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变迁中的农民合作与村庄秩序 ——以浙东南两个村为例

社会变迁中的农民合作与村庄秩序 ——以浙东南两个村为例

论文摘要

本文对农民合作与村庄秩序的研究源起于对当前学界关于“农民合作难”的争论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农民组织化要求的思考。对农民命运的关心和对农村发展的关注,促使笔者研究中国农民合作的历史与现状,并思考如何使农民走出合作难的困境,增强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实现农村的持续发展。农民合作是指农民为了解决在生产、生活中碰到的仅靠一家一户无法解决的问题和困难,与其他农民相互配合、协调行动,以实现一种既有利于自己又利于他人的结果出现的社会互动过程。中国农村有着丰富的农民合作实践,从形式上可以将这些纷繁复杂的农民合作现象分成两类:“社会交换式合作”和“集体行动式合作”。前者往往表现为一定社会关系网络内的互相帮助,后者往往表现为一个群体或团体内的协调一致行动;前者提供的是可排他性消费的私人物品,后者提供的是团体成员共同消费的公共物品。文章对这两种形式的农民合作在不同历史时期中的具体情况展开描述与比较分析。在传统时期,农民的生活基本上是自给自足的,除了有限的市场交换之外,农民还通过关系圈子内部的社会交换来实现资源的互通有无,这主要体现为农业生产上和日常生活中尤其是在重大仪式场合的互助合作。之外,村庄还面临一些公共物品的需求,比如治安防护、赈灾救助等。在组织集体合作时,宗族组织、家族力量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传统的中国村落中,无论是社会交换的农民合作,还是集体行动的农民合作,都十分有限,却有效地满足了农民的生产、生活基本所需,实现了内生的、伦理性的村庄秩序。再分配时期,民间的、非正式的农民合作体系逐渐被官方的、正式的合作体系所取代。尤其是在生产领域,从互助组到初级社,再从高级社到人民公社,农民合作的性质一步步地被异化,自愿互利的农民合作最终变成了国家主导下无奈的集体劳动。民间自发的农民合作仅仅局限于生活领域的邻里互助,而且在数量上也很少。虽然国家的强制权力维持了农民的表面“合作”,但是公社内部农民的不合作行为自从公社诞生那一天开始就存在,表现为生产中的消极抵抗和分配中的多占多得。更重要的是,随着时间的推进,农民的不合作行为逐渐具有了修改社会制度的效应,并最终改变了具有强烈行政色彩的、外生的村庄秩序。转型时期,作为社会交换的邻里互助在改革开放初期一度得到了恢复,在地方市场的范围内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改革的深入和市场范围的扩大,市场交换越来越替代了大部分的邻里互助,而且,经济领域内有限的邻里合作,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农民在市场经济下发展的需要。而提供公共物品的集体行动式的合作在改革后由于国家力量的退出和组织资源的缺乏(村民自治制度在发挥组织农民合作方面的效果并不理想)变得难了,也少了。两种形式的农民合作在转型时期都面临困境,即所谓的“农民合作难”问题。与此同时,一些村庄也陷入了失序的境况。当然,由于中国腹地辽阔,各地村情各异,“地方性知识”突出,我国农村还是出现了很多在村庄内部或跨村庄的农民合作的事例。新型的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农民协会、文化娱乐团体即是明证。这些民间组织既是农民合作的产物,又是农民进一步学习合作、提升合作能力的有效载体。坚持自愿、平等、互惠原则的、契约性的民间组织代表了今后一段时间内我国农民合作发展的趋势。农民以民间组织的形式合作起来,有助于形成协议的、内外共生的新的村庄秩序。本文对农民合作的研究,是放在“社会结构—社会关系—社会行动”的理论框架之中的。人们嵌入在一定的社会结构条件与社会关系网络之中,但是这种“嵌入”并不是一种完全被动的束缚,人们能够利用这些外在因素创造改变现状的机会以实现其社会目标。就农民而言,当他们在生产、生活中遇到一己力量难以解决的困难与问题时,可以通过调动各种结构与关系的资源而共同行动,这个过程就是村庄社会关联。通过“社会关联”,社会行动(者)、社会关系与社会结构被有机地、动态地联系起来了;农民合作也在社会关联的过程中实现了。具体地说,影响社会关联与农民合作的主要因素有:经济发展的性质与水平、权力的性质与集中程度、文化的价值取向、组织的性质与数量;社会关系的性质与紧密程度;人们的公私观念及社会精英的作用。通过对农民合作与村庄秩序的研究,反映了社会行动与社会秩序之间反复、循环的联动与胶着关系。具有主观能动性的行动者在一定的社会秩序约束下,通过社会行动维持、完善或者突破原有的社会秩序;社会秩序是行动者在关联性的社会行动中生成的,并继续促生着行动者的关联性社会行动。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一、研究的缘起
  • 二、文献综述
  • (一) 对传统农村社会中农民合作问题的研究
  • (二) 对当代农村社会中农民合作问题的研究
  • 三、问题的提出与选题的意义
  • (一) 问题的提出
  • (二) 选题的意义
  • 第二章 研究设计
  • 一、理论框架与核心概念
  • (一) 理论框架
  • (二) 核心概念
  • 1、合作与农民合作
  • 2、社会关联
  • 3、村庄秩序
