26].SBi4211阻断HIV-1 gp41促进新生隐球菌对人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的黏附作用[J]. 微生物学通报 2019(06)
- [27].封面说明[J]. 微生物学杂志 2020(03)
- [28].封面说明[J]. 微生物学杂志 2020(04)
- [29].吞噬效应细胞与新生隐球菌相互作用研究进展[J]. 中国真菌学杂志 2017(04)
- [30].大肠埃希氏菌和新生隐球菌自发性腹膜炎1例[J]. 肝脏 20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