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发电企业在生存与发展中正面临着严峻考验,现实中,客观环境的复杂性和多变性以及市场的不可预见性,使其存在风险成为一种客观必然。发电企业的风险多种多样,有财务风险,也有非财务风险。但是无论如何,各种风险最终都表现为财务风险,财务风险是企业风险最显著、最综合的反映形式。企业财务风险转化为财务危机并不是一朝一夕发生的,而是一个长期积累和逐步发展的过程。在企业财务风险从小到大,从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中,这些风险会表现出不同的数量特征。因此,通过建立量化的财务预警模型,及早诊断出发生财务危机的信号,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对于规避或化解财务危机,实现企业的安全运营,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就是在此背景下提出的。首先,本文对财务风险和财务预警的含义进行了界定,然后以发电企业作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了它们在新的历史时期下需要警惕的财务风险,包括电价政策、电力市场供求关系、资本市场、企业资本运作、发供电企业投资合理性和内部控制是否健全等方面,为进行预警研究奠定了基础,也使读者了解了发电企业急需财务预警研究的原因。然后,本文利用统计方法中的主成分分析法对企业的财务风险进行预警分析,构建了发电企业的财务预警模型包括主成分预警模型和原始财务指标预警模型,而且结合数据结果给出了警戒值,并对其有效性进行了验证。该部分是本文的核心及创新所在。最后,本文根据财务预警模型所得出的结论,提出了发电企业将财务风险控制在预警范围内的具体对策及建议,包括:提高盈利能力、加强资产管理,提高资金运作效率、降低财务费用,发展直接融资等五个具体方面。本部分是预警研究的归宿。因此从发电企业控制财务风险,保证财务安全的角度来说,本文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论文目录
摘要ABSTRACT第1 章绪论1.1 研究背景及意义1.2 文献综述1.2.1 国外研究综述1.2.2 国内研究综述1.2.3 启示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创新点1.3.1 研究内容1.3.2 本文的研究方法1.3.3 本文的创新点第2章 财务风险预警研究的理论基础2.1 财务风险理论2.1.1 财务风险涵义的界定2.1.2 财务风险的特征2.1.3 企业财务风险产生的成因分析2.2 预警理论2.2.1 财务预警概念的界定2.2.2 经济预警理论2.2.3 企业预警理论2.2.4 财务预警理论第3章 发电企业的财务风险分析3.1 电价政策带来的财务风险3.1.1 电力竞价上网3.1.2 电煤价格放开的影响3.2 电力市场的供求关系所引起的财务风险3.3 资本市场所带来的财务风险3.3.1 资本市场的不发达3.3.2 利率变动3.3.3 汇率变动3.4 资本运作所带来的财务风险3.4.1 投资风险3.4.2 筹资风险3.4.3 资产重组带来的财务风险3.5 发供电行业投资结构不合理带来的财务风险3.6 内部控制不健全所引起的财务风险3.6.1 对内部控制的认识不足3.6.2 公司治理不完善3.6.3 忽视企业的风险控制第4章 发电企业财务预警模型的构建4.1 设定假设条件4.1.1 数据真实有效的假设4.1.2 财务危机企业的假设4.2 样本、数据及研究方法的选择4.2.1 样本的选择4.2.2 研究数据的选择4.2.3 研究方法的选择——主成分分析法4.3 财务指标的筛选4.3.1 财务指标的初步选择4.3.2 财务指标的筛选分析4.4 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财务预警模型4.4.1 原始数据标准化4.4.2 提取主成分4.4.3 以主成分建立的财务预警模型4.4.4 设定模型的临界值4.4.5 主成分预警模型及其警戒值的修正4.5 模型及警戒值的检验4.5.1 模型的统计检验4.5.2 预警模型及警戒值的样本检验4.6 模型结论4.6.1 以主成分建立的财务预警模型4.6.2 财务预警值4.6.3 以原始财务指标建立的财务预警模型第5章 控制发电企业财务风险的主要对策5.1 提高盈利能力5.1.1 选择合理的报价方案5.1.2 加强成本费用管理5.1.3 加强技术进步5.2 加强资产管理5.2.1 充分盘活发电企业存量资产5.2.2 挖掘无形资产的潜力5.2.3 建立资产管理系统5.3 提高资金运作效率5.3.1 加强资金集中管理5.3.2 改革资金使用机制5.4 发展直接融资5.4.1 开拓股票融资5.4.2 发展债券融资5.5 降低财务费用5.5.1 以短期资金替换长期资金5.5.2 充分利用商业汇票的优点5.5.3 力争现金流量同步5.5.4 应收账款的管理结论与展望参考文献致谢附录A(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A.1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A.2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课题研究附录B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发电企业论文; 财务风险论文; 财务预警论文; 对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