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目的:通过大样本流行病学调查,总结帕金森病(PD)的证型分布规律与发病特点,以及与性别、年龄、家族史、病程、诱发因素、西医Hoehn-Yahr分级、以及非运动症状之间的关系,为以后临床治疗提供依据。研究方法: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设计“帕金森中医评估量表”,采用流行病学的调查方法,收集帕金森病患者的中医证侯四诊资料,建立数据库,运用频数分析及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分析,总结PD发病与性别、年龄、诱发因素、病程、家族史的关系以及中医证型的分布规律,并分析各证型的分布以及与年龄、病程、西医Hoehn-Yahr分级、以及非运动症状的相关性。研究结果:共收集402例病例,其中男性239例,女性163例,男女比例为1.46:1.00,年龄最小31岁,最大89岁,平均年龄为(66.38±10.19)岁。PD发病多见于老年男性。8.46%的PD患者有阳性家族史。中医证型共分5型:痰热动风证42例(10.40%),血瘀动风证23例(5.7%),气血两虚证143例(35.6%),肝肾不足证191例(47.50%),阴阳两虚证3例(0.70%)。非运动症状中以呆傻健忘最多见。研究结论:帕金森病以肝肾不足证及气血两虚证为主,老年人发病居多。青年人多发痰热动风证,中年人多发气血两虚证,老年人多发肝肾不足证。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加味黄连温胆汤治疗小儿抽动障碍痰热动风证临床研究[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18(01)
- [2].加味黄连温胆汤治疗小儿抽动障碍痰热动风证临床效果分析[J]. 中医临床研究 2019(35)
- [3].针刺联合苓桂术甘汤加味治疗帕金森病疗效观察[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0(18)
- [4].基于数据分析李宜瑞治疗儿童抽动障碍的用药规律研究[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9(11)
- [5].帕金森病临床中医证型及证治初探[J]. 河北中医 2011(05)
- [6].基于临床病案文献的帕金森病中医基本证候研究[J].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6(08)
- [7].帕金森病患者体质研究[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9(07)
- [8].帕金森病患者中医证候调查[J]. 中医杂志 2009(08)
- [9].帕金森病的中医证候分析[J]. 陕西中医 201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