  • 二、研究方法
  • (一) 方法论
  • (二) 研究方式
  • (三) 具体方法和技术
  • 三、研究思路与篇章结构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篇章结构
  • 四、创新点与难点
  • 五、个案村的概况
  • (一) 区域地理环境
  • (二) C村的发展简史
  • (三) D村的发展简史
  • 第三章 传统时期中国农村的农民合作
  • 一、稳定的社会结构
  • (一) 小农经济与农民的生活
  • 1、土地和农业经营
  • 2、乡村副业
  • 3、集市贸易
  • 4、农民的生活:乡土本色
  • (二) "双轨政治"与乡绅
  • 1、"双轨政治"
  • 2、乡绅
  • (三) 传统文化
  • 1、传统村落家族文化
  • 2、传统文化熏陶下农民的公私观念
  • 二、传统时期的社会关系
  • (一) 伦理本位
  • 1、伦理性社会关系及其特征
  • 2、伦理本位对农民合作的影响
  • (二) 差序格局
  • 1、差序格局及其特征
  • 2、差序格局对农民合作的影响
  • 三、传统时期的农民合作
  • (一) 邻里互助
  • (二) 宗族组织下的农民合作
  • 四、传统时期的村庄秩序
  • 第四章 再分配时期中国农村的农民合作
  • 一、重建的社会结构
  • (一) 集体经济与农民生活
  • 1、产权制度
  • 2、生产管理体制
  • 3、分配制度
  • 4、交换制度
  • 5、农民的生活:传统与"现代"的交织
  • (二) 集权政治与社队干部
  • 1、"政社合一"
  • 2、"党政合一"
  • 3、社队干部
  • (三) 主流的意识形态与"潜流的"传统文化
  • 1、意识形态重构乡村文化
  • 2、"场面下"的传统文化
  • 3、意识形态和传统文化交织作用下农民的公私观念
  • 二、再分配时期的社会关系
  • (一) 农民与干部之间的等级庇护关系
  • 1、等级庇护关系的特征
  • 2、庇护关系的成因及对农民合作的影响
  • (二) 农民与农民之间的关系:"麻袋里的马铃薯"
  • 1、"麻袋"与"马铃薯"
  • 2、农民的"马铃薯"状态对农民合作的影响
  • 三、再分配时期的农民合作
  • (一) 国家主导下的农民合作
  • 1、土改后的中国农村以及合作化战略的提出
  • 2、互助组与农民合作
  • 3、初级社与农民合作
  • 4、高级社与农民合作
  • 5、大公社与农民合作
  • 6、小公社与农民合作
  • (二) 民间自发的农民合作
  • 四、农民的不合作与公社的解体
  • (一) 合作化和公社化运动中的农民不合作
  • 1、生产中的消极抵抗
  • 2、分配中的多占多得
  • (二) 公社的困窘与终结
  • 1、"没有发展的增长"
  • 2、小岗村的燎原之火
  • 五、再分配时期的村庄秩序
  • 第五章 转型时期中国农村的农民合作
  • 一、转型的社会结构
  • (一) 市场经济与农民的生活
  • 1、经济体制改革
  • 2、农村社会的分化
  • 3、农民的生活:自由与风险同在
  • (二) "乡政村治"与村庄精英多元化
  • 1、"乡政村治"
  • 2、村庄精英多元化
  • (三) 传统文化的部分复兴与经济话语霸权的兴起
  • 1、悄然复兴的传统文化
  • 2、勃然兴起的经济话语
  • 3、传统文化和经济话语交织作用下农民的公私观念
  • 二、转型时期的社会关系
  • (一) 差序格局的理性化
  • 1、差序格局理性化及其特征
  • 2、差序格局理性化对农民合作的影响
  • (二) 农民的原子化
  • 1、货币关系泛化与农民原子化
  • 2、农民原子化对农民合作的影响
  • 三、转型时期农民合作之困境:合作难
  • (一) 邻里互助
  • 1、邻里互助的恢复
  • 2、渐入困境的邻里互助
  • (二) 集体合作
  • 1、村委会与农民的公共物品需求
  • 2、低度组织化农民的集体合作窘境
  • (三) 农民合作难与村庄失序
  • 四、转型时期农民合作之希望:民间组织
  • (一) 农村的组织分化与民间组织的发展
  • 1、农村社会的组织分化
  • 2、农村民间组织的发展
  • (二) 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
  • 1、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的形成与发展
  • 2、D村的杨梅合作社
  • (三) 村委会与农民协会
  • 1、村委会—D村的公共事务合作
  • 2、农民协会
  • (四) 文化娱乐团体
  • 1、老年协会
  • 2、D村的戏会
  • (五) 农民合作的现实逻辑
  • 1、农民合作的条件
  • 2、启动农民合作
  • 五、转型时期村庄秩序的重构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 一、中国农民合作的历史
  • 二、"社会关联"及其影响因素
  • 三、社会秩序的行动基础:合作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论文成果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社会变迁中的农民合作与村庄秩序 ——以浙东南两个村为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