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随着网络的发展和普及,网络的开放性、共享性、互连性随之扩大。网络互连一般采用TCP/IP协议,而TCP/IP协议是一个工业标准的协议簇,在该协议簇制订之初,没有过多考虑其安全性,所以协议中存在很多的安全漏洞,ARP(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协议作为TCP/IP协议簇中的一员,同样也存在着安全漏洞。ARP地址解析协议用于将计算机的网络IP地址转化为物理MAC地址。ARP病毒是一种地址欺骗的病毒,ARP病毒通过伪造IP地址和MAC地址实现ARP欺骗,进行ARP重定向和嗅探攻击,用伪造源MAC地址发送ARP响应包,网内PC机的ARP缓存表混乱,网络中产生大量的ARP通信量使网络阻塞。ARP攻击在现今的网络中频频出现,有效的防范ARP形式的网络攻击已成为确保网络畅通必要条件。本文首先对ARP协议的原理和ARP地址欺骗攻击的原理进行了分析,提出了ARP病毒攻击的一种措施,基于syslog格式的交换机日志数据采集模式。由于系统日志(syslog)协议使用的普遍性、灵活性等特点,选择syslog格式的日志数据来采集交换机日志信息已成必然。通过详细分析有关syslog的基本情况后,提出了建立以MySQL数据库为中心进行日志有效信息的采集工作模式。最后,在讨论H3C交换机日志数据采集过程中,具体实现方式是以syslog-ng日志服务器为主的来进行;然后,将以上处理的结果以WEB方式显示出来。作为H3C交换机日志数据采集工作不可缺少的有关部分,本文介绍了PHP语言环境的配置、日志记录软件syslog-ng的安装和配置,并给出重新开发的有关功能模块源码。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ARP欺骗在局域网中的分析及防御探究[J]. 现代盐化工 2016(05)
- [2].基于中科院ARP系统的文档一体化实践研究[J]. 兰台世界 2016(21)
- [3].计算机网络安全下防ARP攻击的探究[J]. 数字技术与应用 2017(02)
- [4].基于计算机网络安全防ARP攻击的探讨[J]. 建材与装饰 2016(22)
- [5].浅谈校园网中ARP欺骗的防范[J]. 人生十六七 2016(35)
- [6].基于计算机网络安全防ARP攻击的研究[J]. 通讯世界 2017(01)
- [7].局域网ARP病毒的攻击方式和解决办法研究[J]. 无线互联科技 2016(21)
- [8].基于计算机网络安全防ARP攻击的思考[J]. 民营科技 2017(09)
- [9].ARP攻击防范中免疫网络设备的应用[J]. 中国新通信 2016(20)
- [10].ARP欺骗防御在政企客户网络中的应用[J]. 科技与企业 2014(24)
- [11].ARP与网络安全[J]. 科技创业家 2014(01)
- [12].基于智能交换机防御ARP攻击[J]. 信息与电脑(理论版) 2012(04)
- [13].基于ARP欺骗的中间人攻击的检测与防范[J]. 微计算机信息 2012(08)
- [14].校园局域网ARP欺骗攻击安全防范[J]. 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 2012(15)
- [15].基于ARP欺骗的网络监听检测技术研究[J]. 安徽科技学院学报 2011(03)
- [16].基于802.1x的认证系统防ARP欺骗技术[J]. 信息技术 2009(01)
- [17].利用ARP欺骗进行网络监听[J]. 福建警察学院学报 2008(06)
- [18].基于计算机网络安全防ARP攻击的研究[J]. 数字技术与应用 2015(01)
- [19].基于校园网ARP欺骗及防范措施[J]. 科技传播 2015(07)
- [20].浅谈校园网ARP欺骗攻击与防范[J].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2(23)
- [21].简单网络管理协议的ARP欺骗防御机制[J]. 武汉工程大学学报 2011(04)
- [22].如何防御校园网内的ARP攻击[J]. 赤峰学院学报(科学教育版) 2011(05)
- [23].校园网内的ARP攻击和防御[J]. 琼州学院学报 2010(05)
- [24].校园网内ARP欺骗与防范[J]. 科技信息 2009(16)
- [25].针对校园网ARP欺骗攻击的应对安全策略分析[J]. 科技创新与生产力 2017(02)
- [26].关于提高中国科学院ARP系统创新竞争力的探讨[J]. 科技促进发展 2012(10)
- [27].校园网ARP攻击与防御分析[J]. 科技创新导报 2010(10)
- [28].校园网内ARP病毒的防御[J]. 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2)
- [29].浅析校园网ARP攻击及对策[J].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0(21)
- [30].基于ARP缓存超时的中间人攻击检测方法[J]. 计算机工程 2008(13)