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效性的集体备课之我见

实效性的集体备课之我见

江苏省滨海县界牌镇第二中心小学:钱春年

课堂效率是教育工作永恒不变的话题。那我们如何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呢?就目前学校的实际情况,我想我们应该从集体备课抓起,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就是让我们发挥群体的力量,互相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一、集体备课的形成

1.集体备课并不是一个复杂过程,其实我们大家都参加过,我们经常就教学中的困惑或某一问题展开讨论,那就是集体备课的雏形。

2.形成科学的集体备课的流程:

①自研教材:备课组的每位老师事先对相关章节、单元的全部内容认真钻研,然后根据分工对主备内容重点思考,写出发言稿;

②集体研讨:各人作重点发言,大家补充、讨论、修正,形成最佳课时方案;

③分工主备:在形成最佳方案的基础上,各人就自己主备的内容写出详细教案(但教案上留有一定空白),分发给大家;使每人持有一套单元教案;

④修改施教:执教者根据自身的教学特点、风格以及本班学生的情况,在空白处对统一教案作一定修改,成为自己的课时教案,然后施教;

⑤写教后记:施教后写下教后记,备课组安排时间进行反思,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作进一步的讨论,寻找解决办法,为提高下一次集体备课质量以及各人的教学水平打下基础。

我们认为集体备课特别是修改施教这一环节,费时会多一些,但时间主要是用在“磨刀”上,目前,我们的老师还可能不适应这种形式的备课,我想我们是否可以这样,在集体备课之前,我们的老师自己先行研究一下自己的教案,然后我们可以在集体备时,交流一些已有的经验或心得,或探讨一些自己想实施的方案是否完善,或讨论一些在课堂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或自己准备教学时的一些困惑。然后我们其他的老师可以自己的备课笔记中圈圈点点,划划注注,以完善自己的课堂教学。我想我们以后集体备课会上升到一位老师只要承担部分书写教案的任务,反过来又节省了机械抄写的时间,且由助于备课质量的提高,因此,个人用于备课的总时间与上课的时间会节省很多,但效果比个体劳动好得多。

二、科学集体备课的益处

1.能显著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科学的集体备课,可以弥补个人教育智慧、知识的盲点,可以引发参与者智慧的碰撞,可以长善救失,取长补短,可以补充专业知识的不足,也能明显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如:我曾教学六年级《比例尺》一课,由于自行备课,所以上课时不免出现知识的盲点,所以在毕业考试中,我班就吃了一个大亏。考试时出了这样一道题:

在一幅比例尺是1:2000的图纸上,一块长方形地的面积为6平方厘米,这块长方形地的实际面积是()平方米。

由于个人备课的力量有限,教学比例尺时根本就没有想到这个知识点,所以我们班那次考试这道题失分率很高。

再如:一次考试时,有位老师问我:汽车行驶时,整个车轮是平移还是旋转?我问他是怎么讲的?他说他讲的是旋转,且在集体备时他看到过这道题并没有提出来讨论。其实就这题而言,车轮本身是旋转的,但车轴是平移的。所以就整个车轮而言,即有平移又有旋转。

2.能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集体备课是对教学工作进行全程优化的校本教研活动,使教师在教学的认知、行为上向科学合理的方向转化。自我钻研、集体研讨、分工主备、教后反思的过程,就是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其中既有个体的积极参与,又有群体的通力合作,这既有利于教师的扬长避短,更有利于教师在高起点上发展,“踩在巨人的肩膀上”,博览众长,进而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如:在教学三角形的分类的时候,我们通常出示三个三角形,通过学生观察,测量得出结果。当然这种方法是可取的,也是实用的,然后出示多个三角形,加以巩固。但我们在集体备时,我们有一老师提出了这样一种设计:先出示三角形中的一个直角,问学生,这是什么三角形。答案很一致,是直角三角形。然后出示三角形中的一个钝角,问学生,这是什么三角形。学生也很容易回答。再出示三角形的一个锐角?这是什么三角形?就会挑起学生思维的碰撞。实际操作中,效果非常好,不但巩固了所学知识,而且培养了学生分析、推理的能力。

特级教师潘小明老师说过:学生养成了良好的思维品质,这对于课堂效率的提高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学生思维灵活了,教什么都轻松。同时,经常参加集体备课,讨论教材教法有助于我们的老师专业化成长,有助于培养我们老师驱驾于教材的能力。所谓“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相反,如果不能很熟悉掌握教材,那么你的课堂教学效率会很低,也就是你的实际教学时间与有效教学时间的比率的参数会很大,因而我们的老师更会感到身心俱疲。

三、教师角色定位

每个人都是参与者、合作者,而不是成果的享受者。就某部分而言,我是中心发言人,就另一部分而言,我又是积极的思考者、讨论者。每个人的充分参与是保证集体备课质量的关键。否则,集体备课将陷于“一人提供教案,大家机械使用”的尴尬局面,虽然省时省力,但这种有名无实的集体备课,其效果比单人独备更差,甚而助长了一些人的依赖思想。

四、意见与建议

1.提高认识,共同进步

领导在教学业务方面每每都是高手出身,若能率先垂范,深入基层备课组加强指导,参与集体讨论(哪怕是偶尔为之)传授他们的成功经验,好的做法,就能给备课工作注入活力。

另外一部分老教师由于已在教育岗位上干了多年,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独有的教学模式,在此模式下也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他们在集体备课中就不愿意采纳别人的意见,认为别人的那一套不适合自己,他们也不想将自己的经验和方法透露给别人,因为他们认为自己无法从别人那里获得等价的东西。加之又恐一旦将自己的那些“宝典”拱手送人,自己的固有优势就将受到挑战,得不偿失。而一些迫切需要学习成功经验的新教师,由于在活动中多次得不到“真经”,且自认为没有什么值得与别人交换的。一些新教师们也许在想,与其在这里空耗时间,还不如自己多琢磨、多去网上看看、多找几个学生谈谈等来得实惠。久而久之,每个参加集体备课的教师都怀揣心思,各打各的“小九九”,这一活动流于形式假、大、空。倘若老师们都真心相传,新教师从心里由衷的敬佩他们、尊重他们,那么教师的恶性竞争将会被融洽的同事情所融化。老教师们也就不会去计较“教徒弟打师傅了”现象。

2.优化考核制度,消除“恶性”竞争

集体备课搞不好,大家各念各的经,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担心被同组的老师超过,每每期末复习时,各种试卷层出不穷时,里面的玄机就太大了,有的人自己出的习题根本就不用,选题马虎、粗糙,仅仅是为了应差,甚至不排除故意“没套”的做法。如果你是个愣头青、照搬照用,你的时间就可能不够,时间不够你的课堂质量就不高,你教的班就必然会在考试中栽跟头。如果学校本着全校整体质量,在考核上更多地考虑整个备课组的因素,更多地重视教研活动的考核,校内老师之间的“恶性”竞争机率就会小一点,当然,我这样说并不是反对教师个体的能力发挥,更何况,同一教案,不同的教师也会教出不同的效果。

也许有老师会说,镇里,县里要分呢。是的,我想:集体备课是一个“磨刀”的过程。有一个良好的教研氛围,又何尝怕分不高呢?

标签:;  ;  ;  

实效性的集体备课之我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