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公共新闻”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的美国,其特点是媒体和记者在报道新闻的同时,还要组织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讨论,寻求解决公共问题的办法。2004年,“公共新闻”被我国学者引入并发展至今,其势头锐不可当,但在现实中仍存在媒体对“公共新闻”认识不够深刻、实践尚未成熟等问题,笔者认为,在当代中国媒体正确把握“公共新闻”的价值取向显得十分重要性,公共新闻在我国的健康发展对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因此,对我国“公共新闻”价值取向进行深入研究具有一定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本论文以中美“公共新闻”的发展差异为研究背景,分析了我国“公共新闻”的发展特色,在此基础上,深入研究了我国“公共新闻”价值取向的内涵、特征、判断标准和影响因素。笔者认为,在我国,新闻媒体“作为党和政府喉舌”的根本属性与现实中“构建和谐社会”的主流意识,决定了“公共新闻”价值取向在发展过程中也必然形成鲜明的中国特色,即站在“国计”的角度关注“民生”,构建表达“公共声音”的平台,促使公共问题的解决,缓解社会矛盾,以实现提高公民意识并构建社会公共领域的最终目标。本文最后概述了媒体实践“公共新闻”价值取向的现状,并建设性地提出了有效实现我国“公共新闻”价值取向的途径——我国媒体在实践“公共新闻”中,应认清现状,通过唤醒服务社会的意识、定位公共事务组织者的角色、扩大媒介合作的空间、提升媒体工作者的素质、公开接受监督等方式来有效实现“公共新闻”价值取向。可以预见,随着我国民主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公民意识的不断提升,公众对公共事件的关注度日益提高,报刊、电视和网络等新媒体将会以更积极的态度实践并完善着“公共新闻”,“公共新闻”将拥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其中国特色将更为突出并赋有特殊意义和价值。
论文目录
摘要Abstract第1章 绪论1.1 选题背景与选题意义1.1.1 现实背景分析1.1.2 选题意义1.2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1.2.1 美国“公共新闻”运动研究的主要成果1.2.2 我国“公共新闻”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主要成果1.3 研究思路、内容框架以及研究方法1.3.1 研究思路1.3.2 内容框架1.3.3 研究方法第2章 “公共新闻”的产生及其在中国发展的特色2.1 “公共新闻”在美国的兴起与实践2.1.1 “公共新闻”的起源2.1.2 “公共新闻”在美国的实践与发展概况2.1.3 “公共新闻”引起的争论2.2 中国特色的“公共新闻”发展概况2.2.1 “公共新闻”在我国的发展历程2.2.2 “公共新闻”在我国媒体实践的现状2.2.3 我国“公共新闻”的发展特色2.2.4 我国“公共新闻”发展前景探讨第3章 中国特色的“公共新闻”价值取向的基本认识3.1 我国“公共新闻”价值取向的内涵3.1.1 什么是“公共新闻”的价值取向3.1.2 我国“公共新闻”价值取向内涵的宏观分析3.1.3 我国“公共新闻”价值取向内涵的微观分析3.2 中国特色的“公共新闻”价值取向的特征3.2.1 中美“公共新闻”价值取向的差异3.2.2 我国“公共新闻”价值取向的具体特征3.3 判断我国“公共新闻”价值取向的标准3.3.1 “公共新闻”价值取向判断标准的实质3.3.2 我国“公共新闻”价值取向判断标准的构成第4章 中国特色的“公共新闻”价值取向的影响因素4.1 影响我国“公共新闻”价值取向的主体因素4.1.1 传播主体因素4.1.2 接受主体因素4.2 影响我国“公共新闻”价值取向的客体因素4.2.1 新闻事实的属性4.2.2 新闻文本的属性4.3 影响我国“公共新闻”价值取向的环境因素4.3.1 政治因素4.3.2 社会因素4.3.3 经济因素第5章 中国特色的“公共新闻”价值取向的实现5.1 我国媒体实践“公共新闻”价值取向的现状5.1.1 我国媒体实践“公共新闻”价值取向的现行态势5.1.2 我国媒体实践“公共新闻”价值取向遭遇的困境5.2 我国媒体有效实现“公共新闻”价值取向的途径5.2.1 意识的唤醒:媒体服务社会属性的回归5.2.2 角色的定位:媒体从传播者向组织者的角色转换5.2.3 媒介间的合作:扩大我国媒体发展“公共新闻”的空间5.2.4 素质的提升:彰显媒体工作者的职业精神5.2.5 交流的完善:公开接受受众监督结论参考文献致谢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中国特色论文; 公共新闻论文; 价值取向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